•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叉角羚

        互联网

        1032

        偶蹄目叉角羚科唯一的1属1种。因角的中部有一向前伸的分枝(实际为角鞘的一部分)而得名。雌雄均具永久性的角,但角的外鞘每年更换。角为骨质,不具空腔,亦不分杈。其外为带毛的外鞘,在每年的繁殖季节后脱落,脱落前在老鞘的下面长出新鞘。角直立、侧扁,尖端向后弯曲。角长约25厘米。体型中等,体长1~1.5米,尾长7.5~10厘米,肩高81~104厘米,成体重36~60千克,雌体比雄体小;背面为红褐色,颈部有黑色鬃毛,腹部和臀部为白色,颊面部和颈部两侧有黑色块斑;毛被下面为绒毛,上覆以粗糙、质脆的长毛,由于某些皮肤肌的作用,能使其毛被呈不同角度,以利于保暖或散热。叉角羚分布于加拿大西南部、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的草原和荒漠地区,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有蹄类。在起源上介于牛科与鹿科之间。叉角羚是美洲大陆奔跑速度最快的兽类,最高时速达80公里。一次跳跃可达3.5~6米。善游泳。夏季组成小群活动,冬季则集结成上百只的大群。为寻找食物和水源,一年中常进行几次迁移。性机警,视觉敏锐,能看到数公里外的物体。遇险时,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这是向同伴告警的一种特殊信号。

        叉角羚以草、灌木、芦苇等为食,能用前脚挖掘被雪所掩埋的植物。如能获得足够的青草,可以不饮水。夏季交配。妊娠期约8个月,第一胎通常产1仔,以后则每胎2仔。

        19世纪初,美国有叉角羚千万只。但人们为取肉、皮和用其头部作装饰品,曾经大量捕杀。近 100多年间,数量锐减到不足2万只。目前由于大力保护,数量大有增长。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