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肌球蛋白myosin

        互联网

        1561
        肌肉的主要组成蛋白质,占肌原纤维总蛋白质的 60%。分子量约 48万,是 150毫微米长的棒状分子,一端有两个头部。由两条分子量约 20万的 H链和三条分子量约 1 7千到 2 5千的 L链组成。用蛋白分解酶处理可分割为头部( H-酶解肌球蛋白)和尾部( L-酶解肌球蛋白)。在 0.6M KCl溶液中分散成单体,但在 0.2M以下的 KCl溶液中可形成缔合体,自动聚集成 1 2微米长的和 A丝相似的结构。在肌原纤维内形成长 1.5微米宽 10 15毫微米的 A丝。头部向外侧突出架成桥。头部的方向表现为钳在丝的中央部而向相反的方向伸展,结果可以在丝的中央部 300毫微米处看到没有头部的裸露部分。头部在 A丝上每弯 14.3毫微米就移出 120°和 I丝对应,周期为 42.9毫微米。肌球蛋白具有 ATP酶活性,在低离子强度下,和肌动蛋白反应,而引起超沉淀,且肌动蛋白能促进 ATP酶活性。 ATP酶活性和肌动蛋白的反应,表现于头部的活性基团,可以认为这一部分一面分解 ATP,一面进行振头活动,把 I丝拉向 A丝的中央部。肌球蛋白的 L链对 ATP酶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参见肌球蛋白 L链)。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一起被认为与全部细胞运动有关,也可从脑、粘菌、海胆卵等分离出来。肌球蛋白是由森特·吉奥尔吉( A· Szent Gyrgyi 1942)分离出来的,但是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肌动球蛋白物质是库恩( W Khne 1859)最初从蛙抽提出来的,并被命名为肌球蛋白。肌球蛋白的 ATP酶活性是由苏联的 V A Engelhardt夫妇( 1939)发现的。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