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获得性状 acquired character

        互联网

        1146
        亦称后天性状。指生物个体在其一生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或器官的使用或不使用)所获得的某些性状。通常人们所说的获得性遗传都是指体细胞产生的变异能够遗传。这一假说是过去拉马克(J B La mark)的用进废退说为代表,以后为达尔文( C Darwin)和赫克尔( E H Haeckel)所承认。魏斯曼( A Weismann)创导的种质学说对获得性状遗传说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因之有些获得性状遗传论者例如斯宾塞( H Spencer)曾与之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另外,从 19世纪末至本世纪 20年代,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论争。过去认为是属于获得性状遗传例证的,一般说来,有些是出于实验错误,有些可以用其他的原因来说明。在此类所谓获得性状遗传的实验中,著名的有豚鼠的人为神经障碍的癫痫症的遗传( C E Brown Sequard 1875);小家鼠在温度作用下形体变异遗传( F B Sumner 1910 15);因环境颜色变化而引起的蝾螈颜色和色斑变异的遗传( P Kammerer 1913)。其他还有将兔眼晶体制成抗血清,每代家兔都用该血清注射,结果也能人为产生某些能够遗传的形态变异,如晶体混浊、眼珠细小和眼珠缺失( M F Guger F A Smith 1918 20);另一例是小家鼠学习能力的遗传。经过学习训练,学习次数有逐代减少的趋向等。但是从 1930年中期倔起的李森科( T D Lysenko 1898 1976)学说可以说是获得性状遗传的新变种。目前已被公认全属谬误。由于分子遗传学的进展,表明遗传信息只能从基因向蛋白质方向传递,而反向传递是不存在的。因此获得性状遗传说已被否定。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