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分布聚合性指数 aggregation index, disper- sion index

        互联网

        2087
        群体内个体集中方式(分布方式)的程度,一般称为分布聚合程度(degree of aggregation )。根据每个区分内个体数的分布频率提出各种指数作为其衡量尺度。( 1 )在某个区分内可以发现多少个体,由于分布方式与群体密度不同,因此同一区分内每个个体,表示其他个体平均数的平均密度 m ,便成为集合的一种尺度;( 2 )以随机分布为标准,由此以多少表示或者集中分布或者均等分布这种集合的相对程度时,可以利用构成随机分布模型的波氏分布平均值 m 与分散值σ 2 相等,并利用分散指数σ 2 /m 作为指标的方法,历来已曾广泛实行。但是这种指数值在非随机分布方面,往往有受到平均值影响的缺点。 M.Morisita 1959 )为了排除这种缺点,曾经提出 I δ值指数,并定义为:

        分布聚合性指数 aggregation index, disper- sion index

         

        q :区分数; xj :第 j 项区分内个体数)。在波氏分布,取值为 1 ,在集中分布,取值大于 1 ,在均等分布,则取小于 1 I δ是被提出作为对标本的统计量,但是后来作为有限、无限母集团值,而把上式 q 值改为母集团所含的总区分数 Q 所得的 I δ以及 Q →∞时的 I δ极限值 I δ加以定义。 I δ形式上等于 m/m I δ与 m/m 两个指数在一定概率下从各个区分中即使随机排除某些个体,然而其指数值仍然不变,在这种意义上,因为其平均值不受影响,所以表示各种分布方式相对集中性的指数,也是适宜的;( 3 )根据分布与密度之关系,对以某些生物种为特征的空间利用方式,就有 L.R.Taylor 1961 )提出的幂乘积法则σ 2 =am b a b 为常数)与 S.Iwao 1968 )提出的 m= α β m 算式。 Taylor 主张,前者的 b 值表示特有种的集中程度,但其理论根据却十分不足。相反,在后者,决定集中程度的两个侧面,即分布方式构成单位的大小(或者单独个体或者复合个体的群体)以及此种构成单位的分布方式相对集中程度,均分别以α和β表示,而且与各种理论分布之关系,也是清楚的。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