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顶枝学说 telom theory

        互联网

        1201

           W Zimmermann 1930)所提倡的、 1945年修改的有关茎和叶分化的学说。以裸厥类( Psilop sida)的最简单的植物嘴草( Rhynia)为例,其维管束的连续二叉分枝的茎部称为顶枝( telom)可看作为基础部位,而高等植物体均由此顶枝进化发展而来的。顶枝向上下两方向发展,而上下方的中间部位称为中干( mesome),在向着上方发展的部分中,茎的部分为枝原体(德 Kaulom),叶的部分为叶原体( Phyllome),而有孢子囊的末端枝被解释为狭义的顶枝。这些部分经过主轴形成、扁平化(无论整个顶枝还是各轴的厚度)、相互愈合、退化或简单化、俯垂和内部维管束的愈合(由此,原始中柱变成为网状中柱乃至真中柱)等各种过程演变成枝和叶,特别是造孢器官和花器官的形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古生物的器官形成和演变的问题上,顶枝学说与中轴学说共同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但是无论大叶、小叶均限定为从统一的二叉分枝系(即顶枝)出发的进化论点还是有疑问的。然而, R Florin 1948 1951)从本学说出发,倡导针叶树起源于苛得狄属( Cor daites)的这一点还是被广泛承认的。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