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锥体束

        互联网

        1819

          锥体束 pyramidal tract 亦称锥体路。从大脑皮层发出的离中性传导路径,仅在哺乳类动物中发达,是进行随意运动的主要通路。从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出发,形成延髓锥体、沿纹状体和丘脑之间的内囊(capsulainterna)的膝部及后脚的前部通过,经过大脑脚、桥脑,向延髓下行的途中,一部分与两侧脑神经的运动核相联系形成皮层延髓束(tractus corticobulbaris)。其它的继续下行,大部分在延髓腹侧锥体交叉处进行交叉,进入脊髓,形成外侧皮层脊髓束(tractus corticospinalis latera-lis),在各预定位置发出侧枝与对侧前角细胞相连接;不交叉的、从脊髓向下的部分,即腹侧皮层脊髓束(tractus corticospinalis ventralis)也逐次交叉,同样终止于对侧的前角细胞。皮层脊髓束也称锥体束(fasciculus pyramidicus)。如实验中刺激运动区,则可引起身体对侧肌肉群发生反应(皮层脊髓束),还可引起脑神经支配下的各肌肉(动眼肌、咀嚼肌、头部以及肩部各肌肉等)的两侧性运动(皮层延髓束),但不可能与同样存在于运动区多数的锥体外束系统细胞的刺激效应分离开来。如果锥体路被切断(人的内囊部脑出血时),则引起对侧肢体的自主运动麻痹(偏瘫hemiplegia),肌紧张丧失(软瘫flaccid paralysis),腱反射和各种姿势反射的消失,并出现巴赛斯基(Babinski)反射。锥体路对于由锥体外路系统所引起的无意识运动,被看作是具有命令产生、持续和终止等功能(指向性)。但反过来,在由前者所引起的随意运动中,时常伴随后者、以及小脑所执掌的协调运动和平衡运动。

         

         

        ad image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