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撤光因素 off-element

        互联网

        862

          亦称撤光纤维( off-fiber)。在脊椎动物的视神经纤维,对网膜连续进行光刺激,兴奋可被抑制而完全无反应,但当撤光( off)数秒钟,便有明显的冲动释放(撤光效应),撤光因素即指此撤光释放型而言。给光时( on)释放冲动,称给光因素或第一型;在给光和撤光时都释放冲动,称为给光 -撤光因素或第二型;与上述因素相反,即撤光因素也称为第三型。此三型,曾由 H K Hartline 1938)通过青蛙网膜的显微解剖描记活动电流已予以说明。给光因素在给光开始时首先出现高频率的冲动,如予以短时停光,则乃转为恒定的低频率的冲动,而继续给光,在给光 -撤光因素中将缺少后一反应,撤光时可再产生短时的放电(撤光效应)。一般刺激光强度的增加,可带来冲动频率(周波数)的增加(埃得里安定律),最高周波数,猫的给光因素是 200赫兹,同样给光 -撤光因素为 400赫兹。蛙(具有混合网膜),给光因素为 20%,撤光因素为 30%,其余 50%是给光-撤光因素。对视锥细胞较少的哺乳类,撤光因素停留在 1%— 2%之间,其余的是给光及给光 -撤光因素。后者的百分率豚鼠(具有视杆细胞网膜)为 10%,猫(具有混合网膜)为 60 70%,常见有中间型的反应因素。这些视神经的冲动时间经过与其在网膜电图上的完全一致。

         

          这种放电类型不仅限于视觉器,而且在其他感觉系统中也可看到,特别是在听觉系统可见于上位中枢,认为是由于神经元相互间抑制,即 E March所说的由于神经元的侧向抑制。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