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病毒 virus

        互联网

        1415

           在拉丁文中是“毒”( virus)的意思,以后转意成“病原体”。当莱弗勒( F Loeffler)和弗罗施( P Frosch)于 1898年发现通过细菌滤器的口蹄疫滤液具有感染能力时,就把它称为“超显微滤过病毒”( ultramicroscopic filterable viruses)。 1899年杰林克( M W Beijerinck)把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通过细菌滤器时也发现其滤液有感染能力,因而他称它为“传染性活汁”( contagium vivumfluidum)。这些研究工作实际上已向人们宣告了病毒的发现。在电子显微镜尚未问世,病毒的培养方法尚未确定之前,就是说还不知道病毒具颗粒状时,有的用无生命的因子( factor)来称呼病毒(如乳因子)。对于病毒的定义围绕着“病毒有否生命”、“病毒是否生物”这些所谓的基本问题有很多争论。而用通常的动植物那样的概念来给病毒下定义是非常困难的。罗弗( A Lwoff)等对病毒所下的定义是仅在细胞内增殖、具有潜在病原性的感染实体,且具有下列属性:( 1)是 DNA或是 RNA;( 2)仅可由遗传物质来复制;( 3)不以二等分裂法进行增殖;( 4)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 5)利用寄主的核糖体来合成病毒蛋白。以后的研究工作还发现有的病毒质粒也具有一定的酶,有些病毒单独寄生的则没有增殖能力。对于这些病毒来讲,仅仅是“ DNA RNA型核酸,并有感染力的严格专性寄生的结构体”。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