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北京猿人Peking man

        互联网

        978

          也称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属猿人类(参见化石人类)的原始人类。自 1923年斯坦斯基( O zdansky)在北京西南约 40公里的河北省周口店的石灰洞穴中获得一枚臼齿起, 1926年又以洛克斐勒( Rockefeller)财团援建的新生代研究室为中心继续进行发掘;第二年( 1927),又发现了一颗臼齿,步达生( D Black)对此定学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1934年步达生死后,由魏敦瑞( F Weidenreich)继之指导研究工作,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发现 39个个体的骨化石,其中头骨 14具,其形态特征极为明显;但后来这些骨化石被搞得下落不明。魏敦瑞的研究报告成为阐述北京猿人的重要文献。二次大战后又重新进行发掘,已获得了北京猿人化石标本。发现化石的地层与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特里尼尔( Trinil)大致相同,认为是属中更新统地层。北京猿人脑颅的容量为 850 1200毫升,较现代人小,颅高也很低;额部明显向后倾斜,眶上眉弓极为发达,下颌的前面向前倾斜突出,下巴的形成仅具雏型。牙齿较现代人大,但和类人猿不一样,犬齿不突出。门齿齿冠在舌面有铲形凹陷,下颌内侧面有下颌圆枕,由于这些特征并不见于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而是见之于黄色人种(蒙古人种),因此,魏敦瑞将北京猿人看作是蒙古人种的祖先型。现在北京猿人与爪哇猿人等都列入直立人中,并以上述的三名法来命名。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