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人体的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过程

        互联网

        1676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
        动的调节及
        营养和免疫

        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2)结合照片上的场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通过分析、讨论明确:
        (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2)中国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做可爱的人。

        (1)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教育。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
        (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
        (4)“以饮料代水”的做法科学吗?……

        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 

         

        (1)诱发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问题,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2)总结出本节课的课题——水和无机盐的平
        衡和调节。

        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一、水和无
        机盐的平衡

         

         

         

        1.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小资料)

        分析讨论,的出结论: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

        (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明确:人体内的水是平衡的。

        2.引导学生讨论:
        (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
        (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吗?

        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人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
        (2)排尿不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

        (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2)总结出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路。

        3.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表1-1)

        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1)人体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
        (2)机体内的水保持动态平衡。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4.进一步提出问题:
        (1)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什么状态存在?它们在体内是否平衡?
        (2)以钠盐和钾盐为例,说明它们的来源与去路。

        回忆旧知识,带疑阅读课丈,分析教材中的图1-1和1-2,得出结论:
        (1)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2)钠盐和钾盐均来自食物,它们有多条排出途径。

        (1)培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图表的能力;
        (2)引导学生总结出:
        人体内钠盐和钾盐的来源与去路。

        二、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引导学生回忆:
        (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3)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回忆旧知识,独立思考,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
        (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3)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1)培养学生用专业术语描述生物学概念、原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进一步诱导:
        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
        (1)感受器是什么?
        (2)神经中枢在哪?
        (3)效应器是什么?

        通过回忆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分析自身的生理情况,学生能明确:感受器应位于人体内部,神经中枢一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对效应器会误认为是肾小管和集合管,需要
        教师进一步点拨更正。

        (1)通过引导促成学生知识的合理迁移和思维的有序发展: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进一步提出问题并点拨:
        (1)导致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的刺激是什么?
        (2)效应器如何发挥效应?

        结合自身生理和生活实际,阅读、讨论,发表见解:
        (1)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
        (2)效应器通过释放激素发挥效应。

        (1)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自身的生理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2)使学生明确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是什么。

        4.进一步引导探究:
        效应器释放激素的名称和作用是什么?

        阅读教材,形成感性认识。

        (1)培养通过阅读获取新知的能力:
        (2)总结出相关知识。

        5.承上启下,课件展示:
        (1)尿的形成过程;
        (2)水平衡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观察、回忆、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形象直观,突破难点,强化重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6.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某人进食钠盐过多,结果尿中钠盐也随之增多?

        思考、分析、讨论,发表见解:钠盐多吃多排。

        引导学生联想:体内无机盐的平衡也要靠生命活动的调节。

        7.课件展示:
        无机盐平衡的激素调节。

        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是醛固酮。

        (1)形象直观,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2)引导学生总结无机盐平衡激素调节的全过程。

        8.进一步引导探究:无机盐平衡的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回忆旧知识,发表见解。

        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9.引导总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共同点是什么?

        分析、讨论,用专业术语归纳总结。

        (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促成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提供信息资料:
        (1)血钠升高或降低,会导致血压异常;
        (2)血钾降低,将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
        (3)尿量过少,会引起中毒。

        分析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1)培养分析、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
        (2)深化学生对人体稳态的理解。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对水和无机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进行分析。

        思考、讨论,将前后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类比分析。

        (1)渗透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促成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结合实际应用反馈

        1.引导学生解释与说明: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见课前投影在屏幕上的问题)。

        思考、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宜评价,从中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2.组织学生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健康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点提示

            1.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现象、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内容教科书提供了5幅图、1个小资料、1个表和4个旁栏思考题,这些内容形象、直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图表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教育信息,延伸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本节课涉及到“尿的形成”这些初中生物学的知识,由于学过时间已久,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已把握不准,因此对这部分内容应作适当复习。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