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

        互联网

        2433

        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泛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①基因突变;②细胞癌变过程中使原本不表达的基因被激活;③抗原合成过程的某写环节发生异常(如糖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特殊降解产物的产生);④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⑤某些基因产物尤其是信号转导分子的过度表达;⑥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

        肿瘤抗原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被普遍接受的有两类方法。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分类

        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可将肿瘤抗原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和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 TAA)。

        (一)肿瘤特异性抗原
        TSA仅表达于肿瘤组织,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此类抗原乃通过肿瘤在同种系动物间的移植而被证实(图18-1),故也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umor specific transplantation antigen, TSTA)或肿瘤排斥抗原(tumor rejection antigen, TRA)。化学或物理因素诱生的肿瘤抗原、自发肿瘤抗原和病毒诱导的肿瘤抗原等多属此类。

        (二)肿瘤相关性抗原
        TAA乃指存在于肿瘤组织或细胞,同时正常组织或细胞也可表达的抗原物质。此类抗原在肿瘤细胞的表达量远超过正常细胞。胚胎抗原、分化抗原和过度表达的癌基因产物等。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机制的分类

        (一)突变抗原
        机体受到化学致癌剂或物理辐射等作用,某些基因发生突变而表达新抗原(如MUM-1抗原和P53等)。此类肿瘤抗原的特点是:免疫原性弱、特异性强、高度异质性。同一种化学致癌剂或物理辐射诱发的肿瘤,在不同种系、同种系的不同个体、甚至是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其免疫原性各异。由于突变的肿瘤抗原间很少有交叉成分,故应用免疫学技术诊断和治疗此类肿瘤有一定困难。

        (二)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多种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表18-1)。能够诱发肿瘤的病毒主要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尤其是逆转录病毒。这类肿瘤抗原与化学、物理因素诱发突变的肿瘤抗原不同,无种系、个体和器官特异性,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此类肿瘤抗原虽由病毒基因所表达,但与病毒本身基因表达的产物有区别,故被称为病毒相关的肿瘤抗原,常见者如SV40病毒转化细胞表达的T抗原、人类腺病毒诱发肿瘤细胞表达的E1A抗原等。

        (三)自发抗原
        自发肿瘤是指迄今尚未阐明其发生机制的肿瘤,人类大部分肿瘤属于此类。自发肿瘤表达的抗原大部分可能仍属突变抗原,但其基因突变的诱因不详。此类肿瘤抗原具有明显的肿瘤特异性;部分类似于病毒诱发的肿瘤,具有共同抗原;某些自发肿瘤抗原是由所谓“沉默基因(silent gene)”在细胞恶变时表达。黑色素瘤抗原MAGE1~MAGE-12等属自发肿瘤抗原。

        (四)分化抗原
        分化抗原是机体器官和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表达的正常分子。恶性肿瘤细胞通常停留在细胞发育的某个幼稚阶段,其形态和功能均类似于未分化的胚胎细胞,称为肿瘤细胞的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或逆分化(retro-differentiation),故肿瘤细胞可表达其他正常组织的分化抗原,如胃癌细胞可表达ABO血型抗原,或表达该组织自身的胚胎期分化抗原。Melan-A、gp100和tyrosinase等属于此类抗原。

        (五)胚胎抗原
        正常情况下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仅表达于胚胎组织,发育成熟的组织并不表达。常见的胚胎抗原有甲种胎儿球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胚胎性硫糖蛋白抗原(fetal sulfoslycoprotein antigen, FSA)等。胚胎抗原是最早用于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治疗的靶抗原。由于个体发育过程中对此类抗原已形成免疫耐受,故难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胚胎抗原的杀瘤效应。

        (六)过度表达的抗原
        组织细胞发生癌变后,多种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量远高于正常细胞。这些信号分子可以是正常蛋白,也可以是突变蛋白,其过度表达还具有抗凋亡作用,可使瘤细胞长期存活。这类抗原包括ras、c-myc等基因产物。

        (责任编辑:大汉昆仑王)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