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
互联网
铋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
次枸橼酸胶体铋(CBS,商品名为DE-Nol)和雷尼替丁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前者属于增强粘膜抵抗力的药物,后者是一种组胺H 2 受体阻断药,它抑制胃酸分泌,属于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国外学者已经证明,CBS和H 2 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对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效能相同,而愈合后的复发率CBS显著低于H 2 受体阻断药。在国内也有人对比研究了CBS和西咪替丁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效能,但尚未见到有关溃疡愈合后复发方面的研究。我们不但报道了CBS和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而且还报道了溃疡愈合后半年或一年的复发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共80例,均经内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有活动性溃疡存在,全部病例均从胃窦粘膜取活组织两块作Hp检查,并证实有Hp感染。细菌学检查方法在我们以前的报道中已详细叙述。80例中男6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1岁。平均病史5年以上。凡有并发症或同时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均未列入。
1.2 方法
内镜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后随机分成CBS治疗组(42例)和雷尼替丁治疗组(3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史长短、溃疡大小、疼痛程度及吸烟上均无显著差别(表1)。CBS系荷兰Gist-Brocades公司生产,用量是1次120mg,每日4次,于三餐前半h及晚饭后2h嚼碎服,即1日总量480mg。雷尼替丁系上海延安 制药 厂生产,用量是1次150mg,每日2次,于清晨空腹及睡有口服,即每日总量300mg。治疗期间不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疗程8周。疗程结束后1周内行内镜复查及细菌学检查。每两周复诊1次,详细记录疼痛缓解情况及药物副作用,并查血、尿、粪常规及氨基转移酶(ALT)活性。
表1 CBS和雷尼替丁治疗组的基本特点
CBS组(n=42)
雷尼替丁组(n=38)
性别(男:女)
2.8:1
3.2:1
年龄(岁)
42±2.2 a
40±1.9 a
病史(年)
5.6±1.2 a
5.2±1.0 a
溃疡大小(长径cm)
1.02±0.06 a
1.04±0.07 a
疼痛程度(轻:重)
1:6
1:6.6
吸烟(吸:不吸)
1.3:1
1.1:1
a x±S示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对溃疡愈合的病人于0.5a和1a后复查2次(包括内镜及Hp检查),观察溃疡复发情况,但对出现复发症状的病人则随时复查。随访满1a者,CBS组31例,雷尼替丁组30例。
1.3 疗效判定
①溃疡愈合:内镜下溃疡消失或瘢痕形成谓溃疡愈合,凡溃疡缩小或部分愈合均以未愈合计。②Hp清除:清除标准与我们以前的报道相同。③胃窦炎程度:轻度,偶见炎性细菌浸润;中度,多数视野中有多数炎性细胞浸润,但不密集;重度,多数视野中有密集的炎性细胞浸润。④炎症活动性:凡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者为活动性炎症,否则为非活动性炎症。
统计学分析 成对数值用X 2 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
CBS组和雷尼替丁组的8周溃疡愈合率大致相同,但两组的Hp清除率差异有极显著性,CBS组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表2)。
表2 CBS和雷尼替丁治疗溃疡的效果
分 组
溃疡愈合
Hp清除
n
%
n
%
CBS(n=42)
37
88.1
35
83.3 b
雷尼替丁组(n=38)
35
92.1
1
2.63 b
a P<0.001
胃窦炎症程度好转率见表3,CBS组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活动性炎症消失率见表4,CBS组的胃窦活动性炎症消失率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
表3 CBS组和雷尼替丁组胃窦炎程度好转率
分组
n
轻度(n)
中度(n)
重度(n)
好 转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n
%
CBS
42
1
32
12
8
29
2
31
73.8 b
雷尼替丁
38
3
7
12
9
23
22
4
10.5 b
b P<0.001
2.2 溃疡复发率8周治疗结束后,0.5a的累积溃疡复发率和1a的累积复发率,CBS组均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表5)。
表4 CBS组和雷尼替丁组活动性炎症消失率
分 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活动性炎症消失
检出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