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s)的发病机制

        互联网

        2342
          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获得性损伤称为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由此所致的各种临床征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s)。免疫缺陷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病人有反复延性或机会性感染,易发生恶性肿瘤,常伴发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
          一、免疫系统的个体发育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在遗传控制下发育成熟的。胸腺发生于咽囊,胚胎时期干细胞发生于卵囊,以后逐渐分化为各系的祖细胞并分别沿各自的途径分化成熟。例如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的为T细胞,B细胞则在骨髓中直接成熟。
          人类的免疫球蛋白最早出现在胚胎第10~20周,最先出现的是IgM,IgG和IgA次之。至出生时IgM可达成人水平的10%;IgA,1.2%;IgG,82%;后者包括从母体传输过来的一大部分。测定儿童免疫球蛋白水平是评价其免疫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0~15岁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平均水平见表27-1。表中数字为占成人Ig水平的百分比。
        表27-1 各年龄组儿童的血清Ig相对水平
        年龄组 IgG IgM IgA
        新生儿(脐带血) 82 10 1.2
        2~7天 81 11 0.9
        8~13天 79 46 2.4
        31~60天 52 35 5.2
        3~4月 38 54 6.9
        5~6月 38 60 8.8
        7~12月 56 82 16
        1~2岁(13~24月) 61 86 25
        3~4岁(25~36月) 60 91 29
        4~5岁 69 82 40
        6~8岁 87 106 79
        9~11岁 90 96 78
        12~15岁 92 113 95
        成年人 100 100 100
          细胞反应最早出现在胚胎第12~15周,但至出生时也远不成熟,迟发型反应较弱。新生儿的吞噬功能也不完备,吞噬细胞在数量和功能上均未过成人水平。补体发育比较早一些,至出生时补体的血清水平可达成人的50%,旁路途径也已成熟。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