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病原体逃逸抗感染免疫的机制寄生虫因素

        互联网

        2580
        病原体逃逸抗感染免疫的机制寄生虫因素
         
            寄生虫逃逸免疫识别和攻击的方式很多,例如,
            ①寄生于胞内:疟原虫、弓形虫等在宿主细胞内长期
        隐蔽和繁殖;内阿米巴形成抗免疫物质的包囊,使免疫系统忽视病原体的存在。
            ②模拟宿主免疫系统:曼氏血吸虫经皮肤进入肺时,将宿主的ABO血型糖脂组分和MHC分子等包装在其外层,使宿主不发生抗感染免疫。
            ③抗原变异:生活史不同期的虫体表面抗原各异,如疟原虫子孢子期与裂殖子期的抗原不同,可逃避单一抗感染免疫。布氏锥虫和东非锥虫的表面糖蛋白基因数量多达l 000种以上,导致抗原的高度变异。溶组织内阿米巴、血吸虫幼虫和锥虫等还可失去其原有表面抗原,逃避免疫效应攻击。
            ④抑制抗感染免疫效应:肺内血吸虫表面表达DAF样蛋白,抑制补体激活效应;枯氏锥虫合成DAF样膜糖蛋白,抑制补体活化;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破坏补体MAC,逃避溶菌作用;刚地弓形虫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枯氏锥虫溶解吞噬体膜逸人胞质等均可逃避Me的杀灭作用。某些蠕虫分泌胞外酶降解结合在虫体膜表面的抗体,使抗体中和及调理功能失效。
            ⑤抑制宿主免疫细胞功能:血吸虫尾蚴钻人人皮肤后,在移行至皮肤引流淋巴结过程中,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或改变人体皮肤内免疫细胞、APC的性质和功能,从而决定了宿主诱导的抗血吸虫感染免疫应答的类型。如尾蚴激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DC;甚至Treg分泌IL-10,发挥抑制Thl功能;通过IL-10和PGD2抑制皮肤内朗格汉斯细胞的移动。尾蚴以及童虫的分泌排泄物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首先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IL―4和组胺。曼氏血吸虫尾蚴排泄分泌物中的曼氏血吸虫凋亡因子(SMAF),可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CD4T细胞发生凋亡。尾蚴0~3h排泄分泌物可通过上调MHCⅡ、CD40、CD86分子表达激活骨髓来源DC,诱导促炎因子IL―6、ILl2p40的分泌;该DC可激活C1)4T细胞分泌大量IL4、IL―5和ILl0,激活Th2适应性免疫应答,使不能彻底清除血吸虫。尾蚴排泄分泌物的糖链也通过与APC表面的DC-SIGN或MR结合激活DC分泌Ⅱ.-10和ILl来抑制Thl细胞的诱导。血吸虫虫卵可抑制DC的激活。
        血吸虫尾蚴在皮肤内抑制和调节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