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教案

互联网

658
  <center> <table> <tbody> <tr> <td> <p> <span><strong>教学目的</strong> </span></p> <p> <span>  1.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点)(B:识记)。<br />   2.生物科学的发展(A:知道)。<br />   3.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A:知道)。<br />   4.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A:知道)。</span></p> <p> <span><strong>教学重点</strong> </span></p> <p> <span>  1.生物的基本特征。<br />   2.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span></p> <p> <span><strong>教学难点</strong> </span></p> <p> <span>  1.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br />   2.如何引发和诱导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span></p> <p> <span><strong>教学用具</strong> </span></p> <p> <span>  原始地球图,地球充满各种生物图,牡丹和蜜蜂投影图,冬季的落叶林投影图,岩石表面的地衣投影图,蚕豆根的实物剖面,达尔文半身像投影图,沃森和克里克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投影图,普通棉、抗虫棉投影图。</span></p> <p> <span><strong>教学方法</strong> </span></p> <p> <font>  教师讲述、谈话与直观教学和学生阅读、观察相结合。</font></p> <p> <strong>课时安排</strong>  2课时。</p> </td> </tr> <tr> <td> <p> <font><b>板 书</b> </font></p> </td> <td> <p> <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 </td> </tr> <tr> <td>   <p>  </p> <p>  </p> <p>  </p> <p> <span><strong>绪 论</strong> </span></p> <p>  </p> <p> <span>一、生物科学</span></p> <p> <span>(一)概念: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span></p> <p> <span>(二)研究对象:生物</span></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span>二、生物的基本特征</span></p> <p> <span>(一)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span></p> <p> <span>物质基础:蛋白质和核酸</span></p> <p> <span>结构基础:除病毒外具细胞结构</span></p> <p>  </p> <p>  </p> <p> <span>(二)都有新陈代谢。</span></p> <p> <span>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 要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span></p> <p> <span>(三)都有应激性。</span></p> <p>  </p> <p> <span>(四)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概念、实</span></p> <p> <span>例)。</span></p> <p>  </p> <p> <span>(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概念、意义和举例)。</span></p> <p>  </p> <p> <span>(六)都能适应和影响一定的环境(如:地衣)。</span></p> <p>  </p> <p> <span>三、生物科学的发展</span></p> <p> <span>(一)描述性生物学</span></p> <p> <span>阶段:</span></p> <p> <span> 1.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span></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span>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span></p> <p>  </p> <p> <span>(二)实验生物学阶段:</span></p> <p> <span>(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1900年)</span></p> <p> <span>(三)分子生物学阶段:<br />  1.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r />  2.1953年,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span></p> </td> <td> <p> <br /> <span>(第一课时)</span></p> <p> <span>  引言:地球从诞生到至今已经约有46亿年了。在这46亿年中,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生机盎然、多彩多姿的生物世界。(投影:原始地球图—地球充满各种生物图。)看到这一切,我们可以想象生物世界有多少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阿!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我们首先应该把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学好,然后我们还要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和研究绪论。</span></p> <p> <span>  讲述:要学习生物课,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物科学。</span></p> <p> <span>  提问:什么是生物科学?</span></p> <p> <span>  (回答: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span></p> <p> <span>  提问:它的研究对象是谁呢?</span></p> <p> <span>  (回答:各种各样的生物。)</span></p> <p> <span>  提问:那么,究竟什么是生物呢?</span></p> <p> <span>  (回答: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span></p> <p> <span>  (投影:牡丹和蜜蜂、冬季的落叶林、石头表面的地衣。)</span></p> <p> <span>  观察: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span></p> <p> <span>  提问:生物与非生物有哪些区别呢?</span></p> <p> <span>  (回答:动物能动,高等植物长根、茎、叶,地衣能吸收水和无机盐。)</span></p> <p> <span>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生物与非生物有哪些本质的区别。也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归纳起来,生物体都具有以下特征:</span></p> <p> <span>  第一,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它们的共同物质基础是在基本组成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例如,几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构成新陈代谢的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其中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极少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核糖核酸(RNA)分子中。它们的共同结构基础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span></p> <p> <span>  第二,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生物体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外界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经化学变化转变成自身的组成成分,并且储存能量;同时,将自身的部分物质加以分解,将分解产生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并且释放能量。因为通过新陈代谢能实现生物体的不断自我更新,所以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span></p> <p> <span>  第三,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即在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展示蚕豆根的实物剖面。)例如,植物的根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茎有背地性、向光性;动物趋向有利刺激(如食物),躲避有害刺激(如敌害),从而能适应周围的环境。</span></p> <p> <span>  第四,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从代谢角度说,生长是生物体的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从细胞角度说,生长是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同时,通过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因而生物体表现出生长现象。在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个体也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的变化,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这个过程就是发育。生物体成熟后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叫做生殖。其意义是保证种族的延续。</span></p> <p> <span>  第五,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上一代的特性和下一代的相同或相似,它能使物种保持基本稳定,例如,猫的后代都生长胡须。变异是上一代特征和下一代或同代之间存在着差异,它能使物种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种。例如,同一母猫的后代毛色各不相同。</span></p> <p> <span>  第六,生物体都能适应和影响一定的环境。现存的生物,都是适应了现在的环境而生存下来的;它们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的环境。例如,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地衣,它能适应在岩石上生活,同时又能分泌地衣酸使岩石发生裂缝。</span></p> <p> <span>  讲述:我们知道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生物科学的发展历史。从总体上看,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span></p> <p> <span>  一是描述性生物学阶段。从古代到20世纪以前,其主要成</span> <span>就是:</span></p> <p> <span>  (一)是在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为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奠定了结构基础。这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span></p> <p> <span>  (二)是在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投影:达尔文半身像),主要阐述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这也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span></p> <p> <span>  二是实验生物学阶段。在20世纪的前半叶,生物学的研究多用实验和理论技术手段来考察,研究集中在分析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上。值得一提的是,在1900年,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律同时被三位生物学家重新发现,他们都公认是孟德尔首先发现这两大遗传规律的,其优秀的品质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span></p> <p> <span>  三是分子生物学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学家的研究集中到了和生命的本质密切相关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上。其主要成就是: 1944年,美国的生物学家艾弗里用细菌作为实验材料,首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在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投影:沃森和克里克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0年后,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金。这是20世纪生物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也是生物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span></p> <p> <span>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要了解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有关概念和类例。</span></p> </td> </tr> </tbody> </table> </center>
ad image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