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冷凝集致血液分析仪检测误差报告2例

        互联网

        1340

        【关键词】 冷凝集;血液化学分析/仪器和设备;误差

           1临床资料

           1.1病例1.患者,女,54岁,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入院时查血常规:WBC 5.50×109/L,Hb 120 g/L,血小板5×109/L, 由于该患者PLT数量极低,且临床无任何出血倾向,故再次复查同一份标本的血常规,血小板仍低,为4×109/L,但用该标本推血涂片、常规染色,在低倍显微镜下示血小板成堆分布,数量正常,分析可能是冷凝集素致血小板聚集,致使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出现假性偏低. 次日抽血后置37℃温箱,温育15 min后检测,同时推血涂片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血常规结果示:WBC 5.38×109/L, Hb 120 g/L, 血小板184×109/L,显微镜下血小板散在分布,数量正常. 后查患者冷凝集效价高于正常.

           1.2病例2.患儿,男,7 mo龄,因血尿、贫血原因待查入院. 住院后查血常规:WBC 17.14×109/L,RBC 1.72×1012/L,Hb 64 g/L, 血小板47×109/L,因患儿RBC,Hb及血小板严重偏低,临床医师嘱其到门诊复查以决定诊治方案. 门诊采血后立即检验,结果为WBC 14.50×109/L, RBC 2.23×1012/L, Hb 64 g/L,血小板105×109/L,考虑患儿体内可能有冷凝集抗体,遂立即将门诊、病房两标本推血涂片,镜下发现门诊标本血小板散在分布,数量正常;而病房标本血小板聚集,成堆分布. 患儿冷凝集试验阳性. 分析患儿早晨在病房采血,再经标本收集、运送,从抽血至检验最少有1 h,中间还要经过温度较低的室外,致血液发生冷凝集;而在门诊复查时抽血后立即检验,血液尚未凝集,所以两次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为避免冷凝集带来的检测误差,患儿每次作血常规时,抽血后37℃温育15 min,立即检验.

           2讨论

           冷凝集素是一种自身抗体,在受冷后可使血细胞出现凝集[1],引起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误差. 急性感染、溶血性贫血、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均可引起冷凝集素的短时升高[2]. 本文中病例1的患者仅凝集了血小板,而病例2的患者的红细胞和血小板都发生了凝集,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结果出现了误差. 将血液37℃温育15 min后检测可排除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的干扰,用未经处理的血液和37℃温育后血液推片显示的血小板的分布情况,更加直观的显示了冷凝集素的凝集作用. 因此,检验人员在报告血细胞减少时,应十分小心,对可疑病例,除推血涂片核实结果、积极与临床联系外,还应注意排除冷凝集的原因. 对可疑冷凝集的病例,应于采血后37℃温育15 min,立即上机检验.

           【参考文献】

           [1] 程鲁京.寒冷凝集素对血细胞分析干扰的排除[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0,9(4):280.

           [2] 曾德鸿.冷凝集素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1998,20(6):1077-1080.

           (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来源:检验地带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