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实验29 哺乳纲分类

        互联网

        3162

        实验29 哺乳纲分类

          一、目的

          了解哺乳纲重要目及科的特征;学习使用检索表。认识常见的及有经济意义的种类。

          二、内容

          哺乳类鉴定术语及测量方法、标本检索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供检索观察用的哺乳类标本;卡尺、卷尺、放大镜和实体显微镜(观察啮齿类臼齿示范标本)。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要爱护实验标本、应小心使用并轻拿轻放。

          (一)哺乳类鉴定术语及测量方法:

          1.外部测量法:(图29-1)

          (1)体长:由头的吻端至尾基。

          (2)尾长:由尾基至尾的尖端。

          (3)耳长:由耳尖至耳着生处。

          (4)后足长:后肢跗跖部连趾的全长(不计爪)。此外,尚须鉴定性别,称量体重,并注意形体各部的一般形状、颜色(包括乳头、腺体、外生殖器等)、及毛的长短、厚薄和粗细等。

          2.头骨的测量法:(图29-2)。

          (1)颅全长。

          (2)颅基长:枕髁至颅底骨前缘间的长度。

          (3)基长:枕骨大孔前缘至门牙前基部或颅底骨前端的长度。

          (4)眶鼻间长;额骨眶后突后缘至同侧鼻骨前缘间的距离。

          (5)吻宽:左右犬齿外基部间的直线距离。

          (6)颧宽:两颧外缘间的水平距离。

          (7)眶间宽:两眶内缘间的距离。

          (8)颅宽:脑颅部的最大宽度。

          (9)听泡宽:位于枕髁前、听泡两外侧间的距离。

          (10)齿隙长:上颌犬齿虚位最大距离。

          (11)上齿列长。

          (二)兽类标本检索与观察:真兽亚纲为高等的胎生种类,具有真正的胎盘;大脑发达。现存哺乳类绝大多数种类属此亚纲,分布遍于全球。

        我国常见目的检索

          1 必具后肢 2

          后肢缺 12

          2 前肢特别发达并具翼膜,适于飞行 翼手目(Chiroptera)

          构造不适不适于飞行 3

          3 牙齿全缺,身披鳞甲 鳞甲目(Pholidota)

          有牙齿,体无鳞甲 4

          4 上下颌的前方各有1对发达的呈锄状的门牙 5

          门牙多于1对,或只有1对而不呈锄状 6

          5 上颌具1对门牙 啮齿目(Rodentia)

          上颌具前后两对门牙 兔形目(Lagomorpha)

          6 四肢末端指(趾)分明,趾端有爪或趾甲 7

          四肢末端趾愈合,或有蹄 10

          7 前后足拇趾与他趾相对 灵长目(Primates)

          前后足拇趾不与他趾相对 8

          8 吻部尖长,向前超出下唇甚远。正中1对门牙通常显然大于其他各对 食虫目(Insectivora)

          上下唇通常等长,正中1对门牙小于其余各对 9

          9 体形呈纺锤状,适于游泳;四肢变为鳍状

          鳍足目(Pinnipedia)

          体形通常适于陆上奔走;四肢正常;趾分离,末端具爪

          食肉目(Carnivora)

          10 体形特别巨大,鼻长而能弯曲 长鼻目(Proboscidea)

          体形巨大或中等,鼻不延长也不能弯曲 11

          11 四足仅第3或第4趾大而发达奇蹄目(Perissodactyla)

          四足第3、4趾发达而等大 偶蹄目(Artiodactyla)

          12 同型齿或无齿,呼吸孔通常位于头顶,多数具背鳍;乳头腹位

          鲸目(Cetacea)

          多为异型齿,呼吸孔在吻前端,无背鳍;乳头胸位

          海牛目(Sirenia)

          (三)代表种类观察:

          食虫目( Insectivora): 为小型兽类。四肢短,具五趾,有利爪;体被软毛或硬棘;吻细长突出,牙齿原始,适于食虫;外耳及眼较退化。大多为夜行性。

          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体背被有棕、白相间的棘刺,其余部分具浅棕色深淡不等的细刚毛。齿式为3·1·3·3/2·1·2·3。

          鼩鼱(Sorex araneus):外貌似小鼠。体被灰褐色细绒毛,尾细长具疏毛。齿式为 3·1·3·3/1·1·1·3。

          缺齿鼹(Mogera robusta):俗名鼹鼠。适于地下生活。体粗短,密被不具毛向的绒毛;眼小;耳壳退化;锁骨发达,前肢短健,掌心向外侧翻转,具长爪。齿式为3·1·4·3/3·0·4·3。

          翼手目( Chiroptera): 前肢特化,适于飞翔。具特别延长的指骨。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之间,着生有薄而韧的翼膜,藉以飞翔。第1指或第2指端具爪。后肢短小,具长而弯的钩爪;胸骨具胸骨突起;锁骨发达;齿尖锐。

          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体小型。耳较大,眼小,吻短,前臂长约31~34mm。体毛黑褐色。

          灵长目( Primates):

          大多数种类拇指(趾)与其他指(趾)相对;锁骨发达,手掌(跖部)具两行皮垫,利于攀缘;少数种类指(趾)端具爪,但大多具指(趾)甲。大脑半球高度发达;眼前视,视觉发达;嗅觉退化。

        科别检索

          1 第2手指缩小,第2足趾具尖爪 懒猴科(Lorisidae)

          手指和足趾,均具扁平的指(趾)甲 2

          2 前肢比后肢长 长臂猿科(Hylobatidae)

          前后肢等长,或前肢较短 猴科(Cercopithecidae)

          弥猴(Macaca mulatta):尾长约为体长的1/2。颜面和耳多呈肉色;胼胝红色,体毛色棕黄。

          金丝猴(Pygathrix roxellanae):为我国名贵特产种类,分布于川南、陕南及甘南的3000m高山上。体披金黄色长毛;眼圈白色;尾长;无颊囊。

          鳞甲目( Pholidota): 体外被覆角质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毛;不具齿;舌发达;前爪极长。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体背面披角质鳞片,鳞片间有稀疏的粗毛。头尖长,口内无齿舌细长,善于伸缩。主要食物为白蚁和蚂蚁。

          兔形目( Lagomorpha): 为中小型草食类。上颌具有2对前后着生的门牙,后面1对很小,故又称重齿类。

          草兔(Lepus capensis):背毛土黄色,后肢长而善跳跃;耳壳长;尾短。

          啮齿目( Rodentia): 在哺乳动物中啮齿目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遍全球。主要特征为:体中小型。上下颌各具1对门牙,仅前面被有珐琅质。门牙呈凿状,终生生长;无犬牙(犬牙虚位);嚼肌发达,适应啮咬坚硬物质。臼齿常为3/3(图29-3)

          1 臼齿列(Pm m)等于或多于4/4 2

          臼齿列少于4/4 6

          2 臼齿列一般5/4,上颌第1前臼齿甚小,有的仅生4齿,身体较小或中等,眶下孔很小,尾毛蓬松 3

          臼齿列4/4,身体较大,眶下孔发达,尾毛不蓬松 4

          3 前后肢间有皮翼 鼯鼠科(Petauristidae)

          前后肢间无皮翼 松鼠科(Sciuridae)

          4 体被长硬刺 豪猪科(Hystricidae)

          体无长硬刺 5

          5 尾大而扁平,无毛而被鳞 河狸科(Castoridae)

          尾甚退化 豚鼠科(Caviidae)

          6 臼齿列4/3 7

          臼齿列3/3 8

          7 后肢较前肢长2~2.5倍,后足具正常发达的五趾,内趾较短,尾端无长毛束,栖于林地或草地 林跳鼠科(Zapodidae)

           肢较前肢长4倍,后足的2个侧趾甚退化或不存在,尾端常有长毛束,多栖于漠地 跳鼠科(Dipodidae)

          8 成体臼齿的咀嚼面呈条块状的孤立齿环,眼与耳均退化,尾短而无毛或仅有稀毛,适于地下生活 竹鼠科(Rhizomyidae)

          臼齿的咀嚼面不呈条块状的孤立齿环,眼与耳正常,尾长

           9

          9 第1、2上臼齿咀嚼面具3个纵行齿尖,每3个并列的齿尖又形一横嵴 鼠科(Muridae)

          第1、2上臼齿咀嚼面的齿尖不排成3纵列

          仓鼠科(Cricetidae)

          灰鼠(Sciurus vulgaris):属松鼠科。夏毛褐色,冬毛灰色;尾具蓬松长毛;耳尖具丛毛。

          为重要毛皮兽,其皮俗称灰鼠皮。

          黄鼠(Citellus dauricus):属松鼠科。体棕黄色,尾不具丛毛。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属仓鼠科。体灰褐色,尾短,背中有1条黑色背纹;具颊囊。

          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i):属仓鼠科。地下掘穴生活。似鼹鼠,但体较粗大;吻钝。

          小家鼠(Mus musculus):属鼠科。体较小,门牙内侧有缺刻。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属鼠科。体较大,臼齿齿尖3列,每列3个。

          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属跳鼠科。前肢极小。后足仅3趾,长而善跳跃。生活于荒漠地区。

          食肉目( Carnivora): 猛食性兽类。门牙小,犬牙强大而锐利;上颌最后1枚前臼齿和下颌第1枚臼齿特化为裂齿(食肉齿);指(趾)端常具利爪,利于撕捕食物;脑及感官发达;毛厚密,且多具色泽。

        科别检索

          1 体型粗壮,各足均具5趾 2

          体型细长(獾例外),后足仅4趾(鼬科、灵猫科5趾) 4

          2 体较小,尾长超过体长之半,上臼齿宽度稍大于长度

          浣熊科(Procyonidae)

          体较大,尾短,最后的上臼齿,其最小的宽度约等于其最大的长度的

          1/2 3

          3 吻短,体白色,四肢黑色 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

          吻长,全身黑色或棕色 熊科(Ursidae)

          4 四肢短,体形细长(獾较粗壮) 5

          四肢长,体形正常 6

          5 身体一般较小。臼齿1/2,上臼齿内缘较外缘宽

          鼬科(Mustelidae)

          身体一般较大。臼齿2/2或上臼齿内缘较外缘窄

          灵猫科(Viverridae)

          6 头部狭长。爪较钝,不能伸缩。上臼齿具明显的齿尖

          犬科(Canidae)

          头部短圆。爪锐利,能伸缩。上臼齿无明显的齿尖

          猫科(Felidae)

          狐(Vulpes vulpes):属犬科。体长,面狭吻尖;四肢较短;尾长大,超过体长的1/2,尾毛蓬松,端部白色。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属熊科。吻部钝短,前肢腕垫大,与掌垫相连;胸部有规则的新月形白斑。

          黄鼬( Mustela sibirica): 属鼬科。体形细长,四肢短。颈长、头小。尾长约为体长的1/2,尾毛蓬松。背毛为棕黄色。

          獾(Meles meles):属鼬科。鼬科中较大型种类。体躯肥壮,四肢粗短。吻尖、眼小。耳、颈、尾均短。具黑褐色与白色相杂的毛色。

          果子狸(Paguma larvata):属灵猫科。又名花面狸。头部从吻端直到颈后有一条白色纵纹,眼下和眼后各有一白斑。脸面部黑白相间。脚全黑。

          豹猫(Felis bengalensis):属猫科。体形似家猫但稍大,属较粗。眼内侧有两条白色纵纹,体毛灰棕色,杂有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

          鳍脚目( Pinnipedia) 适于水中生活。体呈纺锤形,密被短毛。四肢鳍状,5趾间具蹼。尾短而夹于后肢间。

          海豹(Phoca vitulina):体肥壮呈纺锤形。头圆,眼大,无外耳壳,口须长。成体背部苍灰色,杂有棕黑色斑点。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草原奔跑兽类。四肢的中指(中趾)即第3指(趾)发达,指(趾)端具蹄。门牙适于切草,犬牙形状似门牙,前臼齿与臼齿形状相似,嚼面有棱脊,有磨碎食物的作用。单胃。盲肠大。可观察马或驴。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第3、4趾(指)同等发达,故称为偶蹄,并以此负重(第2、5趾为悬蹄)。尾短;上门牙常退化或消失,有的犬牙形成獠牙,有的退化或消失,臼齿咀嚼面突起型很复杂,不同的科因食性不同而有变化。此目种类众多。

        科别检索

          1 上下颌均具门齿,下犬齿强大而不呈门齿状,臼齿具丘状突(丘齿型),头上无角 猪科(Suidae)

          仅下颌具门齿,下犬齿呈门齿状,臼齿具新月状脊棱(月齿型),角或有或无 2

          2 臼齿低冠,上犬齿若存在时呈獠牙状,雄性大都具实角

          鹿科(Cervidae)

          臼齿高冠,无上犬齿,雄性具虚角,雌性的角或有或无

          牛科(Bovidae)

          野猪(Sus scrofa):属猪科。体形似家猪,但吻部更为突出。体被刚硬的针毛,背上鬃毛显著。毛色一般呈黑褐色。雄猪具獠牙。麅(Capreolus capreolus):属鹿科。四肢细长,尾短。雄性有角,角短且分三叉。毛质粗脆,冬毛灰棕色,夏毛红棕色。臀部具白斑。

          黄羊(Procapra gutturosa):属牛科。雌性不具角,四肢细而善奔跑。蹄窄、尾短。生活于草原及半荒漠地区。

          五、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