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共享】白内障晶体混浊分类系统

        丁香园论坛

        14916

        一、LOCS II 晶状体混浊分类标准

        LOCS Ⅱ也采用了裂隙灯晶状体断面彩色照片及Neitz后照明彩色照片分级,核性白内障标准照片分4级(N0、N1、N2、N3),皮质性白内障标准照片分5级(Ctr、CI、CII、CIII、CIV),后囊下型白内障标准照片分4级(P0、PI、PII、PIII)。LOCS II的局限性是各级别之间间隔不等、核的颜色分级仅一个标准、采用整数分级、95%容许限(95% tolerance limits)较宽。

        二、LCOS III 晶状体混浊分类标准

        (一)、 LOCS Ⅲ则包括6张晶状体断面彩色照片对晶状体核的颜色(NC)及混浊程度(NO)分级(NO1, NC1;NO2, NC2;NO3, NC3;NO4, NC4;NO5, NC5;NO6, NC6),张Neitz后照明彩色照片对皮质性及后囊下型白内障分级(C1~C5 P1~P5)。

        白内障严重程度采用小数,级间跨度较为规则,95%容许限较LOCS II明显降低在“Barbados眼病研究”、“Los Angeles 拉丁美洲人眼病研究”中采用了LOCS II[7],“Tehran眼病研究”[8]、“Aravind综合眼病研究”中采用了LOCSIII来评价晶状体混浊程度。LOCS Ⅲ仍使用一组标准彩色裂隙灯和后照明照片,将晶状体核混浊(N)、皮质混浊(C)、后囊膜下混浊(P)和晶状体核颜色(NC)分成标准等级。用患者白内障照片与其进行比较,以确定患者白内障程度。

        (二)、LOCS Ⅲ对检查结果提出如下分级标准:
        核混浊分级标准:将照片内核区同标准的6个裂隙灯照片上同一区域进行比较,这6个照片从轻度到重度混浊.依次冠以NO1~NO6,代表不同混浊程度。如平均混浊程度介于两个标准之间,则用小数点表示。

        皮质混浊分级标准:将裂隙灯照片同标准照片C1~CS进行比较而分级。如果混浊程度介于两标准级之间,则用小数点表示。皮质混浊的范围从极微小皮质改变到完全的皮质混浊。但轻度的水隙、空泡、板层分离及孤立的点状混浊均可忽略不计。

        后囊下混浊分级标准:后囊下皮质混浊形态复杂,只有红光反射条件下可察觉的混浊方可分级。其混浊程度仍需对照标准照片Pl~PS来确定,介于两标准之间者,用小数点表示。

        三、 晶状体核硬度分级(Emery分级标准)

        Ⅰ度:透明,无核,软性;

        Ⅱ度:核呈黄白色或黄色,软核;

        Ⅲ度:核呈深黄色,中等硬度核;

        Ⅳ度:核呈棕色或琥珀色,硬核;

        Ⅴ度:核呈棕褐色或黑色,极硬核。

        四、晶状体检查步骤

        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裂隙光;

        2.裂隙灯的光强应调为高度

        3.作核性白内障分级时,裂隙光与视轴呈45度夹角,皮质性白内障或后囊下型白内障分级时,裂隙光与视轴呈0度角,此时产生一致的照明、后照明或红光反射,光亮度应能分辨出所有的晶体混浊,但不要引起患者的不适,裂隙宽度为0.2mm(如果太暗的话用0.3mm)。

        4.显微镜放大倍率应从低倍到高倍调整;

        5.检查时嘱病人向前看;

        6.裂隙灯取窄光源,对准瞳孔区,将焦距对准晶状体扫描瞳孔区观察晶体情况。

        7.时间:9-15秒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