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Roche E1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互联网

        3921

        1、目的:

        保证Roche E1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正确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临床血液实验室

        3、项目名称:

        血浆肌钙蛋白T(TNT),血浆肌红蛋白(MYO),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4、项目方法:

        电化学发光法

        5、原理:

        双抗体夹心法。

        5.1 血浆肌钙蛋白T:人血清中血清/血浆肌钙蛋白T与其相应抗体(生物素标记和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TNT单抗)在反应池中相遇,形成双抗体复合物。

        加入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后,这个抗体复合物与微粒子结合。当输入到流动池后,由于磁性的作用,微粒子被捕获到电极表面,未结合的抗体等物质被洗去。

        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和电子供体三丙胺(TPA)在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发光反应,通过测定发出的光强度,换算出待测标本中抗原的浓度。

        5.2 血浆肌红蛋白:人血清中血清/血浆肌红蛋白与其相应抗体(生物素标记和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肌红蛋白单抗)在反应池中相遇,形成双抗体复合物。

        加入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后,这个抗体复合物与微粒子结合。当输入到流动池后,由于磁性的作用,微粒子被捕获到电极表面,未结合的抗体等物质被洗去。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和电子供体三丙胺(TPA)在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发光反应,通过测定发出的光强度,换算出待测标本中抗原的浓度。

        5.3 血浆肌酸激酶:人血清中血清/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其相应抗体(生物素标记和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肌酸激酶同工酶单抗)在反应池中相遇,形成双抗体复合物。加入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后,这个抗体复合物与微粒子结合。

        当输入到流动池后,由于磁性的作用,微粒子被捕获到电极表面,未结合的抗体等物质被洗去。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和电子供体三丙胺(TPA)在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发光反应,通过测定发出的光强度,换算出待测标本中抗原的浓度。

        5.4 加入试剂R1(生物素标记的抗TNT/MYO/CK-MB单抗)、试剂R2(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TNT/MYO/CK-MB单抗)和样品,孵育9分钟→加入M(链霉素标记包被的微粒子),孵育9分钟→测量光强度。

        6、试剂:

        Roche 公司配套试剂。

        6.1 规格
          R1 10 ml * 1瓶
          R2 10 ml * 1瓶
          M 6.5 ml * 1瓶

        6.2试剂盒组成
          6.2.1
          R1(生物素标记的抗TNT单抗)
          生物素标记的抗TNT单抗(大鼠)1.5 mg/L
          磷酸盐缓冲液 100 mol/L,pH 6.0
          防腐剂

        R2(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TNT单抗)
          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TNT单抗(大鼠)1.2 mg/L
          磷酸盐缓冲液 100 mol/L,pH 6.0
          防腐剂

        M(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
          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 0.72mg/mL
          防腐剂


        6.2.2
          R1(生物素标记的抗肌红蛋白单抗)
          生物素标记的抗肌红蛋白单抗(大鼠)7.0mg/L
          磷酸盐缓冲液 85mol/L,pH 6.5
          叠氮钠<0.1%
          防腐剂 

        R2(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肌红蛋白单抗)
          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肌红蛋白单抗(大鼠)4.8mg/L
          磷酸盐缓冲液 85mol/L,pH 6.5
          叠氮钠<0.1%
          防腐剂 

        M(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
          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 0.72mg/mL
          防腐剂

        6.2.3
          R1(生物素标记的抗肌酸激酶同工酶单抗)
          生物素标记的抗CK-MB单抗(大鼠)1.2mg/L
          磷酸盐缓冲液 100mol/L,pH 7.0
          防腐剂

        R2(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肌酸激酶同工酶单抗)
          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CK-MB单抗(大鼠)1.2 mg/L
          磷酸盐缓冲液 100mol/L,pH 7.0
          防腐剂 

        M(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
          链霉素包被的微粒子 0.72mg/mL
          防腐剂

        6.3 试剂准备

        R1:即用型
          R2:即用型
          M:即用型

        6.4 试剂的保存和稳定性:

        未打开的试剂盒:2~8℃竖直放置,可储存至有效期末。

        打开后在E1010上可稳定8w。

        7、其它辅助用品:

        反应杯、蒸馏水。

        8、分析前处理:

        8.1 病人准备:要求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晨起的精神、体力、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是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抽取肘部静脉血。
          8.2 标本种类: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血浆。采血后应尽快分离血浆。


        8.3 标本稳定性: 注射器、试管要干燥洁净,以避免溶血。
          8.4 标本稀释:无需稀释。
          8.5 标本容器:一般用真空采血管中的EDTA-K2抗凝管(淡兰色头盖)。
          8.6 标本最小用量:2ml。
          8.7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于真空采血管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物流系统可加快标本传递速度。2 - 8℃可稳定1天,-20℃可稳定12个月。若标本不能及时转运到实验室或标本将送到上级部门或检测中心进行分析,应将真空采血管内的标本置冰瓶或冷藏箱内运输,运送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

        9、仪器:

        9.1 仪器名称和品牌:Roche E1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9.2 保养:
          9.3 定标:当试剂批号改变时也必须进行定标,或根据质控值进行定标。
          9.3.1 操作:同标本测定。
          9.3.2 分析:定标值应在设定范围内。若定标不通过,则应分析为试剂原因或定标液问题,再行处理。
          9.3.3 记录:定标记录应保存在定标记录存放盒,更换试剂应在《试剂更换登记本》上登记。

        10、质控:

        10.1 质控品:
          10.2 每天应做2个水平的质控品,分别为低值和高值,下列条件之一者必须加做质控品的检测:
          10.2.1 更换不同批号的试剂时。
          10.2.2 重新定标后。
          10.3 操作:同标本测定。
          10.4 分析:质控结果允许范围内,失控应在《失控分析记录本》上进行失控分析。
          10.5 记录:质控结果应记录在《血液室室内质控原始记录本》上。

        11、操作步骤:

        11.1 将试剂放入试剂仓,按SCAN键,仪器对试剂进行扫描。
          11.2 进入INVENTROY清单,检查试剂、孵育杯、蒸馏水量、废液量。同时显示试剂位置、名称及可测试数。
          11.3 进入ORDER菜单。选择NEW SAMPLE,输入标本号、位置号、测试项目。
          11.4 在相应位置放入标本,按START键。。
          11.5 测试结束,结果打印或自动传输到中文电脑。

        12、参考值范围:

        TNT 0.000~0.030ng/ml
          MYO:男性 28~72ng/ml 女性 25~58ng/ml
          CK-MB 0.10~4.94ng/ml


        13、报告结果:

        13.1 标本检测结果自动传入中文电脑,数据经操作者初次审核,初次审核结果后打印报告单,经小组负责人再次审核后发出。
          13.2 报告样式:参见参考值范围。

        14、临床意义:

        14.1 血浆肌钙蛋白:心肌损伤的确定性指标,包括无症状的AMI或有缺血损伤却无明显症状者。发病后3~6h升高,10~24h高峰,10~15d恢复。灵敏度50~59%,特异性96%以上。升高的程度与预后有关。心脏手术后可使cTnT升高,不能区分损伤是否由手术创伤所致。
          14.2 血浆肌红蛋白:小分子含氧结合蛋白。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AMI发病后0.5~2h升高,5~12h高峰, 18~30h恢复正常。心肌损伤最早期指标。升高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与梗塞面积、心梗程度密切相关。Myo阴性(6~10h)可排除AMI诊断。有助于判断再梗塞或梗塞扩展。
          14.3 CK-MB:CK-MB是早期诊断AMI灵敏指标。发病后3h升高,10~30h高峰,48~72h恢复。敏感度17~62%,特异性92~100%。心肌炎、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均可升高。

        15、实验性能参数:

        15.1 检测范围:
          TNT:0.010~25.00ng/mL
          MYO:21~30000ng/mL
          CK-MB:0.100~500.0ng/mL

        15.2 干扰因素:
          15.2.1 TNT:黄疸:结合和游离胆红素浓度< 462μmol/L没有明显干扰。溶血:血红蛋白浓度<1g/L时没有明显干扰。脂血:甘油三酯浓度<15 g/L没有明显干扰。样本有肉眼可见的溶血时不能分析。
          15.2.2 MYO:黄疸:结合和游离胆红素浓度<1.11mmol/L没有明显干扰。溶血:血红蛋白浓度约14g/L时没有明显干扰。脂血:甘油三酯浓度< 22 g/L没有明显干扰。
          15.2.3 CK-MB: 黄疸:结合和游离胆红素浓度 < 0.58 mmol/L没有明显干扰。溶血:血红蛋白浓度<15g/L时没有明显干扰。脂血:甘油三酯浓度<15g/L没有明显干扰。

        15.3 精密度与敏感性:
          TNT浓度低于400ng/mL,不会出现高剂量前带现象。
          肌红蛋白浓度低于30,000ng/mL,不会出现高剂量前带现象。
          CK-MB浓度低于5000g/mL,不会出现高剂量前带现象。

        16、参考书:

        16.1 参照最新版试剂说明书
          16.2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
          16.3 《实验诊断学》(王鸿利主编)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