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丁香实验科研午间快讯 (每日更新)
丁香园
①顶级大牛Nature最新发表糖尿病重大成果:提高胰岛素分泌细胞产量
由哈佛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改进了将干细胞转化为产生胰岛素β细胞的实验室过程,通过生物和物理分离方法来丰富样本中β细胞的比例。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可用于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移植。
2014年,Douglas Melton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干细胞转化为功能性β细胞,为患者提供了自己的胰岛素来源。在该初始过程中,β细胞占最终细胞混合物的30%。
原文检索:Charting cellular identity during human in vitro β-cell differentiation
②干细胞技术为骨愈合带来了好消息
骨头是怎么愈合的,怎么能愈合得更好?根据最近发表在eLife杂志上,来自南加州大学(USC)的干细胞研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于新发现的“信使”细胞群。
“在美国,每年有近50万患者的骨修复失败,刺激这些‘信使’和其他关键细胞类型可以加速修复并防止不结合,”该文章的通讯作者,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以及综合解剖学副教授Francesca Mariani说。
在他们的研究中,第一作者Stephanie T. Kuwahara和她的同事们观察了哺乳动物的肋骨,它们能很好地再生。事实上,矫形外科医师已经注意到,长度长达8英寸的肋骨缺失,患者可以很容易的长回来。
原文检索:Sox9+ messenger cells orchestrate large-scale skeletal regeneration in the mammalian rib
③Phospho-RNA-seq:变无形为有形
密歇根大学罗格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近日在《EMBO Journal》上发表了一种新方法Phospho-RNA-seq。它能够发现传统RNA测序方法无法检测到的RNA片段。
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生物体液中的细胞外RNA(exRNA)引起了极大兴趣。尽管血浆中的microRNA已被广泛鉴定,但细胞外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研究仍然很有限。
文章通讯作者、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内科教授Muneesh Tewari表示:“我们相信,这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在癌症方面,我们应用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到一些免疫疗法中的自身免疫副作用。此外还有望实现癌症的早期检测,因为某些lncRNA是癌症特异的。”
原文检索:Phospho‐RNA‐seq: a modified small RNA‐seq method that reveals circulating mRNA and lncRNA fragment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in human plasma. The EMBO Journal (2019) e101695
④中国学者在青藏高原首次发现距今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遗骸
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CHEN Fahu )和兰州大学张东菊(ZHANG Dongju)领导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报告了他们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夏河(Xiahe)发现人类下颌骨。
研究人员发现,这只下颌骨来自与在西伯利亚首次发现的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有密切关系的群体。事实上,在现代智人到达青藏高原之前,青藏高原在中更新世就已被人类占领,并适应了低氧环境。
到目前为止,人们仅了解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穴的一小部分化石碎片。丹尼索瓦人DNA的踪迹在当今的亚洲、澳大利亚和美拉尼西亚人口中被发现,这表明这些古老的人类可能曾经很普遍。
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丹尼索瓦人不仅生活在东亚,而且也生活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这也表明,以前发现的丹尼索瓦人DNA(EPAS1)可能渗入了现代藏人和夏尔巴人,这些人主要生活在今天的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很可能是源自或继承了以夏河下颌骨为代表的夏河人。
原文检索: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⑤预测免疫治疗反应?测序筛查就行!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Bloomberg~Kimmel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所和纪念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一直隐藏的失败原因。
在一项对小鼠和人类肿瘤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最有可能对免疫疗法产生反应的肿瘤比低密度微卫星遗传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肿瘤具有更高程度或更高强度的MSI,这意味着随着重复细胞分裂,高密度MSI肿瘤具有更高程度的DNA变化。
特别是,研究人员报告指出,与其他肿瘤相比,它们的DNA构建基块的插入/删除(或插入缺失标记,indel)突变量更高。indel突变涉及一系列核苷酸或遗传“字母”,要么插入遗传密码,要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被移除。它们可能会在癌细胞中产生新抗原或新蛋白质,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摧毁这些新蛋白质。
对这项新工作发表在5月3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
原文检索:Genetic diversity of tumors with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influences anti–PD-1 immunotherapy response
⑥中大学者Nature子刊最新发文:mRNA m5C的序列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
5-methylcytosine(m5C)修饰广泛存在于tRNA和rRNA中,然而对于mRNA上是否存在m5C修饰,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
近期,来自中山大学生科院的张锐教授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mRNA 5-methylcytosine in mammals”的文章,揭示了m5C修饰在哺乳动物细胞系与组织的mRNA中的精确定位和动态变化;同时表明,mRNA上的m5C据有独特的序列和结构特征。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7日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生科院张锐教授,第一作者为黄涛、陈婉颖和刘健恒。
原文检索: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mRNA 5-methylcytosine in mamm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