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犬抗寄生虫药抗包虫病缓释制剂的研究

523

包虫病是由绦虫包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以两种形式影响人类:囊性和肺泡性,狗是蠕虫的最终宿主。发表在《贫困传染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着眼于吡喹酮的化学性质和给药方式,吡喹酮是一种推荐的抗寄生虫药,旨在通过对棘球蚴感染的长期耐药性提供更有效的控制。

包虫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以囊性包虫病和肺泡型包虫病两种形式存在于人体内。根据2005年全国流行区调查,包虫病阳性率为12.04%。2004年至2008年间,新报告包虫病患者10790例,主要来自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省。2007年至2012年,四川省报告新增病例10037例,平均每年新增807例。

抗寄生虫药物的成本

根据2013年中国市场的估计,兽医抗寄生虫药的需求量约为40亿元人民币,其中15亿元是针对绦虫和吸虫(绦虫和吸虫)的药物。根据这些数据,新配方吡喹酮(PZQ)和诊断试剂的年销售额可能达到8亿元人民币,用于保护疫区所有有包虫病风险的人畜。

引入更好的棘球蚴控制措施,不仅可以使受感染威胁的人们生活得更好,还可以为食品行业挽回约30亿元的经济损失。事实上,全球囊性包虫病的经济负担,动物卫生费用正以每年2×109美元的速度增长。

治疗犬预防包虫病

在许多国家,使用PZQ驱虫治疗主人狗是一种推荐的控制程序。然而,有效阻断传播的困难减缓了进展,在流行地区消灭包虫病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种方法,即每个已知主人的狗每月接受一次PZQ治疗,这将打破棘球蚴的生命周期。然而,在藏区,由于没有主人的狗太多,这种策略并不奏效。此外,频繁的狗治疗既费时又费钱。

在经济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像青藏高原这样有严重后勤限制的地区,延长治疗间隔可能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定期的驱虫治疗与其他方法(如绵羊疫苗接种)结合起来。

1986-1991年期间采用的每年仅治疗1-2次的策略,导致了棘球蚴卵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克拉玛依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拐村就是这样。在肯尼亚图尔卡纳,只有59%的注册狗接受治疗,这种方法未能控制狗的再感染。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尝试了一些新的给药策略,如负载PZQ的氢化蓖麻油固体脂质纳米粒和各种形式的缓释PZQ植入物。不幸的是,这些策略有副作用,例如,前一种方法只释放PZQ 13天,因此需要经常重复,而植入物需要手术干预,有感染的风险。

吡喹酮分析

PZQ是R-(-)-吡喹酮(R-PZQ)和S-(+)-吡喹酮(S-PZQ)两种对映体的外消旋混合物,R-PZQ是其主要效应物。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卫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方案(热带病研究和培训方案)已将重点放在改进这种对映体的生产上的研究列为一个关键优先事项,这就强调了R-PZQ的重要性。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使用吡喹酮时,观察两种对映体的存在是很重要的。我们以beagle犬为实验动物,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药物/基质制剂,通过皮下注射使PZQ缓慢释放。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R-PZQ和S-PZQ的药代动力学及新药制剂的作用。我们希望分析体内释放特性,以便将来在针对包虫病控制的现场试验中应用。

给药后2小时,R-PZQ和S-PZQ达到峰值浓度。180天后,6只犬血浆R-PZQ平均浓度降至13ng/ml,前90天S-PZQ平均浓度高于R-PZQ,后90天下降,低于20ng/ml(该对映体的方法学下限)时无法准确估计。

吡喹酮作为一种通过皮下注射的原位缓释制剂,在比格犬体内产生了活性成分的浓度,其应能抵抗新的棘球蚴感染至少6个月。吡喹酮的新配方代表了一种潜在的、替代的治疗犬绦虫感染的药物。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