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1) 以目的mRNA 为模板,使用Oligo dT-3sites Adaptor Primer 进行反转录反应,合成1st Strand cDNA。 (2) 使用含有KpnI、XbaI、BamH I 酶切位点的上游特异性引物和3sites Adaptor Primer进行PCR反应。 (3) 使用限制性酶(KpnI、XbaI或BamH 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反应。 (4) 选用适当载 ...
对某文库全部片段进行末端序列测定中未测到的碱基数,即缺口(gap),与已测定的总碱基数相关。随着已测定碱基数的增加,缺口的总碱基数目会按照泊松公式的一个推论(P=e-m )迅速减小。其中P为中某个碱基未被测定的概率,m为所测定的碱基数与大小相比的倍数。m越大P值越小。当m值达到5(即随机测定的碱基数达到5倍时),基因组中未测定的碱基数为总碱基数的0.67%(e-5 =0.0067)。对流感嗜血杆菌 ...
DNA片段的克隆需要合适的载体,载体或是质粒,或是噬菌体,或是病毒,通常大多经过人工改造一、质粒 常用的有pBR322,pUC系列质粒等。 (一)pBR322质粒是4362bp的环状双链DNA载体,有2个抗药性基因(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一个复制起始点和多个用于克隆的限制酶切点。当缺失抗药性基因的大肠杆菌被pBR322成功地转化时,它便从该质粒获得了抗生素抗性。两个抗生素基因中均含供插入外源DN ...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从大片段基因组区域或整条染色体DNA 上鉴定出基因表达序列(gene expressed sequences)或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 units)。在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中,发生转录的表达序列(即基因)仅占总序列的3~5%。基因组中 绝大部分是基因间隔序列(intergenic seguences)或 内含子(intron)和各种各样的重复序列 ...
基因治疗的概念: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就是用正常或野生型(wild type)基因矫正或置换致病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这种治疗方法中,目的基因被导入到靶细胞(target cells)内,他们或与宿主细胞(host cell)染色体整合成为宿主遗传物质的一部分,或不与染色体整合而位于染色体外,但都能在细胞中得到表达,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目前基因治疗的概念了较大的扩展,凡是采用分子生物 ...
1、连接缓冲液的影响:大体上缓冲液含有以下组分:20-100mmol/L的Tris-HCl,较多用50mmol/L,pH的范围在7.4-7.8,较多用7.8,目的是提供合适酸碱度的连接体系;10mmol/L的MgCl2,作用是激活酶反应;1-20mmol/L的DTT,较多用10mmol/L,作用是维持还原性环境,稳定酶活性,25-50ug/ml的BSA,作用是增加蛋白质的浓度,防止因蛋白浓度过稀而 ...
T4噬菌体DNA连接酶不同于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它可以催化平端DNA片段的连接(Sgaramella和Khorana,1972;Sgaramella和Ehrlich,1978),由于DNA很容易成为平端,所以这是一个极为有用的酶学物性。有了这样的物性,才能使任何DNA分子彼此相连。 优点: 1、没有连不上的,只有切不开的。平末端连接不牵扯到粘性末端的碱基突出问题,所以,理论上任何两条DNA序列都 ...
酶切的原理: DNA酶切一般分为质粒直接酶切和PCR产物酶切。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的DNA序列之内或其附近的特异位点上,并切割双链DNA。它可分为三类:Ⅰ类、Ⅱ类、Ⅲ类。Ⅰ类和Ⅲ类酶在同一蛋白质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饰(甲基化)作用且依赖于ATP的存在。Ⅰ类酶结合于识别位点并随机的切割识别位点不远处的DNA,而Ⅲ类酶在识别位点上切割DNA分子,然后从底物上解离。Ⅱ类由两 ...
1实验原理 DNA重组分子在体外构建完成后,必须导入特定的受体细胞,使之无性繁殖并高效表达外源基因或直接改变其遗传性状,这个导入过程及操作统称为重组DNA分子的转化。对于不同的受体细胞,往往采取不同的转化战略。 1.1 DNA重组分子的常用转化方法 1.1.1 Ca 2 诱导转化 1970年Mandel和Higa发现用CaCl2处理过的大肠杆菌能够吸收l噬菌体DNA,此后不久,Cohen等 ...
磷酸钙-DNA 共沉淀法 核酸以磷酸钙-DNA 共沉淀物的形式出现时,可使DNA 附在细胞表面,利于细胞吞入摄取,或通过细胞膜脂相收缩时裂开的空隙进入细胞内,进入细胞的DNA 仅有1%~5%可以进入细胞核中,其中仅有不到1%的DNA 可以与细胞DNA 整合,在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基因转导的频率大约为10-4,这项技术能用于任何DNA 导入哺乳类动物进行暂时性表达或长期转化的研究。此方法对于贴壁细胞 ...
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它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胚胎干(ES) 细胞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成就的基础之上,并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因打靶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制以及经济动物遗传物质的改良等方面。 1 .原理 首先获得ES 细胞系,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带有研究者预先设计突变的中靶ES 细胞。通过显微注射或者胚胎融合的方法将经过遗传修饰的ES ...
I usually use Linear polyacrylamide as a carrier for DNA precipitation by EtOH. I have read about using glycogen as a carrier I would like to know if anyone knows a method avoiding not to use acrylami ...
DNA重组技术包括载体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获得及纯化、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体外连接、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等内容。DNA片段的克隆技术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 实验目的:学习DNA的酶切、纯化及外源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将BAC克隆所携带的外源DNA酶切片段亚克隆到pUC18载体上。 实验材料:外源片段来自一个含有水稻DNA片段的BAC克隆的酶切片段;克隆载体为PUC18。 ...
一、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是从事基因工程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实验技术,但提取方法有很多种,以下介绍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碱裂解法:此方法适用于小量质粒DNA的提取,提取的质粒DNA可直接用于酶切、PCR扩增、银染序列分析。方法如下: 1、接1%含质粒的大肠杆菌细胞于2ml LB培养基。 2、37℃振荡培养过夜。 3、取1.5ml菌体于Ep管,以4000rpm离心3min,弃上清液。 ...
Donis-Keller Lab Manual Department of Genetics in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ttp://hg.wustl.edu/hdk_lab_manual/plasmid/plsmid08.html Purpose: To utilize competent E. coli bacteria to r ...
真核细胞的mRNA在加工过程中有一个比喻为“穿鞋戴帽”的过程,因此mRNA的3'末端都带有一段Poly A,这是利用逆转录酶制备cDNA文库的基础。但是由于cDNA的5'端的序列各不相同,如何获得全长的cDNA,如何扩增由微量的mRNA逆转录得到的cDNA文库、如何利用已知片断序列得到全长的cDNA(即RACE),曾经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常见的做法是在合成cDNA的双链 ...
根据载体的遗传特征筛选重组子,如α-互补、抗生素基因等。现在使用的许多载体都带有一个大肠杆菌的DNA的短区段,其中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前146个氨基酸的编码信息。在这个编码区中插入了一个多克隆位点(MCS),它并不破坏读框,但可使少数几个氨基酸插入到β-半乳糖苷酶的氨基端而不影响功能,这种载体适用于可编码β-半乳糖苷酶C端部分序列的 ...
1.Vectorpedia: 输入质粒骨架,直接查询,非常方便; http://www.addgene.org/pgvec1?f=v&cmd=listvecinfo 2. google 检索式子:质粒名 + map 质粒名 +sequence +filetype:txt or filetype:pdf 或者:进入google,点击"图片搜索",直接查找图谱。 3.go ...
近年来抗性基因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抗性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所揭示的其编码蛋白的组成、拓扑学和亚细胞定位等特征为揭开抗性基因的作用特点提供了线索。一般来讲基因克隆的策略可分为两种:正向遗传学途径和反向遗传学途径。前者以欲克隆的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为基础通过鉴定其产物或某种表型的突变进行如功能克隆( Functional Cloning) 和表型克隆( Phenotype Cloning) ;后者则着眼于基 ...
基因(gene)是遗传物质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不论要揭示某个基因的功能,还是要改变某个基因的功能,都必须首先将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来。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个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的起点。本文就基因克隆的几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1 根据已知序列克隆基因 对已知序列的基因克隆是基因克隆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获取基因序列多从文献中查取,即将别人报道的基因序列直接作为自己克隆的依据。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