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抗原设计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克隆抗体技术:杂交瘤细胞的选择

经HAT选择培养基培养10~14天,未经融合的骨髓瘤细胞相继死去,而杂交瘤细胞即可逐渐长成细胞集落。停用HAT液后,改用HT培养基。当细胞集落面积超过培养孔的1/10以上时,即可用敏感的免疫学方法检测出阳性孔。连续三次检测逐渐升高或维持在同一水平者,则可以做克隆化,一部分则冷藏起来做长期保种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克隆抗体技术:克隆化

经过抗体测定的阳性孔,可以扩大培养,进行克隆,以得到单个细胞的后代分泌单克隆抗体。克隆的时间一般说来越早越好。因为在这个时期各种杂交瘤细胞同时旺盛生长,互相争夺营养和空间,而产生指定抗体的细胞有被淹没和淘汰的可能。但克隆时间也不宜太早,太早细胞性状不稳定,数量少也易丢失。克隆化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一段时期培养之后,也还会因为细胞突变或特定染色体的丢失,使部分细胞丧失产生抗体的能力,所以需要再次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克隆抗体技术:抗体检测

用检测抗体的方法从杂交细胞中筛选出生产指定抗体的杂交株是很重要的。检测抗体的方法很多,从沉淀反应到放射免疫测定。由于细胞培养液中的抗体浓度通常是很低的,而且传统的检测方法多是以多价抗原与多克隆抗血清相反应。杂交瘤产生的抗体则是单克隆的,所以并不是每项方法都能适用。一定要选择敏感的、快速的、一次又能检测多份样品的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1.试管溶血反应检测法(1)材料:①杂交瘤细胞,换液后至少两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移电泳技术

原理 转移电泳是将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的蛋白质谱直接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而形成固定相,并同时排除各种干扰物质,保持其天然构象和生物学活性,完成在凝胶中难以进行的各种生物试验。 材料1.琼脂糖2.丙烯酰胺3.甲叉双丙烯酰胺4.十二烷基磺酸钠(SDS)5.硝酸纤维膜滤纸 孔径0.45μm6.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 0.89mMol/L Tris—89mmol/L 硼酸—2.5mMol/L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克隆抗体技术:动物的选择与免疫

动物的选择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小白鼠和大白鼠,尤以小白鼠为好。就品系而言以Balb/c小白鼠应用最广,因为所有的小白鼠骨髓瘤系均从Balb/c小白鼠系诱导出来。Balb/c系小白鼠必须用纯系的,雌雄均可,以8~12周龄为宜。 大白鼠也可,能产生较多量的单克隆抗体。现在已经在小鼠杂交瘤的基础上,发展了小鼠-大鼠,小鼠-人以及人-人杂交瘤技术。 免疫 一般而言,抗原的纯度不很重要,特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融合

融合剂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如电融合、激光融合,化学融合法和生物融合法,如仙台病毒,此处例举化学融合法中的一种即聚乙二醇融合法。聚乙二醇(PEG),在分子量为200~700时,呈无色、无臭的粘稠状液体,分子量大于1 000时,呈乳白色蜡状固体,能溶于水、乙醇及其他许多有机溶剂,对热稳定,与许多化学药品不起作用。用作细胞融合剂的聚乙二醇一般选用分子量为4 000者,常用浓度为50%,pH8.0~p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荧光免疫技术

原理 应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进行免疫沉淀反应,然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此法有利于微量可溶性抗原的检查和鉴定。 材料与试剂配制1.荧光素标记抗体(或抗原)2.待测可溶性抗原(或抗体)3.醋酸纤维膜(10cm×2.5cm)4.0.05Mol/L pH8.2巴比妥缓冲液5.洗涤液 pH10.0的巴比妥缓冲液。6.液体石蜡 操作方法1.取5μl待测抗原进行膜电泳(见醋酸纤维膜电泳一节)电压6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高压电泳

原理同普通电泳。普通电泳的电压一般为2V/cm~20V/cm,电泳时间需1小时至数小时。电泳时间越长,扩散越严重。对于一些小分子的物质如核苷酸、氨基酸、多肽等,在常压电泳中,往往达不到分离的目的。高压电泳则能使分子量相近的物质充分地进行分离。在高压电泳中,电压可达到50V/cm~200V/cm,高压电源达1 500V~1 0000V,电流可达50mA~400mA.电压越高,分离时间越短,所以在高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交叉电泳

原理交叉免疫电泳是把琼脂平板电泳和火箭电泳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先将抗原样品在琼脂凝胶中进行电泳分离,然后使已分开的各抗原成分与原泳动方向呈90度角的方向泳向含抗体的琼脂凝胶中,于是该抗原样品中的各个抗原成分和它相对应的抗体依次形成若干锥形沉淀线,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及面积(或高度)可确定该抗原的质和量。 此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抗原,即与标准抗原抗体系统相比较,就可知待测样品中抗原的质和量。此法也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火箭电泳

原理 抗原在含有抗体的凝胶中进行电泳,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向一个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逐步与凝胶中的抗体结合而沉淀呈火箭状。沉淀峰面积越大,说明抗原量越多,二者呈正相关,因此可用于抗原的定量测定。此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等优点。 材料与试剂1.0.05mol/L pH8.6巴比妥缓冲液配成2%的琼脂。2.抗原与抗体3.其它材料同免疫电泳。 操作方法 1.将2%琼脂煮沸溶化后,放入60℃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浸出液、含菌病料浸出液、血清以及其他来源的蛋白质、多糖质、类脂体等)与其相应的抗体相遇后,在电解质参与下,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白色絮状沉淀,出现白色沉淀线,此种现象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叫沉淀原(precipitinogen)与沉淀原发生反应的抗体称为沉淀素(precipitin)。沉淀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凝集反应基本相同。不同之点是:沉淀原分子小,单位体积内总面积大,故在定量试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试管凝集反应

材料与试剂以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为例。1.试管(1cm×8cm)、试管架、恒温箱、吸管等。2.布氏杆菌病标准阳性血清、标准阴性血清、布氏杆菌试管凝集用抗原。3.布氏杆菌病待检血清。4.0.5%石炭酸生理盐水。 操作方法1.试管4支,另取对照管3支,共7支试管,置于试管架上。如检多份血清,则对照只需做一份。2.按表4-1加入0.5%石炭酸生理盐水,另用1ml的刻度吸管吸取0.2ml待检血清加入第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

颗粒性抗原(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与相应的抗体血清混合后,在电解质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抗原抗体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这种现象称为凝集反应。血清中的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抗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细菌或其他凝集原都带有相同的电荷(阴电荷),在悬液中相互排斥而呈均匀的分散状态。抗原与抗体相遇后,由于抗原和抗体分子表面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化学基团,因而发生特异性结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平板凝集反应

材料与试剂以布氏杆菌病平板凝集反应为例。1.玻璃板、刻度吸管等。2.布氏杆菌平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 操作方法1.取洁净玻板一块,用玻璃铅笔划成方格,并注明待检血清号码。2.取0.2ml吸管分别吸取0.08ml、0.04ml、0.02ml和0.01ml各放入一方格内。大规模检验时,可只做2个血清量,大动物用0.04ml和0.02ml,中小动物用0.08ml和0.04ml。每检一个样品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间接炭凝反应

原理 间接炭凝集反应简称炭凝。它是以炭粉微粒作为载体,将已知的抗体球蛋白吸附于这种载体上,形成炭粉抗体复合物,当炭血清与相应的抗原相遇时,二者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炭微粒凝集块。目前炭凝反应已用于炭疽、鼠疫和马副伤寒性流产等病的诊断。 材料与试剂 1.炭粉 炭粉粒子最好大小在0.12mm~0.15mm,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炭粉均不合要求,必须过300目/寸的标准筛以300r/mi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玻片凝集反应

玻片凝集反应一般用于未知细菌的定性,所以又称为定性凝集反应。实践中常用于新分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鉴定和分型。反过来,也可用已知的细菌抗原去鉴定未知抗体,如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清群就是采用已知鸡白痢菌抗原去检测鸡白痢抗体。 材料与试剂载玻片、已知抗血清、待测细菌等。 操作方法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用铂金耳钓取已知诊断血清1滴置于载玻片一端,另端置生理盐水1滴做对照。然后用铂金耳钓取被检细菌少许,置生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间接红血球凝集反应

间接红血球凝集反应(简称间接血凝)是间接凝集反应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原理以红血球为载体的间接凝集反应叫做间接血凝。将抗原吸附在红血球上用以检测微量抗体称为正向间接血凝,以抗体吸附于红血球上,检测相应的抗原,称为反向间接血凝。用抗原吸附红血球,一般比较容易,但用免疫血清吸附红血球,则困难得多,而且往往不易获得良好的结果,因为免疫血清中的成分非常复杂。许多其他蛋白质和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占据红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反向间接乳胶凝集反应

原理同炭凝,只是载体换为聚苯乙烯乳胶,它是一种由0.6μm~0.7μm的颗粒所组成的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吸附蛋白质的性能。间接乳胶凝集目前已用于鼠疫菌、沙门氏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葡萄球菌肠毒素等的诊断。 材料与试剂1.聚苯乙烯乳胶2.免疫血清3.正常血清4.标准抗原5.待检抗原6.0.02Mol/L pH8.2硼酸缓冲液硼砂 6.67g硼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球蛋白提取 (Immunoglobulin isolation):Fab片段的制备方法

利用胃蛋白酶分解IgG,将抗体断链为Fab和Fc片段。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将IgG粉末100mg,溶于2ml0.10Mol/L pH4.0醋酸缓冲液。溶液稍成白浊,30℃,保温10min。2.取结晶胃蛋白酶1.50mg,溶于1.50ml 0.10Mol/L pH4.0醋酸缓冲液,加入上述溶液中,于30℃作用16h。3.用0.10Mol/L pH8.0 PBS透析一夜。4.加入硫醇使成0.10mo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球蛋白提取 (Immunoglobulin isolation):蛋白质的浓缩技术

(一)透析袋浓缩法利用透析袋浓缩蛋白质溶液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将要浓缩的蛋白溶液放入透析袋(无透析袋可用玻璃纸代替),结扎,把高分子(6 000-12 000)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碳蜡)、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或蔗糖撒在透析袋外即可。也可将吸水剂配成30%-40%浓度的溶液,将装有蛋白液的透析袋放入即可。吸水剂用过后,可放入温箱中烘干或自然干燥后,仍可再用。(二)冷冻干燥浓缩法这是浓缩蛋白质的一种较好的办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