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浓缩技术是免疫学中常用的手段,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浓缩技术。(一)透析袋浓缩法利用透析袋浓缩蛋白质溶液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将要浓缩的蛋白溶液放入透析袋(无透析袋可用玻璃纸代替),结扎,把高分子(6 000-12 000)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碳蜡)、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或蔗糖撒在透析袋外即可。也可将吸水剂配成30%-40%浓度的溶液,将装有蛋白液的透析袋放入即可。吸水剂用过后,可放入温箱中烘干或自然干燥 ...
一、材料和试剂1、0.01M PBS(pH7.4): NaCl 8.0g; KCl 0.2g; Na2HPO4 1.44g; KH2PO40.24g; ddH2O至1000ml ; 高压灭菌分装。2、0.25%胰酶:称取EDTA 0.02g NaCl 0.8gKCl0.04g加三蒸水100ml溶解后加0.25g 胰酶轻轻搅动使胰酶溶解不要产生泡沫加酚红少许调PH值到8.2- ...
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1 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概念:将试剂抗原或试剂抗体用荧光素进行标记,试剂与标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测定复合物中的荧光素,这种免疫技术,称为免疫荧光素技术。2.技术分类:⑴荧光抗体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判 定结果的检测方法。⑵ 免疫荧光测定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特殊仪器测定 荧光强度而推算被 ...
1 荧光素与抗体结合(标记)2 荧光抗体的纯化3 荧光抗体的鉴定1.荧光素与抗体结合方法: ⑴ 透析法:①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样品体 积小的抗体溶液的标记 ②标记较均匀,非特异荧光较低 ⑵ 搅拌法:①适用于蛋白质含量较高、样品 体积较大的抗体溶液的标记 ...
Hoechst 33258染色固定液 50 ml Hoechst 33258染色液 50 ml 抗荧光淬灭封片液 5 ml 说明书 1 份 保存条件: 4℃保存,Hoechst 33258染色液需4℃避光保存。本试剂盒自订购之日起六个月内有效。 注意事项: Ø 需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Ø 需PBS或0.9%NaCl溶液。 Ø 需盖玻片与载玻片。 ...
菌种保存和微生物常识1、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消毒 营养: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满足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过程。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起点。 营养物: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也包括光能。提供生物的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良好的生理环境。 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培养基:人工配制、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混合养料。要求:应具 ...
1. ELISA的原理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此时固相上的酶量 ...
在临床检验中一般采用商品试剂盒进行测定。前文(2.2)已述,ELISA中有三个必要的试剂:免疫吸附剂、结合物和酶的底物。完整的ELISA试剂盒包含以下各组分:(1)已包被抗原或抗体的固相载体(免疫吸附剂);(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结合物);(3)酶的底物;(4)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定性测定中),参考标准品和控制血清(定量测定中);(5)结合物及标本的稀释液;(6)洗涤液;(7)酶反应终止液。 ...
3.2 结合物 结合物即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是ELISA中最关键的试剂。良好的结合物应该是既保有酶的催化活性,也保持了抗体(或抗原)的免疫活性。结合物中酶与抗体(或抗原)之间有恰当的分子比例,在结合试剂中应尽量不含有或少含有游离的(未结合的)酶或游离的抗体(或抗原)。此外,结合物尚要有良好的稳定性。3.2.1 酶 用于ELISA的酶应符合以下要求:纯度高,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高,专一性强,性质稳 ...
3.3 酶的底物 3.3.1 HRP的底物 HRP催化过氧化物的氧化反应,最具代表性的过氧化物为H2O2,其反应式如下:DH2+ H2O2 D+ H2O上式中,DH2为供氧体,H2O2为受氢体。在ELISA中,DH2一般为无色化合物,经酶作用后成为有色的产物,以便作比色测定。常用的供氢体有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 OPD)、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 ...
各种细菌具有各自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对底物的分解能力不同,其代谢产物也不同。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这些代谢产物,可用来区别和鉴定细菌的种类。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或称生化反应。生物化学试验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1)原理:不同种类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的酶,因而对各种糖(醇、苷)类的代谢能力也有所不同 ...
菌株分离(separation)就是将一个混杂着各种微生物的样品通过分离技术区分开,并按照实际要求和菌株的特性采取迅速、准确、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分离、筛选,进而得到所需微生物的过程。菌株分离、筛选(screening)虽为两个环节,但却不能绝然分开,因为分离中的一些措施本身就具有筛选作用。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筛选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从自然界分离所需要的菌株,二是把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进一步纯化并进 ...
第二节 含微生物样品的富集培养富集(enrichment)培养是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设计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以利分离到所需要的菌株。富集培养主要根据微生物的碳、氮源、pH、温度、需氧等生理因素加以控制。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富集。一、控制培养基的营 ...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离经富集培养以后的样品,目的微生物得到增殖,占了优势,其他种类的微生物在数量上相对减少,但并未死亡。富集后的培养液中仍然有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即使占了优势的一类微生物中,也并非纯种。例如同样一群以油脂为碳源的脂肪酶产生菌,有的是细菌,有的是霉菌,有的是芽孢杆菌,有的不产芽孢,有的生产能力强,有的生产能力弱等等。因此,经过富集培养后的样品,也需要进一步通过分离纯化,把最需要的 ...
二、通过控制培养和培养条件进行分离各种微生物对营养要求和培养条件是不同的,在分离筛选时若在这两个方面加以调节控制,就能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1.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各种微生物对碳源、氮源要求各异,有的对营养还有特殊的要求,事先了解被分离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从而设计一个合理快速的分离培养基,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放线菌是生产抗生素和酶制剂的重要来源。在选择分离放线菌时,通常采用改良的HV琼脂培养基、土豆 ...
一、原理单向琼脂扩散实验又称单向免疫扩散实验。指可溶性抗原在相应抗体的琼脂介质中的扩散,可定性、定量抗原。二、操作步骤 1.取一块干净的玻璃板,用少量75%乙醇冲洗,晾干后置于水平台,将1%琼脂糖融化,56℃水浴中保温。2.取15ml琼脂糖加到56℃预热玻璃管中,加入约200微升抗血清,充分混匀后铺于玻璃板上,厚度约为1�。3.待凝胶凝固后打孔,直径为3�,将孔内琼脂弄出。4.将系列稀释的标准抗原 ...
一、原理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是将抗原和相应抗体分别加入同一凝胶板内的相邻小孔中。两者相互扩散当扩散到他们的浓度比例合适的部位相遇时就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淀。二、操作步骤1.取一块干净的玻璃板,用少量75%乙醇冲洗,晾干后置于水平台,将1%琼脂糖融化,56℃水浴中保温。2.将琼脂糖铺于玻璃板上,厚度约为1�。3.打孔,孔距为4�,4.将抗血清按二倍稀释法稀释成1:2 1:4 1:8 1:16 1: ...
(一)原理 亲和层析是一种吸附层析,抗原(或抗体)和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这种结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逆的。所以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后,就可以使存在液相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选择性地结合在固相载体上,借以与液相中的其他蛋白质分开,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此法具有高效、快速、简便等优点。 (二)载体的基本要求和选择 理想的载体应具有下列基本条件:①不溶于水,但高度亲水;②惰性物质,非 ...
培养基(1)斜面和分离培养基(g/L):可溶性淀粉10,(NH4)2SO4 2.5,NaC1 0.6,MgSO ・7H2O 1.2,K2HPO4・3H2O 3.0,CaCO3 3.0,琼脂粉 20,pH 7.2~7.4,用蒸馏水配制。种子培养基(g/L):玉米淀粉25,花生饼粉1O,黄豆饼粉8.0,酵母粉5.0,酵母膏5.0,玉米浆4.0,CoCl2・6H2O 0.003,淀粉酶0.0025,pH ...
1.1.常量肉汤稀释法1.1.1.抗菌药物贮存液制备 抗菌药物贮存液浓度不应低于1000μg/ml(如1280μg/ml)或10倍于最高测定浓度。溶解度低的抗菌药物可稍低于上述浓度。抗菌药物直接购自厂商或相关机构。所需抗菌药物溶液量或粉剂量可公式进行计算。例如:需配制100 ml浓度为1280μg/ml的抗生素贮存液,所用抗生素为粉剂,其药物的有效力为750μg/mg。用分析天平精确称取抗生素粉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