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附分子的种类与特征名称或CD主要表达细胞分子量(kDa)和结构配体功能CD9PtPre- BMMegTaEoBagp24(TM4- SF) 前B细胞粘附CD23BmBaMaDCEogp45(C型凝集素结构)IgECD21调节IgE产生同型B细胞粘附(Fce RII)CD30TaBaRSgp105- 120(TNFR- SF)CD30L淋巴细胞间粘附CD34EnStgp102- 120CD62L外 ...
小鼠白细胞分化抗原 大多数白细胞分化抗原在生物进化中具有保守性,这是不同种属动物执行相同或相似生物学功能的需要。小鼠是免疫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而且对某些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首先是从小鼠或小鼠源性的细胞实验模型得知的。目前已有小鼠CD编号及鉴定出的相应mAb(见附表1),但在应用小鼠CD分子或mAb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某些人CD分子尚未在小鼠中确定 ...
生命相对于非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基本特征 (一)生长 人类最早观察到的生命特征就是生长(growth),有关生命的朴素认识就是它(他)是“活”的。之所以是“活”的,主要表现是变大,即生长。一棵树木由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一只蝌蚪长成青蛙,都伴随着生长过程,这是所有生物具有的一种普遍特征,也是非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 (二)繁殖与遗传 繁殖(reproduction)与遗传(he ...
细胞坏死是细胞受到环境因素的伤害而死亡 细胞坏死是细胞受到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物理因素(如热、辐射)和生物因素(如病原体)等环境因素的伤害,引起细胞死亡的现象。坏死细胞主要是由酶性消化和蛋白变性引起的。 参与此过程的酶,如来源于死亡细胞本身的溶酶体,则称为细胞自溶(autolysis);若来源于浸润坏死组织内白细胞溶酶体,则为异溶(heterolysis)。 ...
确定特定基因的方法--鉴定基因 首先通过对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它属于哪一类的蛋白,可能具有哪些功能。如果是一个遗传病基因,应分析患者群体中该基因是否存在DNA突变,以及这些突变是否存在规律性。 DNA突变包括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及剪接信号位点上的改变等。对于由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改变,应该验证这一突变是否也存在于其他病例中,以及同一家族或同一地区的正常人群中是否也存 ...
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遗传因素相关,据报道人类有3 000多种遗传病。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遗传病的动物模型,可以方便地分析检测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及发病机理,从而更好地防治人类遗传病。目前已建立了人类的动脉粥样硬化、镰刀形红细胞贫血、淋巴组织生成、真皮炎及前列腺癌等遗传病的动物模型。 科学工作者将致癌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获得了带有致癌基因的小鼠。这些小鼠 ...
双报告基因系统与BL/CL双功能分子 双报告基因系统 在多重发光测试中,信号是同时产生,测试是独立进行。可以测试不同的发光动力学反应或不同的发射光波。可选择的是,反应也可以按顺序被促发,如商业化的Promega公司提供的Renilla和Firefly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试剂。双报告系统的原理如Figure 1b.双重分析的BL/CL分析采用连续的闪烁型(Flash)发光形式,如发光蛋 ...
BL/CL用于微矩阵微流装置和小型化微孔板 小型化分析设备,如微矩阵和微流装置,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不同的,基于传统的小规模分析的方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微孔板。 通过荧光检测的核酸微矩阵(基因芯片)是已经成熟建立的分析工具,它革命性地推进了基因分析和医学诊断。因为任何类型配体结合的相互作用(如抗原-抗体,蛋白质-蛋白质,配体-受体)都可以利用蛋白微矩阵,所以蛋白微矩阵越来越 ...
生物发光和化学发光BL/CL成像 弱光成像设备是基于超高灵敏度的CCD相机可以检测到由样品表面发生特定的反应后发射出来的光。这些设备不但可以在单分子水平定量发光的强弱,还可以进行定位。他们可以用来分析大样品,比如凝胶、膜、微孔板,培养皿、整个器官或活体动物,其空间解析度(BL/CL信号)可达100-200mm。而通过与光学显微镜的配合,他们还可以用来分析微样品,比如组织切片、单细胞或者微芯 ...
生物发光和化学发光BL/CL用于场流分级法 场流分级法(FFF)作为一种细胞分拣的新技术,可以从复杂的自然基质中分离几少的特异性的活细胞。FFF的诊断应用需要极为灵敏的BL/CL检测。其进一步的应用还包括:同时分离发光细胞或通过遗传工程或使用BL/CL示踪物与细胞膜特异性结合而发光的细胞。 BL/CL检测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多功能的生物学分析工具,适用于多种应用。现在,在很多 ...
世界上现有单克隆抗体种类以及治癌药品 单克隆抗体(MAB)是近年来复合年增长率最大的一蛋白类药物,2001年全球销售额增长了57.3%,接近30亿美元。在这类产品中开发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药物方面。预计到2010年用于癌症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将占其销售总额的54.7%。据预测,单克隆抗体将会以复合年增长率16.3%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达到121.3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治疗癌症的单克隆抗体 ...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受体药物 a. 美国的EGF癌症疫苗 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最近(2004.2)研制出一种新型疫苗,据悉,这种疫苗对于治疗肺癌或抑制癌细胞扩散非常有效。目前这种疫苗仍处于试验阶段。美国研制人员曾对43名肺癌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疫苗注射试验,并连续3年对这些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测试。结果发现其中3名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已经康复,其他处于癌症中期的患者的病情基本 ...
相同的抗表皮生长因子(EGFR-1、Her-1)受体药物 a. 古巴分子免疫学中心(CIM)的抗EGF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R3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R3是采用基因工程、单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的高科技生物药品,是一种专门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高表达肿瘤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物导弹”。可用来治疗头颈部、胃、肺、乳腺、结肠、直肠、食道、宫颈等器官的上皮源性肿 ...
产氢细菌生物制氢开发生物能源 氢气能量密度高,热转化效率高,燃烧产生的唯一产物是水,不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氢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未来清洁能源。生物制氢被认为是21世纪氢能规模制备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氢的生物学来源包括氢酶放氢和固氮酶放氢两类。据估计全球豆科植物伴随共生固氮的年放氢量达2.1亿一4.4亿kg。 近年人们对发酵法制氢研究主要以光合成细菌为对象,期望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氢能,但 ...
国际实验室生物安全发展概况 生物安全实验室,在20世纪50一6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主要是针对实验室意外事故感染所采取的对策。在这之前,也就是40年代,美国为了研究生物武器,开始实施“气溶胶感染计划”,大量使用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进行实验室、武器化和现场试验。在这些研究和相关的实验室中,实验室感染频频发生。此外,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对中国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中,他们实验室里自己的工作人 ...
免疫系统的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 免疫系统的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遵循从非特异性免疫到特异性免疫的规律。机体出生后即出现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须待出生后接触抗原才能产生。免疫系统的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也是非特异性免疫,而淋巴细胞启动的适应性免疫,属免疫系统进化的高级形式。 吞噬细胞参与的固有免疫,在无脊椎动物的原虫和海绵中已经出现;NK细胞和淋巴细胞行使功能则在脊椎动物出现之后;MHC再要晚一 ...
决定免疫原性的抗原因素 机体免疫系统能否对抗原起反应,涉及构成抗原的各种大分子及其特性:而抗原进入机体是否诱发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还取决于机体的多种生物学特性。因而免疫原性的强弱既由抗原因素决定,也与机体的生物学因素有关。 抗原因素 (1)异物性:这是对非己成分的另一种提法。自身当》己的区分,首先是后者具有异物性和外源性。而且,外源性的强弱和物种间胚系基因的差异程度有关。抗原 ...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对抗原的识别 外来抗原(如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最早出现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发生在0-4h:在该时相中,参与免疫系统识别非己成分的是一些现存的效应分子,如溶菌酶、C反应蛋白、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血清淀粉样蛋白、血纤蛋白原等,甚至是一些可与病原体起反应的预存抗体。然后进入早期诱导性快速应答时相(4―96h),在抗原的动员和激发下,各种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如NK细胞和Mφ被激活 ...
T细胞表位的特性 表达T细胞表位的抗原必须有可提呈性,因而表位的形成涉及APC和靶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此时,原有抗原分子是否保持其构型并不重要,也不会影响T细胞表位的下列特性。 (1)经抗原加工产生的抗原肽,参与构成T细胞识别中的“MHC抗原肽-TCR"三分子复合物,简称三元体。 (2)三元体中进入MHC分子抗原结合槽中的小肽,通常以其两端的锚着残基和MHC凹槽内壁结合, ...
B细胞表位的特性 (1)由抗原表面的亲水性氨基酸残基组成,易于接近BCR和游离的抗体分子。 (2)由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后者系抗原分子折叠后形成,因而不连续性表位又称构象表位或构象决定簇。蛋白质的变性和抗原分子的分解将破坏构象,此时,能识别天然蛋白质的抗体即不再起作用。另外,组成不连续表位的肽链间如果由二硫键相连,则此键一旦被打断,表位即被破坏。 构象表位的形成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