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一) 原理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作用下,聚合成为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称为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 ...
相关专题 免疫胶体金技术专题 胶体金的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这里总结了胶体金实验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析。 1、Q:金标试纸条包被单抗,检测线上包被多抗来检测抗原是否可行呢,用饱和硫酸铵纯化多抗能达到要求吗? A:多抗不是很合适,有条件还是多用单抗。确实要用,多抗一般要过纯化柱纯化,以提高抗体的特异性。 2、Q:我需要流速 ...
相关专题 免疫胶体金技术专题 胶体金标记实验的实验过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及其与胶体金之间的用量比例的确定、胶体金和蛋白的结合、胶体金标记蛋白的纯化与质量检测等。 1、蛋白质的处理: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 胶体金对蛋白的吸附主要取决于pH值,在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或偏碱的条件下,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结合物。如果胶体金的pH值低于蛋 ...
相关专题 免疫胶体金技术专题 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是以胶体金(常用的是铁和汞重金属离子)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在弱调教下呈负电荷,能和带正电荷的蛋白分子结合,由于这种结合不破坏蛋白活性,而且胶体金比较容易制备,这些特点使得胶体金广泛应用各种领域。 免疫金银法(IGSS)操作流程 1、脱蜡至0.05mol/L ...
相关专题 免疫胶体金技术专题 金标法是Faulk和Taylor(1971)提出的,并首先用于免疫电镜。它是利用胶体金在碱性环境中带有负电的性质,使其与抗体相吸附,从而将抗体标记。当用金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反应时,在光镜水平胶金液呈现鲜艳的樱红色,不需加外进行染色。在电镜水平,金颗粒具有很高的电子密度,清晰可辨。因此,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法近年来被成 ...
相关专题 一、个人总结的成败因素: 1. 有效裂解细胞。 2. 恰当选择处理样本的方式:超声或酶处理。 3. 选用适当适量抗体。 4. 恰当设置对照。 5. 不要过分交联DNA-蛋白质。 6. 交联所用的甲醛终浓度约为1%,交联时问需要预实验来确定。 7 . 注意PCR策略具体来说:恰当设置ChIP实验对照,设置适当的阳性和阴性对照是进行C ...
相关专题 在同一组织细胞标本上需要同时检测两种抗原时,需进行双重荧光染色。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labeling method)也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双重免疫荧光标记:将标记有两种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如抗A和抗B)以适当比例混合,滴加在标本上孵育,然后洗去未结合的荧光抗体,在荧光 ...
相关专题 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又称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它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western blot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由于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具有SDS-PAGE的高分辨力和固相免疫测定的高特异性 ...
相关专题 免疫胶体金技术专题 要想获取良好的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效果,首先取决于标本的处理是否恰当,其次是给高特异性和高效价的一抗选择最佳的稀释度。 由于免疫组化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生物学科,所要检出的抗原种类繁多,性质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有一种适用于所有抗原的固定剂,而是根据不同的抗原性质区别对待。 一、固定剂的选择及固定时间(详见表5-9 ...
相关专题 如何实现完美的免疫组化实验 1、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比较? (1)要求做冰冻切片的不一定能做石蜡切片,这是今天我向一老师请教得出的结论。因为作石蜡切片时要高温烤片,可能会破坏组织的抗原性,如果组织的抗原性较稳定,则可作石蜡切片;但是要求做石蜡切片的,可作冰冻切片。 (2)冰冻切片的优点是能够较好的保存组织的抗原免疫活性,做免疫组化时 ...
相关专题 说到便于观察和保存的组织切片方法,我们的脑海里很容易就闪出四个字来:石蜡切片,不过,这一实验方法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应用,当中的操作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对其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实验流程进行介绍。 1.烤片 烤片的目的是将带有蜡的组织切片牢固地黏在载玻片上,以免染色过程中切片脱落。切片在56~60℃的恒温箱中至少放置1小时才能达到此目的 ...
相关专题 双向免疫扩散法是利用琼脂凝胶为介质的一种沉淀反应。即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琼脂介质中相互扩散,彼此相遇,在比例适当处形成沉淀线。根据沉淀线的有无、形状和位置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分析,也可用于抗体的半定量检测。 将可溶性抗原(如小牛血清)与相应抗体(如兔抗小牛血清的抗体)混合,当两者比例合适并有电解质(如氯化钠、磷酸盐等)存在时,即 ...
相关专题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Complement Mediated Cytotoxicity Test)是指特异性抗体与细胞膜上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的参与下可产生细胞膜损伤细胞死亡;不带相应抗原的细胞仍然存活.利用染料排斥实验判定淋巴细胞死活状态活细胞不着色具有折光性大小也正常.死细胞着色体积增大。 一、实验原理 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 ...
相关专题 针对旧方法的不足,SDIX公司研发出新方法可生产针对MMP胞外区域的高性能抗体。 新方法可生产针对MMP胞外区域的高性能抗体 抗体药物作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关键驱动力,能安全有效地对癌症、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等进行靶向治疗,该药物在2012年创下全球645.7亿美元的销售额,占生物制药51.8%的份额。目前抗体药物的市场需求量仍在 ...
(一)BCR复合物 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复合物至少由四种不同的多肽链组成,抗原结合部位是由重链和轻链构成的膜表面Ig的四链结构,此外,在BCR中还含有Igα和Igβ两种多肽链,最近在白细胞分化抗原国际专题讨论会中分别命名为CD79a和CD79b。在人类B细胞,与mIgM相关的Igα和Igβ分别为47kDa和37k ...
(1) 原理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 ...
关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原理:通过电泳区分不同的组分,并转移至固相支持物,通过特异性试剂(抗体)作为探针,对靶物质进行检测,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技术结合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和固相免疫测定的特异敏感等多种特点,可检测到低至1~5ng(最低可到10-100pg)中等大小的靶蛋白。一、抗原的选择和制备 A:样品的制备 1组织: 组织的处理方法:组织洗涤后加入3倍体积预冷的PBS ...
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Engvall 和Perlmann于1971年最先应用该法进行了IgG定量测定,并命名为"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ELISA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而且此酶标抗原(或抗体) ...
一 免疫组化( LP 法)操作步骤 :1.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如需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2. 缓冲液洗 3min/2 次。3. 为了降低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造成的非特异性背景染色 将切片放在 Hydrogen Peroxide Block 中孵育 10-15 分钟。4. 缓冲液洗 5min/2 次。5. 滴加 Ultra V Block , 在室温下孵育 5 分钟以封闭非特异性的背景染色。(注:孵 ...
一 PI单染色法 基本原理 其原理主要是根据细胞凋亡时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特征性改变。这些改变包括细胞核的改变、细胞器的改变、细胞膜成分的改变和细胞形态的改变等,其中细胞核的改变最具特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核的改变: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