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癌症研究领域中公认的缺陷之一是缺乏能够研究癌变和癌症治疗的模型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抗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但是绝大多数新疗法都不能顺利通过III期临床试验,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合适的体内模型。我们常用的人类肿瘤细胞系或患者源性肿瘤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肿瘤动物模型,使用人类肿瘤细胞系建立的动物模型称作肿瘤细胞系异种移植模型(Ca ...
1.慢病毒载体概述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是一类改造自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病毒载体,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基因组是RNA,其毒性基因已经被剔除并被外源性目的基因所取代,属于假型病毒。可利用逆转录酶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实现稳定表达,具有感染分裂期与非分裂期细胞的特性。慢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后,在细胞浆中反转录为DNA,形成DNA整合前复合体,进入细胞核后,DNA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整合后的DNA转录 ...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细胞凋亡的一般过程和形态特征,了解诱导细胞凋亡的因素;学习和了解细胞凋亡检测的常规手段,掌握利用梯状DNA电泳法鉴定细胞凋亡的方法。 2.实验原理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的受基因调控的主动的死亡方式。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发育、自稳平衡及多种病理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最早由Kerr于 ...
以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亚系Hca/16A<3>-F为细胞株,建立小鼠皮下种植瘤模型,用依托泊苷Vp-16治疗,诱导该肿瘤细胞耐药,一周后建立耐药模型,再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K2Rh-TNFα-Dk2治疗,通过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以及促凋亡基因bax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来研究TNF-α能否诱导对Vp-16耐药的肿瘤细胞凋亡,为克 ...
1. 一般肿瘤蛋白疫苗首次免疫剂量 10ug/ 只小鼠,与相应佐剂混匀,在背部皮 下注射 2. 第 2 次免疫间隔 2 周,同样加佐剂在皮下注射 3. 第 3 次免疫间隔 2 周,同样加佐剂在皮下注射 4. 第3 次免疫后 2 周,用 ELISA检测其血清效价,当效价达 到要求时;在接种肿瘤细胞前 3 天,于腹腔或尾静脉加强注射 20ug / 只。 ...
将对数生长的肿瘤细胞收集 , 用无血清基质 10.0ml, 于 1500 转/ 分, 离心3min, 连续洗 3 次, 最后用无血清基质混匀, 用血球计数器计算肿瘤细胞数量( 平均 5 个中方格的细胞计数×104即是肿瘤数/ 毫升) 。 计算完肿瘤细胞总数, 再将 肿瘤细胞密度调至 4×106 个/ml, 每只小鼠腋下接种 50ul(即 2×105个肿瘤细胞) ...
复制动物肿瘤的方法很多,如将实验动物用放射线照射或静脉、局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各种化学致癌剂(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类、氨基偶氮染料、亚硝胺类);使用植物毒素(如苏铁素、黄樟素等);使用金属(如铬、镍、砷、镉等);使用RNA和DNA肿瘤病毒;使用多种致癌性霉菌毒素(其中致癌作用最强者为黄曲霉素)等,均可诱发成各种肿瘤。 诱发性肿瘤模型其数量在诱发性动物模型中占首位。一般是利用致癌物质通 ...
引起急性实验性高血压的方式很多,如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反射、外源性儿茶酚胺类或其它体液性加压物质的注射等。实验一般多在麻醉动物身上进行。
不同种属、品系和类型的实验动物其肿瘤学方面的性状各不相同,肿瘤学研究工作应当熟悉实验动物科学的开发研究成果,对有关的资料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为自己的课题选到合适的实验动物肿瘤模型。
代谢综合征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为其主要表现,要想将这些病理因素加至动物体内制作经典的X综合征模型确实有难度。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动物模型的报道少之又少,更不要谈重复性和可操作性了。 1)模型建立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于清醒状态下(上午10~12h)用尾套法(尾动脉血压计与心电图机相连)测大鼠的收缩压(SBP)。术前禁食过夜,自由饮水用4%戊 ...
领取SD雄性大鼠,体重200-220g为宜 试验前测试痛阈(我们用的是意大利Ugobasile的heat-flux meter测痛仪, 国 产的功能也不差),痛阈极端大/小的最好挑除不用 试验前至少3天每日早晨9点-9点半,将大鼠放入观察笼中适应环境 试验时用微量注射器抽取100-200ul甲醛(浓度自己定)于大鼠下肢脚掌皮内注射,注射后留置针头约30-60sec 放大鼠入笼,摄像,人员全部离开( ...
目前现代肿瘤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与现代肿瘤治疗医学科学研究,应用的最广最有实用价值的可移植实验动物肿瘤模型、与人类肿瘤的可移植实验动物(裸鼠)肿瘤模型,普遍存在着肿瘤生长速度快、增殖比高、体积倍增时间短、肿瘤生命性质简单,与人类肿瘤具有明显不同;特别是与人类的致死性实体恶性肿瘤生命性质、与生长发生机制差异更大。那些肿瘤生命性质简单的可移植实验动物肿瘤模型、与人类肿瘤的可移植实验动物(裸鼠)肿瘤模型,仅 ...
抗肿瘤药物是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由于该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有不少刚刚开始做这方面实验的战友一般实验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人硕士期间有幸参加过一类抗癌新药的研发工作对小鼠肿瘤模型有一定的了解应silverman版主的邀请把我在肿瘤造模实验中的一点心得写出来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动物选择: KM小鼠裸鼠C57 等均可作为但是个人认为KM能做出来最好毕竟比较有普遍性还是 ...
实验注意问题: 1、最好是选用SD雌性大鼠,体重250g左右,雄性的导尿操作困难,尿道损伤大,就不要考虑了。(小心抓大鼠时不要被咬到!) 2、导尿管可选用硬膜外导管,上面的接头很好用,可以让你方便准确地灌药。可用1ml针筒与接头相连,一般导尿管进入3-4cm即可。大鼠膀胱很薄,太深了膀胱会穿孔的。 3、导尿时动作轻柔,尿道口最好消毒一下,雌性大鼠导尿也不是很容易,需要一点的技巧,进入膀胱后应回抽有 ...
肿瘤模型我们一般常用的就是小鼠模型和人肿瘤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皮下模型,另外还有腹水(或者尾静脉注射)以及原位模型,其他的模型很少用,就不提他们了。 小鼠模型分三大类:第一类是以S180、EAC、H22等为代表的,他们的宿主小鼠多选用KM,可产生腹水,也可在皮下成瘤。多以腹水传代,实验时抽取腹水,经过一定稀释后皮下接种构建模型,接踵后第二天开始给药,给药7到10天,接种10天后结束试 ...
模型建立方法: 将体外原代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16-F10黑色素瘤细胞,胰酶消化,用RPMI-1640培养液洗2遍,调至1×106/ml悬浮于RPMI-1640培养液中(台盼兰染色检测活性95%以上)。经眼球后静脉丛每鼠注射0.1ml含0.1ml 1×105个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悬液。 模型特点及功用: 可用于研究黑素瘤肺转移的治疗研究。 模型建立和使用注意事项: ...
目前,转基因技术可以器官选择性地对生殖细胞和体细胞进行目的基因导入或敲除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转基因动物模型,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发现一种或多种基因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单独及协同作用,为胶质瘤分子病理学和进一步的表达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表达调控的角度来讲,阐明胶质瘤分子遗传学的异常演变对于确定治疗靶的十分重要。 生殖细胞修饰策略之一是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在实验鼠体内特定细胞类型中表达目的基因,伴随基因转染 ...
良好的(值得信赖)肿瘤动物模型对于评价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肿瘤免疫学研究的趋势正逐渐远离传统的制备肿瘤模型的凡是,因为传统的肿瘤种植模型并不能充分地模拟人类肿瘤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已有许多转基因小鼠肿瘤模型的报到,这些转基因小鼠能自发地发生某种特定的肿瘤。这些模型通常采用了下列的技术,如采用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来启动SV40大T抗原或组织特异性的原癌基因的表达;通过基因打靶去除肿 ...
复制动物肿瘤的方法很多,如将实验动物用放射线照射或静脉、局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各种化学致癌剂(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类、氨基偶氮染料、亚硝胺类);使用植物毒素(如苏铁素、黄樟素等);使用金属(如铬、镍、砷、镉等);使用RNA和DNA肿瘤病毒;使用多种致癌性霉菌毒素(其中致癌作用最强者为黄曲霉素)等,均可诱发成各种肿瘤。 诱发性肿瘤模型其数量在诱发性动物模型中占首位。一般是利用致癌物质通过 ...
裸鼠肿瘤接种一般有细胞接种和瘤块接种两种方式,接种取材有手术活检标本、癌性胸腹水标本和体外培养的细胞系三种。 l楼主看来是做体外培养的细胞的裸鼠接种,一般用带6号针头的注射器取适量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的皮下,部位看试验要求而定,一般在腋下或背部皮下,每个接种部位注射0.1-0.2ml。就是将培养的细胞收集起来调整到适宜浓度重悬于不含血清的培养液或PBS中,放于冰盒中携至动物房,直接注射即可。 是牵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