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自花受精会造成自交退化,即自交所产后代适应性降低。但正如达尔文所预测的,当授粉者或交配对象稀少时,自交可能会受到青睐。防止自交的主要机制是自交不亲和性识别体系,它由雄性和雌性特异性基因及修饰基因组成。
活体染色是利用某种对植物无害的染料溶液对活细胞进行染色的技术。中性红是常用的活体染料之一,它是一种弱碱性pH指示剂,变色范围在pH6.4~8.0之间(由红变黄)。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植物的活细胞能大量吸收中性红并向液泡中排泌,由于液泡在一般情况下呈酸性反应。因此,进入液泡的中性红便解离出大量阳离子而呈现樱桃红色,在这种情况下,原生质和细胞壁一般不着色;死细胞由于原生质变性凝固,胞液不 ...
自花授粉有两种含义,对于有性繁殖植物,是指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对于营养繁殖的果树等作物,是指同一品种(基因型)内的相互授粉。在自然条件下,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就叫自花授粉作物,又叫自交植物。自花授粉作物必然是兼有雄蕊和雌蕊的完全花;而且雄雌基本上同时成熟;不存在自交不亲和等特点;在花器结构上具有某些特点使自花授粉在整个传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自然杂交率一般在5%以下。大体上可以分为花粉隔离型和 ...
异花授粉亦有两种含义,对于有性繁殖植物,是指在自然状态条件下雌蕊通过接受其他花朵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对于营养繁殖的果树等作物,是指不同品种(基因型)间的相互授粉,又叫异交植物。异花授粉植物的群体是来源不同、遗传性不同的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异质结合子所繁衍的后代。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限于雌雄同花类型,而且限于被子植物少数几个科、属的草本植物。异花授粉则普遍发生于高等植物所有的科。多数异花 ...
雄性不育是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雄蕊败育的现象。有些雄性不育现象是可以遗传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可育成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系在杂交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但很多植物由于单花结籽量少,获得杂交种子很难,从而使杂交种子生产成本太高而难以在生产中应用,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简化制种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杂交种子生产成本,提高杂种率,扩大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 雄性不育的遗传类 ...
自交不亲和性在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中是普遍存在的,其遗传机制也较相似。自交不亲和株正开放花的柱头上,如果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时,柱头就被激发产生胼胝质等物质,阻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发育,故不能正常受精结实,不结子或结少量种子;而授于别的品种或系统的花粉时,则柱头不会被激发产生这类物质,故能正常受精结实。可是,在花蕾柱头上,即使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也不会被激发这种反应,因此可通过蕾期人工控制自 ...
原种指育种单位(个人)育成,经过审定合格的新品种与推广品种经过提纯复壮后均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原种一般应具备的标准是:(1)性状典型、一致 即要求主要特征特性符合原品种的典型性状,株间整齐一致,纯度高。(2)生长势、抗逆性强 与原来品种比较,由原种种子生长的植株,其生长势、抗逆性和生产力等方面不降低,或略有提高。 自交系原种的生长势和生产力要与原系相似;杂交亲本原种的配合力要保持原来水平或略有 ...
1、 用质壁分离法鉴定细胞死活 (1) 原理 活细胞与死细胞在性质上有许多差别,特别是透性的变化最为明显,活细胞的原生质具有分别透性;而死细胞则为通透性。分别透性是质壁分离的先决条件,因此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就表示是活的,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则说明是死的。 (2) 仪器药品及材料 洋葱及其它植物材料、酒精灯、显微镜、小刀、镊子、玻璃片、1M蔗糖 (3) 实验步骤 撕洋葱表皮细胞滴加1M蔗 ...
一、实验目的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玉米(Zea mays)2n=20、水稻(Oryza sativa)2n=24、蚕豆(Vicia faba)2n=12等作物的花药,任选一种。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