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叶绿酸与甲醇和叶绿醇形成的二羧酸酯,故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醇(甲醇和叶绿醇)和叶绿酸的盐,产生的盐能溶于水中,可用此法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分开;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都具有光学活性,具有各自特异的吸收光谱,可用分光镜检查或用分光光度计精确测定;叶绿素吸收光子而转变成激发态,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很不稳定,当它变回到基态时可发射出红色荧光。叶绿素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受强光 ...
通过对各种果实的观察,认识果实的类型、分类原则及各类型果实的结构。 材料:番茄、柑桔、黄瓜、梨、苹果、绿豆、梧桐或八角茴香、牵牛花、棉花、马齿苋、车前草、罂粟、木槿、油菜、白菜、荠菜、独行菜、向日葵、荞麦、小麦、水稻、桃树、枫杨、胡萝卜、窃衣、板粟、悬钩子、桑、无花果(或薛荔)等的新鲜或储存的果实。 用品:放大镜、刀片、解剖刀。 一、果实的结构 观察桃、苹果新鲜果实横切面或液浸标本。桃是真果 ...
实验概要 通过人工摩擦接种方法,学习常规的汁液接种技术。实验原理 植物病毒不同于真菌和细菌,属于被动侵入寄主的类型。在自然界里大多依靠机械摩擦或生物介体完成传播。故在实验室中常用病株汁液作为人工接种的材料,将其有效地接种到试验材料上。主要试剂0.2MPB:0.2MNa2HPO4.12H2O,取71.628g/L。0.2MNaH2PO4.2H2O,取31.202g/L。 ...
一、目的要求通过对主要作物生产潜力的计算,了解和掌握利用植物生活要素逐步订正法进行植物生产潜力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二、材料与用具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肥料、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资源方面的基础资料。三、内容与方法植物生活要素逐步订正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科学实验数据,分析作物生产力形成与其生活要素光、温、水、土壤、肥料等的函数关系,然后计算假设其他诸要素完全满足时,某一要素所具有的生产潜力。在假设温度、降雨 ...
一、实验目的学习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进行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茎尖、根尖、幼叶基部、幼嫩的愈伤组织都进行着细胞的有丝分裂,采取前处理、固定、酶解去壁、后低渗、涂片、火焰干燥、染色等方法,就可以观察到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三、实验材料洋葱鳞茎或蚕豆种子四、器具及药品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解剖器,白瓷盘,酒精灯,载玻片,秋水仙素,甲醇,冰 ...
一、仪器设备及试剂电炉天平(0.0001 g)高压灭菌锅量筒:l0 ml、20 ml、100 ml、500 ml烧杯:1000 ml、500 ml、250 ml移液管:1 ml、2 ml、 5 ml吸管若干、记号笔三角瓶或试管、试管架锡铂纸、玻璃棒配制好的各种母液,如大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有机物、生长调节剂等,个别生长调节剂要随配随用。蒸馏水、pH试纸蔗糖、琼脂 等 ...
仪器设备和试剂超净工作台、带有吸水纸的成套的培养皿,无菌水培养基 N6+1 mg/L 6-BA剪刀、枪型镊子量筒、酒精灯、滤纸、蒸馏水、小刷子95%乙醇、70%酒精、70%酒精棉球、0.2%升汞、甲醛、高锰酸钾、来苏尔纱布、棉塞、牛皮纸、才培纯、肥皂、酒精喷壶植物的嫩茎、侧芽、茎尖、叶片、花、愈伤组织上的不定芽、胚状体、试管苗等二、实验材料 康乃馨枝条三、方法和步骤1 外植体灭菌 取从市场 ...
一、 材料和设备超净工作台或者无菌接种室培养基 N6+2 mg/L 24-D带有吸水纸的成套的培养皿,无菌水解剖刀、枪型镊子、刀片无病虫的胡萝卜直根数十个消毒剂 0.2%的升汞溶液70%酒精、95%酒精及70%的酒精棉球l000毫升的玻璃烧杯数个、酒精灯、火柴、记号笔、小刷子(可用一次性牙刷)二、实验材料 新鲜胡萝卜、胡萝卜愈伤组织三、实验步骤' 1 选择无伤、无病、形 ...
材料和设备材料 从培养4-6周的外植体上长出的愈伤组织、丛生芽或胚状体超净工作台培养基 N6+0.5 mg/L 24-D N6+2 mg/L 6-BA(也可以自已设计)三角瓶、带有吸水纸的成套的培养皿、镊子、解剖刀70%酒精、95%酒精及70%的酒精棉球酒精灯、火柴、记号笔、酒精喷壶二、方法步骤1 取材 在无菌室的超净工作台内,每次取一瓶培养物,灼烧培养瓶口约20 毫米处,用灼烧冷却后的镊子和 ...
一、 概念与意义意义:能够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生产无病毒种苗,防止品种退化;快速繁殖新品种,使优良品种迅速应用;节约耕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便于运输。目前受病毒危害严重影响生产的有:·大田作物:马铃薯、甘薯、甘蔗、烟草。·蔬 菜:白菜、大蒜、葱、番茄、萝卜。·果 树:柑橘、苹果、草莓、香蕉。·花 卉:香石竹、各种菊花、天竹葵、紫罗兰等块根、块茎、鳞茎为繁殖器官的作物,每年相当一部分产品要用 ...
一、 概念及意义1.概念花药培养其外植体是植物雄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就培养方法和技术来讲,属于器官培养的范畴。花粉培养的精确定义是:将处于一定发育阶段的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再加以离体培养。有时花粉培养也称为小孢子培养(microspore culture)。从培养方法和技术方面来讲,它属于细胞培养的范畴。2.单倍体植物的特点所谓单倍体(haploid)是指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的孢子体(植物个体)。 ...
植物胚胎培养包括胚培养、胚珠培养、子房培养、胚乳培养。一、植物胚培养(embryo culture of plants)1.胚培养的意义和类型胚培养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克服杂交育种中杂种胚的早期夭折· 克服珠心胚干扰,提高育种效率· 理论研究领域的应用胚培养的类型成熟胚(mature embryo)培养;幼胚(immature embryo)培养2.幼胚培养Hanning早在1904年就培养了萝 ...
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将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外植体材料无菌 条件下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在适当条件下诱发长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每一个活细胞都包含植物生长发育 所必需的全部基因,都具有再生成一个完全的有机体的潜力。植物激素与植物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生长素影响细胞壁的强 ...
一、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水果中以猕猴桃含量最多,在柠檬、桔子和橙子中含量也非常丰富;蔬菜以辣椒中的含量最丰富,在番茄、甘蓝、萝卜、青菜中含量 ...
一、实验原理 花卉组织培养,就是分离花卉植物体的一部分,如茎类、茎段、叶、花、幼胚等,在无菌试管,并配合一定的营养、激素、温度、光照等条件,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由于其条件可以严格控制,生长迅速,1-2个月即为一个周期,因此在花卉植物的生产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快速大量繁殖方面:对一些难繁殖的名贵品种花卉及一些短期内大量急需生产的花卉,应用很广。兰花、菊花、唐菖蒲等花卉利用腋芽增生,短期 ...
实验原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一个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密度、离心力及介质黏度等.同一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颗粒沉降速率不同.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使非均一的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从而可分批收集各种亚细胞成分.在等渗溶液中将叶绿体匀浆液在1000 r/min的条件 ...
有丝分裂,又称为间接分裂,由W. Fleming (1882)年首次发现于动物及E. Strasburger(1880)年发现于植物。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高等植物)。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 细胞周期 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 ...
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酯,在碱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在弱酸作用下,叶绿素中镁可被H取代而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后者遇铜则成为绿色的铜代叶绿素,叶绿素具有荧光,故从与入射光相垂直的方向观察叶绿素溶液呈血红色。叶绿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强光氧化,特别是当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后,破坏更快。 器材与试剂 器材:FS分液漏斗、移液管、试管与试管架、量筒、烧杯、酒精灯、滴管、药匙等。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组成和性质对于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很有帮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以及氮素营养又有密切关系。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便成为研究光合作用与氮代谢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作物育种、科学施肥、看叶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原理 当溶剂沿支持物不断向前推进时,由于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分子结构不同,在两相(流动相与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它们移动速率不同。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组成和性质对于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很有帮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以及氮素营养又有密切关系。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便成为研究光合作用与氮代谢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作物育种、科学施肥、看叶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原理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a与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含有水的有机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