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理解种子萌发所需条件,了解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形态变化过程和幼苗类型; 用显微化学方法鉴定种子中的贮藏物质; 学习掌握种子萌发的方法,了解有机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转化和利用; 了解种子的休眠、寿命,学会选种和测定种子萌发率的方法,了解其在生产上的意义; 制作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浸制标本。 【实验内容】 一、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形态观察 种子萌发类型 1.子叶出土萌发——黑豆芽、绿豆芽 ...
【目的】掌握根尖的外形,分区和内部构造;掌握根的初生结构并了解根毛的形成过程。【实验内容】 一、根的形态 主根、侧根、定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二、根尖各区的结构及其生长动态 根尖的分区 根冠(root cap) 分生区(meristematic zone) 伸长区(elongation zone) 成熟区(maturation zone) 根尖的内部 ...
【目的】 掌握根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根的次生结构。 了解侧根的产生方式。【实验内容】 形成层发生 根的次生结构 棉花老根 侧根发生(内起源)与结构 侧根的形成过程 思考题 侧根与根毛有何不同?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植物根是怎样由生长锥逐步分化出根的初生构造并进一步发育出次生构造? 将本文分享到下面的网站: ...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和其他设备栽培植物的方法。溶液培养(简称水培)是最早得到应用的一种无土栽培。早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就进行了溶液培养试验。这一技术在植物营养研究尤其在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和化学肥料应用的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溶液培养可以有效地控制提供给植物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至今仍然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杰瑞克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农作物 ...
凡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不用基质而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统称为“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的主要优点是:能避免土壤传染的病虫害及连作障碍,肥料利用效率高,节约用水,可以在海岛、石山、南极、北极以及一切不适宜于一般农业生产的地方进行作物生产,同时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使妇女和老年人也能从事这种生产活动。主要缺点是:一次性设备投资大,用电多,肥料费用高,营养液的配制、调 ...
一、目的要求: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及装片观察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用具:显微镜、刀片、摄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水合氯醛液、碘液。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叶、白菜叶、马铃薯、紫鸭跖草、胡萝卜、豌豆根。 四、实验内容: (一)、观察洋葱鳞叶的表皮细胞:首先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馏水,然后取洋葱鳞茎剥去外皮较老的鳞叶片,用摄子撕去内部鳞片叶表皮一小块放在载玻片水滴中,用解剖针将其 ...
【原理】 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是: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μ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 ...
【原理】 淀粉是由葡萄糖残基组成的多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使其水解成葡萄糖,然后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使单糖脱水生成糠醛类化合物,利用苯酚或蒽酮试剂与糠醛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即可进行比色测定。【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容量瓶:100ml×4,50ml×2;漏斗;小试管若干支;电炉;刻度吸管0.5ml×1,2.0ml×3,5ml×4;分光光度计;记号笔。【试剂】 (1)浓硫酸(比重1.84);(2)9. ...
1.掌握植物徒手切片技术。 2.观察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质体的形态。 3.认识和鉴定植物细胞内常见的后含物。 材料:洋葱鳞茎或番茄果实、葫芦藓叶、红辣椒、鸭跖草叶片、马铃薯块茎、蓖麻种子、花生种子。 用品:I-KI溶液、苏丹溶液、显微镜、解剖针、镊子、双面刀片、载玻片、吸管、蒸馏水等。 一、植物徒手切片 (一)选材 一般选择正常、软硬适中的植物器官或组织为材料,所取的新鲜材料应及时放入水 ...
1.观察、认识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植物界的演化地位。 2.观察、认识菌类植物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 3.观察识别三种不同类型的地衣的形态特征。 材料:念珠藻新鲜或浸泡标本、水绵新鲜标本、海带浸制标本,紫菜浸制标本,细菌三型涂片、青霉分生孢子制片,伞菌菌褶制片,黑根霉、青霉、平菇、蘑菇、香菇、银耳、木耳、灵芝等实物标本,三种不同类型的 ...
一、实验原理 同工酶(isozymes)是指作用于底物相似或完全相同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即催化同一种反应而结构不同的一族酶。它们是受遗传体系决定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利用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将它们分开,用专一的作用底物和特殊染料,把需要分析的酶染色,在胶柱上呈现同工酶谱。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植物同工酶实验技术,了解植物同工酶分析在遗传学研究中的意义。 2.着重掌握过氧化物酶的提取,电泳与染色 ...
观察、认识苔鲜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的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史,了解它们在植物界的演化地位。 材料:地钱的新鲜或浸泡标本,玻片标本。海金沙、鳞毛蕨等常见的特生真蕨代表植物新鲜或腊叶标本、苹、槐叶苹等水生真蕨代表植物新鲜或腊叶标本。蕨地下茎横切玻片标本,蕨原叶体新鲜与装片标本,蕨幼孢子体装片标本,苏铁、银杏腊叶标本与液浸标本,马尾松枝条和花、球果,松花粉、松雌球果纵切永久装片。 用品 ...
1.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2.掌握植物分生组织和各种成熟组织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功能。 3.学习简单地离析组织的方法。 材料:蚕豆叶、烟草叶、玉米叶、小麦叶、水稻叶、椴树茎横切片、南瓜茎纵横切片、松茎横切片、南瓜茎、小麦茎、水稻茎。 用品:10%铬酸溶液、碘液、氯化锌、浓硝酸、氯化钾、番红液、间苯三酚、盐酸、水合氯醛。显微镜、载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烧杯、试管、酒精 ...
一、实验原理 分化了的植物根、茎、叶细胞往往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给于一定的营养与激素,可以脱分化为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制备成细胞悬浮液,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振荡培养,逐渐形成具有两极性的胚状体,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培养,给于不同的营养和激素成分,又可以生出完整的小植株。植物的脱分化和分化培养,证明分化了的植物细胞仍具备形成全整植株所需要的全套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活动的基因可以关闭、已关闭 ...
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特点。了解种子植物的根尖分区、根系类型及根瘤与菌根的形态结构。 材料:蚕豆、棉花、小麦、玉米、蓖麻等根系标本,洋葱根尖的纵切片,水稻或小麦根横切片,胡萝卜根,蚕豆或棉幼根横切片,蚕豆侧根发生纵横切片。蚕豆老根横切片,豆科植物(如蚕豆)的根标本,。 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放大镜、擦镜纸。 一、根的外形观察 1.取蚕豆或棉花的幼苗,观察根的外 ...
通过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的讲述及具体操作,使学生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一整套方法。 1.材料:标本夹、采集箱、丁字小镐、枝剪和高枝剪、手锯、放大镜、空盒气压计、全球定位仪(GPS)用于观测方向和坡向、钢卷尺、照相机或数码相机、望远镜、塑料的广口瓶、酒精、甲醛等。 2.用品:吸水纸、号签、野外记录签、定名签、小纸袋、地图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1.植物标本采集的时 ...
1.掌握枝、芽和茎的外部形态和类型。 2.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 3.了解木材三切面的结构特点;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 4.掌握单子叶植物茎与根茎的内部构造。 材料:校园植物;三年生杨树枝条;永久切片:向日葵茎、三年生椴树茎、松茎三切面、黄连根茎、大黄根茎、玉米茎、石菖蒲根茎。 用品:光学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单面切片。 一、 茎 ...
一、实验原理 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这是物种的重要特征。例如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有20个,配成10对。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用n表示。如玉米染色体组内包含10个染色体,它的基数n=10。一个染色体组内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遗传和变异。 由于各种生物的来源不同,细胞核内可能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
1.掌握叶的组成;叶片的形态,叶脉的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复叶的类型;叶序。 2.掌握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3.了解不同生境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4.认识根、茎和叶的变态和种类。 材料:校园植物;永久切片:薄荷叶、水稻叶、松针叶、夹竹桃叶、眼子菜叶;新鲜材料和标本:萝卜、甘薯、玉米支柱根、吊兰、常春藤、菟丝子、生姜、马铃薯、黄精、荸荠、洋葱、百合、皂角、葡萄、竹节蓼、豌豆、半 ...
1.掌握花的主要形态构造、花序的类型。 2.掌握花药与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及胚珠与胚囊的结构特点 3.了解雄、雌蕊及子房的形态特点。 材料:桃、黄瓜、、百合、柳、蓖麻、葡萄、豌豆、锦葵、紫草、油菜、荠菜、蒲公英、向日葵、棉花、茄子、牵牛花、马铃薯、迎春花、小麦、车前草、马蹄莲、茴香、人参、女贞、无花果、繁缕、大戟、唐菖蒲等;百合花药(幼期、成熟期)横切片、百合子房横切片等。 用品:解剖镜、显微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