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茎变态的一种,多见于藤本植物。在植株的茎节上生长出的枝条,常常变成一种须状的攀附物,借以缠绕于支持物上,牵引植物向上攀援生长。葡萄的卷须长在腋芽的对方,黄瓜的卷须生在腋芽处。南瓜、丝瓜等植物亦具茎卷须。
地上变态茎的一种。是由枝条或腋芽变态发育而成的刺状物,具保护作用。枝刺位于叶腋,有的不分枝,如山楂、酸橙等;有的具分枝,如皂荚、枳。在潮湿环境下,枝刺也能生叶或花。刺内部与茎的木质部相连,所以不易剥落。从着生部位和能分枝、生叶来看,与皮刺不同。
地上茎变态的一种。茎绿色,肥大多浆液,薄壁组织特别发达,适于贮存水分,并营光合作用。叶片高度退化或成刺状,以降低蒸腾作用,适于生长在干旱地区。茎的形态多种,有球状、圆柱状或饼状的,如仙人掌属、仙人球属植物即具肉质茎。
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变态部分膨大成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较大的顶芽。节上着生膜状的鳞片和少数腋芽。在肥大的肉质茎中贮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适于越冬的变态茎。球茎可供繁殖之用。荸荠、慈菇、芋等食用的部分就是球茎。
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多年生植物的地下茎,形状似根,横卧在地下,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具顶芽和腋芽,节上往往有退化的鳞片叶。由于顶芽和腋芽的活动,茎轴既保持在地下生长,且每年能有新枝长出地面。每节生有不定根。由于根状茎衰老部分的死亡,由它产生的地上的新枝分离,故能进行营养繁殖。竹的根状茎称竹鞭,竹鞭上的顶芽能够不断向前生长;腋芽又称竹笋,由此生长地上茎。莲的地下茎称为藕,节特别细,节间粗大,可供食用。白茅 ...
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变态茎非常短缩,呈盘状,其上着生肥厚多肉的鳞叶,内贮藏极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能适应干旱炎热的环境条件。鳞茎也具顶芽和腋芽,可从其上发育出地上的花茎,开花结实。从鳞茎盘的下部可生出不定根,每年可从腋芽中形成一个或数个新的鳞茎,称为子鳞茎,可供繁殖用。鳞叶的宽窄不一,洋葱的鳞叶较宽,百合的鳞叶较窄。随着鳞茎的生长,外鳞叶变得薄而干,有时呈纤维状,可保护内鳞叶不致枯萎。百合科、石蒜 ...
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地下茎末端形成膨大而不规则的块状,是适于贮存养料和越冬的变态茎。顶部肥大,有发达的薄壁组织,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块茎的表面有许多芽眼,一般作螺旋状排列,芽眼内有2~3个腋芽,仅其中一个腋芽容易萌发,能长出新枝,故块茎可供繁殖之用。块茎的顶端具有一个顶芽,如马铃薯的块茎较为典型。马铃薯的地下枝条在土层中匍匐生长,当伸长9~12厘米时,末端膨大,形成具有短节间的肥厚块茎。在长成的块茎 ...
植物生长在地下的变态茎的总称。有节和节间之分,节上常有退化的鳞叶,鳞叶的叶腋内有腋芽,以此与根相区别。常见有4种类型:根状茎、如莲、竹的根状茎;块茎,如马铃薯、菊芋的块茎;球茎,如荸荠、慈菇的球茎;鳞茎,如洋葱、水仙的鳞茎。
植物的茎大都长在地面上,这种茎叫做地上茎。茎上生有枝、叶,顶端有顶芽,侧面生有侧芽。地上茎在适应外界环境上有各自的生长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地上茎类型: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援茎。也有的地上茎出现了变态,形成不同类型的地上变态茎,如茎卷须、枝刺、肉质茎和叶状茎(茎扁化成叶状,但具明显的节与节间,叶片退化,如竹节蓼、假叶树、天门冬等)。
位于茎的最外层,通常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形状比较规则,呈砖形,长径与茎的纵轴平行。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具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表皮细胞是活细胞,但一般不含叶绿体,有的植物茎的表皮细胞含花青素(如蓖麻)。表皮细胞的外壁比较厚,角质化并有角质层,有的还含有蜡质(如蓖麻茎)。但沉水植物茎的表皮细胞没有角质层或角质层很薄。茎的表皮还具有气孔和表皮毛。气孔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通道;表皮毛是由表皮细胞 ...
植物茎上着生叶与分枝的部位。有些植物的节略为膨大,比较明显,如竹、甘蔗、石竹、蓼等。有些草本植物的节是中空的,如芹菜、南瓜等。有些草本植物的节是实心的,如水稻、小麦等。部分植物,如草莓等在节的下面,常常会长出不定根。相邻的两个节之间的距离,叫做节间。
块茎表面藏有芽的凹陷处。芽眼一般作螺旋状排列。每个芽眼内一般具2~3个腋芽,其中仅1个腋芽能发育,其余的处于休眠状态。带有芽眼的薯块,可作种薯,进行繁殖,如马铃薯的块茎。 ...
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是指树干上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即伐木时从树干上剩下来的皮,它是从树干的形成层区与木质部分离的部分,由内到外包括着韧皮部、皮层、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及周皮外面的破毁的一些组织。其中由韧皮部到木栓形成层这一段,包含有生活组织,质地较软、含水较多,叫做软树皮,从新生的木栓到木栓外方的枯死部分,是死细胞,质较硬而干,叫做硬树皮或干树皮。狭义的树皮就是指硬树皮而言,即通常在树干 ...
裸子植物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而形成的次生结构。在次生生长后,处于体表的保护组织,即为木栓层。它是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的细胞构成的,细胞呈砖形,排列整齐、紧密,细胞壁栓质化,成熟后死亡。细胞腔内充满空气,有的还含有单宁、树脂等物质,因此木栓层不透水、不透气,并富弹性。木栓层形成后,其外面的生活组织(如表皮),由于水分和养料的供应被阻断而死亡,并逐渐脱落,茎 ...
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的茎。具有这种茎的植物,木质化细胞较少,茎干软弱,植物一般较矮小,寿命较短,多数在生长季终了时,其整体或地上部分死亡。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仅在茎的基部或根中具有次生生长,大多数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内没有或仅有少量次生生长。草质茎的结构与木本植物幼茎结构相似,维管束往往排列成一圈。
根或茎的初生结构中位于表皮与中柱之间的部分。皮层主要由排列疏松的多层薄壁细胞构成,有时尚含其他组织成分,如有纤维、厚角细胞、分泌细胞、石细胞等。皮层主要起保护、支持、贮藏等作用。幼茎的皮层细胞往往含叶绿体,可行光合作用。木本植物的根或茎在次生生长增粗后,由于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根的皮层即行脱落或被挤毁;茎的皮层亦趋衰退。根的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为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其径向壁与横向壁 ...
木质部发达,支持力强的茎。具这种茎的植物一般为多年生,寿命长,含木质化细胞多,茎内有维管形成层,能够形成坚硬的木质部,增强茎的坚固性,包括乔木和灌木,前者具粗大的主干,后者在离地面处同时有粗细相似的分枝,主干不明显。
又称维管形成层。一般指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经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茎或根不断加粗,形成层的细胞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前者细胞两端尖锐、扁长形、细胞核多为椭圆形或肾脏形;细胞质较稀薄,具明显的大液泡和分散的小液泡;细胞径向壁较厚,壁上具初生纹孔。射线原始细胞,几乎是等径的,它们具有一般薄壁组织 ...
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常见于温带地区的乔木和灌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植物受生长季节的影响而产生的。当在春夏季时,气候温暖,形成层细胞分裂得快,生长也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大,壁薄,导管数目多,直径较大,木纤维少,木质疏松,色淡而宽厚,称为早材或春材。夏末至秋季,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细胞分裂较慢,体积较小,壁较厚,导管少,直径较小,木纤维较多,木质致密,色深而狭窄,称为晚材或秋材。当年形成的 ...
亦称春材。在一个生长季中,早期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由于这时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均匀,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细胞较大,细胞壁较薄,材质显得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