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1科。灌木至小乔木,稀草本。单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或有齿牙,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无托叶。花小、整齐,无花瓣,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总状或密集的穗状,有苞片,雄花萼片4,雌花萼片6(Notobuxus萼片4),均二轮,雄蕊4,与萼片对生(Notobuxus雄蕊6),分离,花药大,花丝多个扁阔,花粉粒具多个圆孔,雌蕊常由3(稀2)心皮组成,子房上位,3(稀2)室,花柱3( ...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1科。直立或蔓生草本、灌木、稀乔木,凡木质的均常绿,茎具分离维管束,有时多少散开,似单子叶植物,草本的常多汁。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往往肉质,掌状脉或羽状脉,全缘,具叶柄,托叶如存在,则与叶柄合生。花极小,有苞,常两性;有些种单性,常密集成肉质的稳状花序,或由穗状花序再排列成伞状,花被缺,雄蕊1~10,花药有2个分离或愈合的药室,纵裂,花粉粒小,具单槽,有厚皮层。豆瓣绿属的 ...
金藻门金球藻目黄群藻科的1属。群体的植物体,在初期只有少数几个细胞,通常呈圆球形,个别种类的群体成圆筒状,直至分裂时,各个细胞分散后重新形成新的群体。细胞球形或长卵形、梨形,前端为广圆形,在群体中作辐射状排列,没有群体胶被,每个细胞被一薄层果胶质膜包围。膜外具含硅质的鳞片成覆瓦状或以甲胄状排列,鳞片的外表面具有各种刻纹及硬刺。原生质内含有两个弯曲的色素体,它们的凹面是相对排列的。具中央位的细胞 ...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1科,落叶或半常绿或常绿乔木,羽状复叶,无托叶,通常在幼嫩部分有橙黄色的盾状着生的圆形腺鳞;花单性,雌雄同株,风媒传粉;雄花序常为柔荑状,单生或数条成束生;雌花序穗状或稀柔荑状;雄花生于1枚不分裂或3裂的苞片腋内,通常具2小苞片或1~4枚花被片,雄蕊 3~40枚插生在花托上;雌花具 2小苞片和 2~4枚花被片贴生于子房,子房由2心皮合生;果实为假核果或坚果;种子完全填满 ...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1科。草本,稀灌木,具腺毛。叶对生,最上的有时互生,单叶,全缘或浅裂,无托叶。花出于叶腋,单生或聚伞花序(常具3花),柄的基部,具1~2特殊腺体(变形的花),两性,萼片5,基部结合,花冠常广筒形,5裂,稍二唇形,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后方第5枚退化为假雄蕊),花药2室,纵裂,花粉粒扁球形或近长球形,具3孔沟,或具3孔,更多的具多沟或散孔。子房上位,2室,或因假隔膜隔成4 ...
蓝藻门的1属,是由灰胞藻和杆楯藻两种藻类组成的共生体。在这共生体中,一种是无色,有细胞壁、核和其他细胞器的单细胞寄主,亦即所谓灰胞藻的本体,它可能是和绿藻门的卵胞藻属相近的藻类(但也有人认为其祖先是甲藻类,或红藻类)。在生殖中能产生似亲孢子,能作匍匐运动,细胞的前端有两条鞭毛的基部痕迹。另一种为蓝绿色,杆状或其他形状,其数目为2~8个或更多些,在寄主细胞内作辐射式或其他形式的排列。这种杆状体以 ...
指单位土地上作物的全部叶面积(仅一面)与土地面积之比。是衡量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系数过高影响作物通风透光;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日光。根据不同作物及不同生育期,通过栽培管理措施,使其达到最适数值,例如小麦、水稻(晚稻)为4~5,向日葵为2。 ...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多为草本植物。叶互生,无托叶。植物体常被单毛、分叉毛、星状毛或腺毛。花两性,通常成总状花序;萼片4,分离,两轮;花瓣4,具爪,排成十字形花冠,少数无花瓣(如独行菜,无瓣蔊菜);雄蕊6枚,2轮,外轮2枚较短,内轮4枚较长,称四强雄蕊;心皮2,合生、子房1室,具侧膜胎座,中央具假隔膜,分成2室,每室通常具多枚胚珠。果为角果,长宽近相等的称短角果,长为宽数倍的称长角果 ...
植物局部创伤后或在组织培养中,当已分化的细胞恢复了细胞分裂能力,而增殖形成的无组织结构、无器官分化的薄壁细胞团。在组织培养中,先由外植体增殖产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它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可能从其再分化出具一定结构及功能的器官,如根、茎、胚状体或重新形成完整的植株。 ...
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内部构造,并阐明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的形成规律以及结构同功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将植物材料制成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切片进行观察,是研究植物体内部详细结构的最基本方法。17世纪,随着显微镜和显微技术的出现,诞生了植物解剖学。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时,发现一些蜂窝状小室,称之为“cell”(细胞);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M. ...
曾被用作显花植物(phanerogamae)即种子植物的同义语,现专指种子植物中具真正的花的被子植物。 ...
存在于红藻及蓝藻中的一种光合作用辅助色素。与叶绿素类似,也是由4个吡咯环通过甲烯基连接,但连成直链,不含镁原子。又可分为藻红素(phycoerythrobilin)和藻蓝素(phycocyanon-ilin)。它们在体内与可溶性蛋白质结合分别称为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和藻蓝蛋白(phycocyanin),总称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溶于稀盐溶液中。每个藻胆 ...
某一地区或某一地质时期内生长的植物种类的总称,如河北省生长的全部植物的科、属、种,即为河北省植物区系。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是组成其各种植被类型的基础,也是研究自然历史发育和自然条件发展、变化的依据。研究植物区系时,通常把某一地区的全部植物种类按科、属、种进行数量统计,然后按其地理分布、起源地和迁移路线等划分成若干类群,分别称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发生成分等,以全面了解该地区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分 ...
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基础科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应该是植物界中各种类型的植物,但由于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包括农作物、林木、牧草、资源植物等)中,绝大多数为高等植物,所以,研究对象主要是高等植物。植物生命活动十分复杂,可人为将其分为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有机物的转化和运输等代谢过程,及在这些过程协调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此 ...
植物生活型(life form)植物对综合生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表现出来的生长类型,如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垫状植物等。其形成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产生趋同适应的结果。例如,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干旱生境中有相同生活型的肉质植物,其亲缘关系相隔甚远:仙人掌属于仙人掌科,景天属景天科,芦荟属百合科,龙舌兰属石蒜科,但却具有相似的外貌特征。自19世纪初洪堡(von Humboldt)以外貌特征划 ...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通常为草本,常具乳汁或有色液汁。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通常2,早落;花瓣4(~8),有时外面的2或1枚成囊状(荷包牡丹属)或距(紫堇属);雄蕊多数,或4、6枚结合成2体;子房上位,2至多心皮合生,1室,多胚珠。蒴果瓣裂或顶孔开裂,种子小。约42属,650种,主产北温带。我国约19属,300多种。罂粟属(Papaver),具乳汁,草本,花大,单 ...
指任何以微量即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包括内源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线形动物门。寄生在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及种子等部分的线虫。被寄生的植物有数千种,对农作物及林木危害较大。苔藓、蕨类、藻、菌等,也发现有线虫寄生。大多细小,一般长1~2毫米。甜菜根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危害甜菜,造成极大损失。小麦线虫(Anguina tritii),是最大的植物线虫,长3~5毫米,危害小麦,使之不能结实,造成大幅度减产,是我国分布广,危害大的一种线 ...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的绿色叶。为植物体上习见的寻常叶。有的植物还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叶,即产生孢子囊的具有繁殖功能的能育叶,如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孢子叶。 ...
同一植株的许多叶,在与阳光垂直的平面上彼此错开生长,使叶片互不遮光,作镶嵌排列的现象。由于叶在茎上着生的方式不同(互生、对生或轮生),叶柄长短不等,以及叶柄可以产生不同角度的扭曲变化,从而使全部叶片均能以最大面积接受阳光,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