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金藻门 (Chrysophyta)

  藻类植物的1门。由于色素体中含有的色素除叶绿素a和c外,还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及少量的叶黄素和墨角藻黄素,因而色素体常呈金黄、黄绿或褐色。约有200属,1000种。中国淡水水体中常见的有单鞭金藻属、棕鞭藻属,锥囊藻属及黄群藻属,鱼鳞藻属等属约30种为中国湖泊、池塘中常见种类。多分布在透明度较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低的水体中,一般在较冷的季节(如冬季、早春和晚秋)生长旺盛。  植物体类型多样: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堇菜科(Violaceae)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草本、灌木,稀乔木。叶多基生或互生,托叶形态多变化。花单生或总状花序,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与花瓣均5数,下方一花瓣常延伸成距;雄蕊5,药隔顶端延伸于室外,子房上位,通常由3心皮合成,侧膜胎座,具1至数颗倒生胚珠。柱头形状多变,果实为开裂的蒴果或浆果状。种子常球形,具直胚,胚乳肉质。约22属90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但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与热带高海拔山区。中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景天科酸代谢(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许多肉质植物的一种特殊代谢方式,简称CAM。它们的绿色组织上的气孔夜间开放,吸收并固定CO2,形成以苹果酸为主的有机酸;白天则气孔关闭,不吸收CO2,但同时却通过光合碳循环将从苹果酸中释放的CO2还原为糖。这种代谢方式首先在景天科植物中被发现,从而得名。以后在干旱地区的许多其他植物种类中也相继被发现。德语文献中称之为昼夜酸节律。  1804年瑞士学者N.-T.de索绪尔注意到仙人掌与多数植物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景天科(Crassul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1科。草本或小灌木,茎及叶肉质。叶无托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单出多全缘,极稀羽状条裂。花序多聚伞状或复聚伞状,稀穗状和圆锥状。花两性稀雌雄异株,辐射对称,一般5基数,但在3~30基数之间变动。心皮离生或下部联合,基部各有一鳞片状腺体;胚珠一般多数。果实为蓇葖果。花粉粒近球形至长球形,具3孔沟。染色体基数异数性。因划分属的标准不一致,故种的数目不定,约500~1500种。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荆三棱(Scir pus yagara)

  莎草科藨草属的1种。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南以至长江流域各省区及台湾。也见于朝鲜和日本。生于沼泽、湖泊、江河浅水中。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状茎长而粗壮,顶端生球状块茎。秆粗壮,高可达1米。叶条形,叶状苞片3~4枚,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有3~8个辐射枝,每辐射枝具1~3个小穗,小穗卵形或长圆形,锈褐色,鳞片覆瓦状排列,外被短柔毛,下位刚毛6,雄蕊3,花柱细长,柱头3。小坚果倒卵形,三棱形,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巨藻属(Macrocystis)

  海带目巨藻科的1属海藻中个体最大的1个类群。孢子体高达几十米,固着器由数回叉状分枝的假根组成,呈圆锥状,茎直立,圆柱形,靠近基部数回叉状分枝、叶片偏于一侧排列在茎上,由于茎扭曲呈螺旋状。成熟的叶片不分裂,略隆起,边缘有锯齿;叶柄短,叶的基部具有亚球形或纺锤形的气囊。孢子囊生在藻体基部的孢子叶中,孢子叶开始全缘,后来从基部到顶端分裂成相等的两部分,经4~5次分裂后形成较窄的线形叶,孢子囊散布于孢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蓼科(Polygonaceae)

  叶子叶植物纲的1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灌木或小乔木。茎通常具膨大的节。叶为单叶,互生,有托叶鞘。花两性,稀为单性,辐射对称;花序由若干小聚伞花序排成总状、穗状或圆锥状,花有时单生;花被片3~6;雄蕊6~9,极少为16,有花盘;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2~4。瘦果卵形,具3棱或扁平,通常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胚弯生或直立,胚乳丰富。约40属80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  中国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绢藓属(Entodon)

  藓纲真藓亚纲灰藓目绢藓科的代表属,植物体扁平被叶,具明显绢光泽。叶卵披针形或长卵形,具短双中肋。叶细胞狭长形,角细胞多数,方形。孢蒴直立。蒴齿双层;外齿层具条纹或疣,内齿层基膜低,齿片狭窄,无齿毛。染色体数多为n=11。本属分为2亚属,约70多种。绢藓亚属体多扁平,黄绿色或浅绿色。蒴柄橙红色或紫色。环带不分化。蒴齿外齿层的齿片基部具横纹及斜条纹,有时上部具疣。稀平滑。分布南美、非洲、大洋洲及亚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1科。仅连香树属1属,1种,1变种,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中国自四川西部向东分布达安徽、浙江,向北到山西中条山。  连香树,为落叶乔木;枝有长枝和短枝之分。叶二型,长枝的叶对生或近对生,宽卵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短枝的叶互生,圆心形或肾形。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无花被;雄花数个组成紧密的短总状花序,下方4朵均有4裂的苞片承托,上方的雄花则无苞片,每雄花有8~13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鳞孔藻属(Lepocinclis)

  裸藻门裸藻纲裸藻目裸藻科的1属。体形稳定,常呈球形、卵形、椭圆形或纺锤形,后端多具尾刺,色素体绿色,圆盘形,无蛋白核;同化产物为副淀粉,多数呈两个大形环状体,相对地位于细胞两侧。本属约100种,中国现有的记录约50种。分布较广,为湖泊及小型静水水体中常见的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时,可使水呈绿色。本属常见的种类有卵形鳞孔藻、椭圆鳞孔藻、纺锤鳞孔藻和编织鳞孔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楝科(Meli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一个较大的科。通常为乔木;小枝常有皮孔。叶互生、稀对生,通常为1~3回羽状复叶,少数为3小叶或单叶;无托叶。花小至中等大,稀很长,辐射对称,两性或杂性,或雌雄异株,通常为圆锥花序,间为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通常5基数;萼浅杯状或短管状,全缘,4~5齿裂或由4~5萼片组成,芽时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花瓣4~5,稀3,有时多至14枚,芽时镊合状、覆瓦状或旋转排列,分离或下部与雄蕊管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灵芝科(Ganodermataceae)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实体无柄或有柄,菌肉苍白色到暗褐色或淡紫褐色。菌丝体为3体型,子实层体着生于菌盖的一面。菌管单层或多层,管口边缘不孕,通常较小,规则。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骨架菌丝可以分枝,缠绕菌丝稀少,囊状体和刚毛缺乏。担子略短,膨大,有4个孢子。孢子球形、椭圆形或截锥形,褐色或带微褐色,双层壁,内壁有小刺。  本科真菌1年生或多年生,生于木上,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菱形藻属(Nitzschia)

  羽纹纲双菱藻目菱形藻科的1属。菱形藻细胞菱形、宽叶形或线形,中部膨大,或收缩。末端一般较尖。从壳面观管壳缝常在一侧,亦有接近中线的。管壳缝常不易看到,只能看到船骨点。花纹左右排列。无中节和端节。色素体两个或多个。复大孢子由互换相等的配子而成。本属共有350种,中国有76种以上。如粗点菱形藻,细胞单独生活,少数连成群体。海水、半咸水和淡水都有。有化石种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鳞毛蕨属(Dryopteris)

  水龙骨目鳞毛蕨科的一个世界性大属。根状茎粗短,直立,叶聚生顶部,呈放射状,通常遍体被大小、形状不同的棕色至黑色的鳞片。叶片多回羽裂,少有为羽状。孢子囊群生小脉背部,具圆肾形的囊群盖。全属约400种,中国近200种,为本属的分布中心。在中国北方常见的为绵马鳞毛蕨。广布于东北和河北东北部;朝鲜及日本也有。其根茎含绵马素,为驱消化道寄生虫剂。在长江以南常见的有阔鳞鳞毛蕨和黑足鳞毛蕨,这一种也产日本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领春木科(Eupteleaceae)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1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有长枝、短枝之分,具椭圆形皮孔。导管分子的端壁斜,有梯状穿孔。叶互生,具羽状脉。花小,6~12朵簇生,各生在苞片腋部,先叶开放,两性或有时雄性,无花被,雄蕊7~20,成1 轮,药隔延长,花粉具3沟或多沟;心皮6~18,分生,排成1轮,有长心皮柄,无花柱,子房有1~3胚珠。翅果有1颗种子。胚小,胚乳丰富,油质。染色体基数x=14。仅领春木属1属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伞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实体肉质,有时膜质或质韧。菌盖与菌柄组织连结。菌柄中生、偏生、侧生或无柄。菌褶弯生、直生或延生,很少离生。孢子印白色、淡黄色、粉红色或红褐色,但在显微镜下无色或近无色。  本科真菌世界性分布。有的寄生于植物根部并引起树木根腐病,如蜜环菌和假蜜环菌,有的生于蚁巢中,如白蚁伞属,有的生于草地,如硬皮伞,可形成蘑菇圈。本科一般下分93属 1800余种。集中了多数种类的美味可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菱科(Trap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1科。水生草本。叶有两种,一种沉在水中,对生或三出,羽状全裂,似根,一种浮在水面,菱形,梢部有齿牙,具长叶柄,镶嵌式排列,叶柄中部膨大,海绵状,无托叶。花小,单生于叶腋,两性,整齐,萼裂片4,镊合状排列,其中2片或4片,在果期常演变成刺,花瓣4,覆瓦状排列,雄蕊4,花丝短,花药内向,花粉植近扁球形,具3沟,有3个清楚的子午向条纹,多少由外壁的物质折叠而成,在极上相遇。花盘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空盘藻属(Jaoa)

  绿藻门绿藻纲胶毛藻目的1属。植物体是多细胞的,外观为球形,或不规则的球形,直径自不足1厘米到6厘米,中有空腔,因而呈盘状;腔壁呈泡状,有皱褶,或略有皱褶;由2~3层细胞构成,内层细胞较大,略呈球形;外层细胞较小,半球形,卵形或棒状;边缘部分只有1层细胞厚;腔口边缘有单细胞的,或多细胞而有分枝或不分枝的假根;有一些外层细胞发育成为动孢子囊,其中产生4、8或16个具4根鞭毛的动孢子。有性生殖尚未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蕨藻属(Caulerpa)

  松藻目的1属。藻体长可达几米。由假根、匍匐茎和直立枝3部分组成,匍匐茎下面生须状假根固着于基质上;上面生长直立枝,直立枝的形状因种类不同而变异。藻体内充满横纵交错的藻丝。细胞质内有叶绿体和白色体。以藻体断裂分离进行营养性繁殖;有性生殖为异配,异宗配合或同宗配合。6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海中,生长在大干潮线下的岩石、珊瑚礁上或者中、低潮带的沙地上。中国约有12种,产于南海,盛产于南海南部沿岸。中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1科。多为具根状茎的草本,少数为灌木或乔木。叶对生或基生,稀轮生或互生,通常为单叶,不分裂,稀羽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花通常组成聚伞花序,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萼片4~5枚。花冠钟状或辐状,多数两唇形,雄蕊全部能育,或4或2枚能育;花粉通常具3拟孔沟或3孔沟。雌蕊由2枚心皮形成,子房上位,半下位或完全下位,1室,有2侧膜胎座,或2室而有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室背或室间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