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凝胶有 格子是带有酰胺侧链的碳-碳聚合物,没有或很少带有离子的侧基,因而电渗作用比较小,不易和样品相互作用。②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物质,在聚合前可调节单体的浓度比,形成 不同程度交链结构,其空隙度可在一个较广的范围内变化,可以根据要分离物质分子 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成分,使之既有适宜的空隙度,又有比较好的机械性质 ...
核酸杂交技术基本上是Hall等1961年的工作开始的,探针与靶序列在溶液中杂交,通过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杂交体。该法很慢、费力且不精确,但它开拓了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Bolton等1962年设计了第一种简单的固相杂交方法,称为DNA-琼脂技术。变性DNA固定在琼脂中,DNA不能复性,但能与其它互补核酸序列杂交。典型的反应是用放射性标记的短DAN或RNA分子与胶中DNA杂交过夜,然后将胶置于柱中 ...
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是60年代中期问世的一种利用有pH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由于其分辨率可达0.01pH单位,因此特别适合于分离分子量相近而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组分。 ⒈IEF的基本原理 在IEF的电泳中,具有pH梯度的介质其分布是从阳极到阴极,pH值逐渐增大。如前所述,蛋白质分子具有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的特征,这样在碱性区域蛋白质分 ...
Neuhoff等人于1973年建立了毛细管均一浓度和梯度浓度凝胶用来分析微量蛋白质的方法,即微柱胶电泳,均一浓度的凝胶是将毛细管浸入凝胶混合液中,使凝胶充满总体积的2/3左右,然后将其揿入约厚2mm的代用粘土垫上,封闭管底,用一支直径比盛凝胶的毛细管更细的硬质玻璃毛细管吸水铺在凝胶上。聚合后,除去水层并用毛细管加蛋白质溶液(0.1-1.0μl,浓度为1-3mg/ml)于凝胶上,毛细管的空隙用电极缓 ...
1.仪器装置 包括电泳室及直流电源两部分。 常用的水平式电泳室装置如图,包括两个电泳槽A和一个可以密封的玻璃(或相应材料)盖B;两侧的电泳槽均用有机玻璃(或相应材料)板C分成两部分;外格装有铂电极(直径0.5~0.8cm)D;里格为可放滤纸E的有机玻璃电泳槽架F,此架可从槽中取出;两侧电泳槽A内的铂电极D经隔离导线穿过槽壁与外接电泳仪电源相连。 电源为具有稳压器的直流电源,常压电泳一般在100~5 ...
1.仪器装置 电泳室及直流电源同纸电泳。 2.试剂 (1) 巴比妥缓冲液(pH8.6) 取巴比妥2.76g,巴比妥钠15.45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 (2) 氨基黑染色液 取0.5g的氨基黑10B溶于甲醇50ml、冰醋酸10ml及水40ml的混合液中。 (3) 漂洗液 取乙醇45ml、冰醋酸5ml及水50ml,混匀。 (4) 透明液 取冰醋酸25ml,加无水乙醇75ml,混匀。3.操作(1 ...
⒈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指单位长度(cm)的电位降,也称电势梯度。如以滤纸作支持物,其两端浸入到电极液中,电极液与滤纸交界面的纸长为20cm,测得的电位降为200V,那么电场强度为200V/20cm=10V/cm。当电压在500V以下,电场强度在2-10v/cm时为常压电泳。电压在500V以上,电场强度在20-200V/cm时为高压电泳。电场强度大,带电质点的迁移率加速,因此省时,但因产生大量 ...
含质粒的E. Coli cells经LB培养液250ml扩大培养,倒入50ml离心管,4℃,3000rpm,离心15分钟。弃去上清液。(弃去液丢弃前应作消毒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加lysis buffer(50mmol/L Glucose,10mmol/l EDTA,25mmol/l Tris-HCl,pH8.0)1-2ml使之悬浮。放置室温5分钟,加3.5-7ml新配制SDS/NaOH溶液( ...
先取少量纯化的重组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出目的基因,经电泳分离,确认。以200μl含2mg DNA(重组质粒)为例:取10μl含100μg DNA,加90μl TE。按1μg DNA加2-5U限制性内切酶,1/10体积缓冲液,1-2小时保温。缓冲液种类和酶反应温度因内切酶种类而异。1/10体积3mol/l NaAc,2倍无水乙醇,-70℃,2小时(-20℃过夜),10000rpm,10分钟离心,弃 ...
用5-10ml 1xNTE(NaCl 100mmol/L Tris-HCl 10mmol/l pH7.4,EDTa 1mmol/L pH8.0)调整细胞为2×107个(组织应切碎置液氮冰冻,高速搅切成粉末后,加入缓冲液)。加1/10-1/20体积(V)10mg/ml蛋白酶(Sigma Ⅷ型),1/20v 10%SDS,37℃2小时。加等量酚/3xNTE(3xNTE上封)混匀(至少7分钟)。4℃,3 ...
含106个细胞液加等量纯化溶液。总体积为细胞沉淀4-5倍,混匀。加0.1体积2ml/L乙酸钠(pH4.1),1体积酚(重蒸水上封),0.2体积CIAA,混匀器剧烈混合10秒钟。冰水浴15分钟。10000xg4℃,20分钟。离心(不用刹车)。小心取出上清液。加等量丙酮(或2倍乙醇),-20℃,60分钟以上。10000xg,4℃,20分钟离心。弃上清液。用1.5ml离心管约加0.3ml纯化溶液,重 ...
标记物检测方法特点32Pβ射线,自显影灵敏度最高,半寿期14天,放射强度1.7MeV35Sβ射线,自显影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半寿期87天,0.17MeV3Hβ射线,自显影低敏度高,分辨率高,半寿期12年,0.01MeV125Iγ射线,自显影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半寿期60天,0.04MeV生物素酶标血凝素,显色灵敏度好,避免有内源性生物素标本地高辛酶标地高辛配体,显色灵敏度好,分辨率一般T-T二聚体 ...
①重复性.影响SSCP重复性的主要因素为电泳的电压和温度.这两个条件保持不变, SSCP图谱可保持良好的重复性.一般SSCP图谱是二条单链DNA带,但有时有的DNA片段 可能只呈现一条SSDNA带,或者三条以上,这主要是由于两条单链DNA之间存在相似的 立体构象.有时三条以上的SSCP图谱是由于野型DNA片段和突变型DNA片段共同存在的 结果. ②靶DNA序列长度的影响在实验中发现SSCP对短链 ...
用传统的缓冲液和其他提供者推荐的条件裂解DNA。反向PCR所扩增的片段的大小由 PCR扩增片段的大小决定,目前,PCR扩增的实际上限为3-4kb。在许多情况下,首先 需要进行Southern杂交来确定内切酶用以产生大小适于环化及反向PCR的片段的末端 片段。能裂解核心区的内切酶使反向PCR只能扩增引物所定模板(依赖于引物)的上游 或上游区,而不裂解核心区的酶则使两上边侧序列都扩增,并带有由内切酶和 ...
反向PCR在研究转座因子、反转录病及其他 能与基因组DNA整合或易位的DNA序列中有许多重要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序列的易位、 转座和基因融合,其中之一是已知序列,例如癌基因或免疫系统的基因组成。在所有 这些情况中,如已知序列插入未知序列或与未知序列并列,反向PCR可用于测定未知 边侧序列。反向PCR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快速,可以研究许多独立克隆。其某些应用适 合于临床诊断。 反向PCR的局限之一是由未 ...
根据分离DNA片段的大小及需凝胶的容积,配制聚丙烯酰胺凝胶. 1.按要求装配好垂直电泳板,两块玻璃板的两侧及底部用1%的琼脂 糖封边,防止封闭不严而使聚丙烯酰胺液漏出. 2.将装好的玻璃电泳板倾斜成45~60℃角. 3.按表3配制所需%浓度凝胶的毫升数. 4.加入TEMED后,立即混匀,缓缓倒入两玻璃板间的胶床中,直到液 体接近溢出时为止. 5.立即插入适当的梳子,密切注意防止梳齿下产生 ...
1989年,Horton等人提出了SOE法(Gene splicing by over lap extension),即通 过复制时DNA链的交错延伸不实现基因拼接,分四步进行。 (1)引物设计:引物a和d是常规引物;b的左半段为常规引物,右半段为基因Ⅱ的引 物序列;c同理;则b和c的部分碱基可互补配对。 (2)基因I、Ⅱ分别扩增,产物相应为片段A、B和C、D。 (3)两种产物混合,经变 ...
SDL方法(Gene splicing by directed liga- tion),即直接拼接法,在SOE法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 (1)限制性内切酶,EcoRI核酸内切酶(或其它Ⅱs类限制性内切酶)能专一性识别 6bp的非回文序列,并能单向特异性地切断EcoRI识别的6bp以外的1—5个核苷酸,产 生一个以突出的4个核苷酸为结尾的5'末端。因而该伸头末端与酶切位点序列无关, 而是由切点附近的 ...
一般PCR仅应用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产生一个核酸片段,主要用于单一致病因子等的鉴定.多重PCR(multiplex PCR),又称多重引物PCR或复合PCR,它是在同一PCR反应体系里加上二对以上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的PCR反应,其反应原理,反应试剂和操作过程与一般PCR相同. 多重PCR的主要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或鉴定和病原微生物,某些遗传病及癌基因的分型鉴定。多种病原 ...
免疫-PCR(immuno-PCR)是新近建立的一种灵敏、特异的抗原检测系统.它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扩增反应的极高灵敏性来检测抗原,尤其适用于极微量抗原的检测. 免疫-PCR试验的主要步骤有三个:①抗原-抗体反应,②与嵌合连接分子结合,③PCR扩增嵌合连接分子中的DNA(一般为质粒DNA).该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嵌合连接分子的制备.在免疫-PCR中,嵌合连接分子起着桥梁作用,它有两个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