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化学生物学实验技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

  分解代谢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共有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5种。这些氨基酸能在肝中产生酮体,因为乙酰乙酰辅酶A能转变成乙酰乙酸和β-羟基丁酸。它们生成酮体的能力在未经治疗的糖尿病中特别明显。这种病人肝产生的大量酮体不仅来自脂肪酸,也来自生酮氨基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

  能通过代谢转变成葡萄糖的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15种。可代谢转变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或草酰乙酸,再通过这些羧酸变成葡萄糖和糖原。生酮和生糖氨基酸的区分不明确,因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这两种氨基酸又生酮,又生糖。一些能转变成丙酮酸的氨基酸(如丙氨酸、半胱氨酸和丝氨酸)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碱(alkaloid)

  结构极不相同但分子中均含氮的一大类有机物质的总称。根据分子结构及合成途径可分为:(1)真生物碱(true alkaloid)指均含有1个含氮的杂环,氨基酸是它们合成的前身,如嘌呤碱、吲哚碱和喹啉碱等。(2)原生物碱(protoalkaloid)指芳香族的多胺,来源于苯丙氨酸,但氮不存在于环中,如麻黄碱。(3)假生物碱(pseudoalkaloid)指具有含氮的杂环,但不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如类萜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壳多糖(chitin)

  又称几丁质。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于一些绿藻中。在天然聚合物中,壳多糖的贮存量仅次于纤维素,每年约生成100亿吨,主要功能为支撑、保护作用。壳多糖有广泛用途:在工业上可用作上光剂、填充剂、乳化剂等。在农业上,植物种籽包裹在壳多糖里,可防止菌类侵袭,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壳多糖经酰化、丙烯化和卤化等处理后形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三酰甘油( triacylglyceride)

  又称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是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的酯。各种三酰甘油的区别在于所含脂肪酸残基是否相同和它们的位置。若3个脂肪酸皆相同,则称单纯甘油酯;若有所不同,称为混合甘油酯。动植物的脂肪和油是单纯甘油酯和混合甘油酯的复杂混合物,其脂肪酸组成随生物的不同而变化。脂肪和油的区别仅在于前者在室温下为固体,后者在室温下为液体。植物油的熔点低于动物脂肪,说明植物油含有的不饱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球蛋白(glubulin)

  能被50%饱和度硫酸铵溶液沉淀的单纯蛋白质。不溶于纯水,易溶于稀盐水,加热即沉淀或凝固。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和体液中。最熟知的球蛋白是人血清球蛋白,可经电泳法分成α1-、α2-、β1-、β2-和γ-球蛋白,有免疫性。此外还有乳球蛋白、肌球蛋白等。植物种籽中的蛋白质多属此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启动子(promoter)

  DNA模板上专一地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决定转录从何处起始的部位,也决定基因的转录效率。生物中有许多启动子,如大肠杆菌约有2000个启动子。各启动子的效率可不相同,大肠杆菌的强启动子每2秒钟启动一次转录,而弱启动子每10分钟才启动一次,从百多个大肠杆菌启动子结构的分析,得知两个强启动子的同源序列的中心在转录起始部位(基因编码链上第一个核苷酸) 5'侧约10和35个核苷酸处,弱启动子序列中往往有多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

  又称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这种酶是1970年美国科学家特明(H.M.Temin)和巴尔的摩(D.Baltimore)分别于动物致癌RNA病毒中发现的,他们并因此获得197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RNA致癌病毒,如鸟类劳氏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进入宿主细胞后,其逆转录酶先催化合成与病毒RNA互补的DNA单链,继而复制出双螺旋D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

   用微生物的菌体或其毒素、酶的提取成分、人或动物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治疗和诊断用的各种制剂的统称。按其用途可分为人工自动免疫用生物制品和人工被动免疫用生物制品。人工自动免疫用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免疫预防,常用的有疫苗、类毒素等;人工被动免疫用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免疫治疗和免疫诊断,常用的有各种抗血清、淋巴因子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素(biotin)

   含硫水溶性维生素。广布于动物及植物组织,已从肝提取物和蛋黄中分离,是多种羧化酶辅基的成分。它与酶蛋白活性部位的某个赖氨酸残基的∈-氨基以酰胺键结合生成∈-N-生物素酰L-赖氨酸,亦称生物胞素。生物素是许多需ATP的羧化反应中羧基的载体,羧基暂时与生物素双环系统上的一个氮原子结合,如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羧化成草酰乙酸的反应中。动物缺乏生物素引起皮肤疾患和脱毛。卵蛋白质含有能与生物素紧密结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元素(bioelements)

   在生物体中存在的元素。其重要性质、数量和分布方式相差很大。有些可以叫做基本元素,因为在所有的生物体中都有。有些元素却只存在于某些生物中。迄今为止在生物中发现的元素有60多种。其中25种是细胞中所具有的,也是生物所必需的。在这25种元素中有6种:碳、氢、氧、氮、磷、硫对生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有机物是由这6种元素构成的。还有钙、钾、钠、镁、氯5种元素在生物体内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此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尿素循环(urea cycle)

  亦称鸟氨酸循环,是排尿素动物在肝脏中合成尿素的一个循环机制。肝细胞胞浆中的氨基酸经转氨作用与α-酮戊二酸形成的谷氨酸,透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氨形成游离氨。形成的氨(NH 4)与三羧酸循环产生的二氧化碳、2分子ATP,在氨基甲酰合成酶I的催化下生成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在线粒体的鸟氨酸转氨基甲酰酶的催化下,将氨基甲酰基转移给鸟氨酸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形成后即离开线粒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酶原(proenzyme,zymogen)

  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制的水解作用后转变成为具有活性的酶。比较著名的例子是消化酶的酶原(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胰凝乳蛋白酶原)和血液凝固酶的酶原(凝血酶原,纤溶酶原)。酶原可以贮存在其合成部位而没有引起细胞或组织自我消化(水解)的危险,待细胞需要时再被激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酶的抑制

  酶催化活性的降低或完全丧失(失活)。毒害或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叫做抑制剂(inhibitor)。对抑制剂的研究可以协助了解底物的专一性,酶活性部位的功能基,酶的催化机理或阐明物质代谢的途径等。某些药物或毒品之所以有效,也因为它们是一定酶的抑制剂。酶的抑制分为不可逆抑制和可逆抑制两类。  不可逆抑制 在不可逆抑制中,酶和抑制剂结合得很紧密,以致抑制剂从酶解离得非常慢,例如二异丙基氟磷酸(DFP)对乙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脂(phospholipid,PL)

  含磷的脂质,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磷脂的醇部分或者是甘油,或者是鞘氨醇,故可分成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类,它们都是极性脂。极性脂由极性部分(叫做极性头)和非极性部分(叫做非极性尾)组成。  甘油的C(1)和C(2)羟基被脂肪酸酯化,C(3)羟基被磷酸酯化,磷酸又与一极性醇X—OH连接,这就构成甘油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尾含有两个脂肪酸的长烃链,甘油C(1)连结的常是含16或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其C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质子泵

可逆性ATP酶,能在外能驱动下逆浓差转运H 。线粒体内膜呼吸链中有三个酶复合体具有质子泵功能,能将H 由内腔转运到外腔,它们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辅酶QH2-细胞色素c还原酶、NADH-辅酶Q还原酶。细菌的的质膜上普遍有质子泵,有的伴有呼吸链组分。嗜盐菌膜上的菌紫质(bacteriorhodopsin)受光照驱动,可将H 运入菌体内浓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离子泵(ion pump)

  膜运输蛋白之一。也看作一类特殊的载体蛋白,能驱使特定的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穿过质膜,同时消耗ATP形成的能源,属于主动运输。离子泵本质是受外能驱动的可逆性ATP酶。外能可以是电化学梯度能、光能等。被活化的离子泵水解ATP,与水解产物磷酸根结合后自身发生变构,从而将离子由低浓度转运到高浓度处,这样ATP的化学能转变成离子的电化学梯度能。目前已知的离子泵有多种,每种离子泵只转运专一的离子。  Na -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

  肌酸与磷酸组成的化合物,为高能磷酸基的暂时贮存形式,存在于肌肉和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细胞中。在脊椎动物中,肌酸与ATP反应可逆地生成磷酸肌酸,这个反应是由肌酸激酶催化的。  磷酸肌酸的功能是保持肌肉,特别是骨骼肌有较高的ATP水平。当细胞处于休息状态,ATP浓度相对高时,此反应朝磷酸肌酸净合成的方向进行;而当细胞有高代谢活性,ATP浓度低的时候,平衡移向ATP的净合成。磷酸肌酸就这样在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脂代谢(phospholipid metabolism)

  磷脂在生物体内可经各种磷脂酶作用水解为甘油、脂肪酸、磷酸和各种氨基醇(如胆碱、乙醇胺、丝氨酸等)。甘油可以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参加糖代谢。脂肪酸经β-氧化作用而分解。磷酸是体内各种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各种氨基醇可以参加体内磷脂的再合成,胆碱还可以通过转甲基作用转变为其他物质。磷脂合成时,乙醇胺或胆碱与ATP在激酶的作用下生成磷酸乙醇胺或磷酸胆碱,然后再与CTP作用转变成胞二磷乙醇胺或胞二磷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酶(enzyme)

  具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约90%的细胞蛋白质是酶。大多数酶释放到细胞内(胞内酶),也有一些分泌到体液或单细胞生物的介质中(胞外酶)。新陈代谢所包括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称酶促反应,酶所作用的反应物称底物。在真核生物中,一些酶(或反应)的相当量集中在细胞器的一定区域。迄今已发现的酶有2500种以上。  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团 酶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均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和底物相比,酶是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