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特殊细菌,在系统发育上既不属真核生物,也不属原核生物。它们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细胞核及细胞器),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还具有它们独有的一些特征(如细胞壁的组成,膜脂质的类型)。因之有人认为古细菌代表由一共同祖先传来的第三界生物(古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它们包括酸性嗜热菌,极端嗜盐菌及甲烷微生物。可能代表了活细胞的某些最早期的形式 ...
除古细菌以外的所有细菌均称为真细菌。最初用于表示“真”细菌的名词主要是为了与其他细菌相区别。
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 是细菌细胞质膜向细胞质内陷折皱形成的。每个细胞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中含有细胞色素和琥珀酸脱氢酶 为细胞提供呼吸酶 具有类似线粒体的作用 故又称为拟线粒体。 ...
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 ...
细胞内具有膜包被结构的总称 包括细胞质膜、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膜结构体系的基本作用是为细胞提供保护。质膜将整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保护起来,并进行选择性的物质交换;核膜将遗传物质保护起来,使细胞核的活动更加有效;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将细胞的能量发生同其它的生化反应隔离开来,更好地进行能量转换。膜结构体系为细胞提供较多的质膜表面,使细胞内部结构区室化。由于大多数酶定位在膜上,大 ...
该系统又称为颗粒纤维结构系统,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是纤维结构,由DNA和组蛋白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是由核小体组成的串珠结构,其直径为10nm又称为10纳米纤维。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颗粒结构,直径为15~25nm,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它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与蛋白质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细胞骨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一定形态,使细胞得以安居乐业。细胞骨架对于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来说又起交通动脉的作用; 细胞骨架还将细胞内基质区域化;此外,细胞骨架还具有帮助细胞移动行走的功能。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细胞社会学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研究细胞整体和细胞群体中细胞间的社会行为(包括细胞间识别、通讯、集合和相互作用等),以及整体和细胞群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死亡等活动的调节控制。细胞社会学主要是在体外研究细胞的社会行为,用人工的细胞组合研究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同细胞或不同细胞的行为; 研究细胞之间的识别、粘连、通讯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作用、作用本质、以及对形态发生的影响等。
通常是指分割两个隔间的一层薄薄的结构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或是人造的有时很柔软。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膜不仅薄而且具有半透性(semipermeable membrane)允许一些不带电的小分子自由通过。 ...
存在于细胞质中各膜结合细胞器中的膜,包括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过氧化物酶体膜等。
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另外 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裂、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真核生物除了具有细胞表面膜外,细胞质中还有许多由膜分隔成的各种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膜结构与质膜相似,但功能有所不同,这些膜称为内膜(internal membrane)或胞质膜(cytoplasmic m ...
细胞质膜的一种特别结构,是由膜蛋白和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它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这种结构称为膜骨架。膜骨架首先是通过红细胞膜研究出来的。红细胞的外周蛋白主要位于红细胞膜的内表面并编织成纤维状的骨架结构以维持红细胞的形态限制膜整合蛋白的移动。 ...
又称收缩蛋白,是红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份但不是红细胞膜蛋白的成份约占膜提取蛋白的30%。血影蛋白属红细胞的膜下蛋白,这种蛋白是一种长的、可伸缩的纤维状蛋白长约100 nm由两条相似的亚基∶β亚基(相对分子质量220kDa)和α亚基(相对分子质量200kDa)构成。两个亚基链呈现反向平行排列 扭曲成麻花状,形成异二聚体 两个异二聚体头-头连接成200nm长的四聚体。5个或6个四聚体的尾端一起连接于短的 ...
血型糖蛋白又称涎糖蛋白(sialo glycoprotein)因它富含唾液酸。血型糖蛋白是第一个被测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有几种类型,包括A、B、C、D。血型糖蛋白B、C、D在红细胞膜中浓度较低。血型糖蛋白A是一种单次跨膜糖蛋白 由131个氨基酸组成 其亲水的氨基端露在膜的外侧 结合16个低聚糖侧链。血型糖蛋白的基本功能可能是在它的唾液酸中含有大量负电荷防止了红细胞在循环过程中经过狭小血管时相互聚集 ...
与血型糖蛋白一样都是红细胞的膜蛋白因其在PAGE电泳分部时位于第三条带而得名。带3蛋白在红细胞膜中含量很高,约为红细胞膜蛋白的25%。由于带3蛋白具有阴离子转运功能,所以带3蛋白又被称为“阴离子通道”。带3蛋白是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每条亚基含929个氨基酸它是一种糖蛋白,在质膜中穿越12~14次因此是一种多次跨膜蛋白。 ...
基于ARS、CEN、TEL是线性染色体稳定的功能序列人们利用这些序列构建载体 重组后的DNA以线性状态存在 这样不仅稳定而且大大提高了插入外源基因的能力 并且可以像天然染色体一样在寄主细胞中稳定复制和遗传,称为人工染色体。如利用从酵母染色体上分离的ARS、CEN、TEL序列构建载体,然后用这种载体构建的染色体即称为酵母人工染色体。 ...
是真核生物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两个染色体附着的区域,含有11个高度保守的碱基序列:TGATTCCGAA,功能是形成着丝粒,均等分配两个子代染色单体。
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 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 有五种类型:H1 、H2A 、H2B 、H3 、H4,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 能够同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组蛋白的基因非常保守。亲缘关系较远的种属中 四种组蛋白(H2A、H2A、H3、H4)氨基酸序列都非常相似 如海胆组织H3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小牛胸腺的H3的氨基酸序列间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 小牛胸腺的H3的氨基酸序 ...
非组蛋白是指细胞核中组蛋白以外的酸性蛋白质。非组蛋白不仅包括以DNA作为底物的酶,也包括作用于组蛋白的一些酶 如组蛋白甲基化酶。此外还包括DNA结合蛋白、组蛋白结合蛋白和调节蛋白。由于非组蛋白常常与DNA或组蛋白结合 所以在染色质或染色体中也有非组蛋白的存在 如染色体骨架蛋白。 ...
这类蛋白因子往往含有几个相同的指结构 每一个指结构具有以下的保守序列: Cys-X2-4-Cys-Phe-X5-Leu-X2-His-X3-His。这段保守序列中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和两个组氨酸残基与锌离子形成配位键 形成环 因此称为锌指 上述具有Cys和His的指结构称为Cys2/His2指。每个指结构有23个氨基酸残基 指结构之间的距离为7~8个氨基酸残基。另一类指结构是Cys2/Cys2的锌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