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受体是一个四聚体,由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通过二硫键连接。两个α亚基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其上有胰岛素的结合位点;两个β亚基是跨膜蛋白,起信号转导作用。无胰岛素结合时,受体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没有活性。当胰岛素与受体的α亚基结合并改变了β亚基的构型后,酪氨酸蛋白激酶才被激活,激活后可催化两个反应∶①使四聚体复合物中β亚基特异位点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这种过程称为自我磷酸化(autophosphoryl ...
SH结构域是“Src同源结构域”(Src homology domain)的缩写(Src是一种癌基因最初在Rous sarcoma virus 中发现)。这种结构域是能够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残基紧紧结合形成多蛋白的复合物进行信号转导。SH2大约由100个氨基酸组成。SH2结构域能够与生长因子受体(如PDGF和EGF)自我磷酸化的位点结合。含有SH2结构域的蛋白也常常含有SH3结构域。SH3结构域 ...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小肽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是类EGF大家族的一个成员。EGF同应答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一旦结合便促进受体二聚化并使细胞质位点磷酸化。被激活的受体至少可与5种具有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结合进行信号转导。EGF能够广泛促进细胞的增殖。 ...
EGF受体是一种糖蛋白 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上皮细胞、人的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EGF 受体是一条含有118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 相对分子质量为170kDa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很大的细胞外结构域:约621个氨基酸残基,富含半胱氨酸(51个) 并形成多对二硫键,其上结合有糖基是EGF结合的位点。②跨膜区∶由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③细胞质结构域由54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无活性的酪氨酸激酶 ...
Ras是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的英文缩写。Ras蛋白是原癌基因 c—ras的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1kDa,属单体 GTP结合蛋白,具有弱的 GTP酶活性。Ras蛋白的活性状态对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骨架、蛋白质运输和分泌等都具有影响,其活性则是通过与GTP或GDP的结合进行调节。Ras的活性受两个蛋白的控制一个是鸟苷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 ...
Grb2是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又叫Ash蛋白。该蛋白参与细胞内各种受体激活后的下游调节。它能够直接与激活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酸化的酪氨酸结合参与EGF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也能通过与Shc磷酸化的酪氨酸结合间接参与由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rb2能够同时与Shc、Sos结合形成Shc-Grb2-Sos复合物并将Sos激活,激活的Sos与质膜上的Ras蛋白结合,并将其激活引起信号级联反应。Grb2 ...
Sos蛋白是编码鸟苷释放蛋白的基因sos的产物(sos是son of sevenless 的缩写)。Sos蛋白在Ras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是促进Ras释放GDP结合GTP使Ras蛋白由非活性状态转变为活性状态,所以 Sos蛋白是Ras激活蛋白。Sos蛋白不含SH结构域不属于SH蛋白。 ...
信号趋异是指同一种信号与受体作用后在细胞内分成几个不同的信号途径进行传递最典型的是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信号转导。在EGF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中EGF与受体结合后导致受体细胞内结构域特定部位的酪氨酸自我磷酸化形成磷酸酪氨酸。新形成的磷酸酪氨酸作为SH2结构域的锚定位点将具有SH2结构域的不同效应物激活。由于这些效应物自身的功能不同因而引起不同的信号转导。如Grb2作为接头蛋白将信号经Sos蛋白传给Ra ...
信号转导途径间的“窜扰”是指不同信号转导途径间的相互影响即通常所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在信号转导中,虽然每种体系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似乎互不影响,如PKA系统、受体酪氨酸激酶系统。实际上细胞内的各种信息往往要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信息网共同起作用。例如cAMP的信号通路主要是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特别是糖的代谢。新的研究结果表明,cAMP也能抑制一些细胞的生长,包括成纤维细 ...
受体对信号分子失去敏感性称为受体钝化 一般是通过对受体的修饰进行钝化的。如肾上腺素受体在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后则失去对肾上腺素的信号转导作用。如果钝化的受体只是那些已与信号分子结合的受体这种现象称为同源钝化 (homologous desensitization)。如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时,受体可在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的作用下发生磷酸化,β抑制蛋白与磷酸化的受体结合使之钝化失去受体作用; 此外 β ...
通过内吞作用减少质膜中受体量来调节信号转导称为受体减量调节。内吞是使细胞膜上受体减少的有效办法 细胞也因此降低了对信号分子的敏感性。实际上许多受体被内吞后并不被溶酶体消化它们被逐步释放,慢慢回到细胞膜上形成受体再循环。在此过程中始终有一部分受体滞留在细胞质中而不能到膜上发挥功能这种现象又称为受体隔离。另外受体内吞也包括结合有配体的受体-配体内吞一些生长激素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被解除信号作用的。 ...
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 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按核糖体存在的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核糖体。按存在的生物类型可分为两种类型:真核生物核糖体和原核生物核糖体。原核细胞的核糖体较小 沉降系数为70S,相对分子质量为2.5x103 kDa ...
5S rRNA是核糖体大亚基的一个组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5S rRNA而且结构相似。真核生物的5S rRNA基因与其它三种rRNA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它是由核仁以外的染色体基因转录的,然后运输到核仁内参与核糖体的装配。5S rRNA基因的数量比45S rRNA转录单位多人的5S rRNA基因有500个拷贝并且在染色体上串连排列。非洲爪蟾的5S rRNA基因的一个重复单位含有一个5S rR ...
细胞内选择性复制DNA 产生大量的拷贝。如两栖类卵母细胞在发育的早期,rRNA基因的数量扩增到1000多倍。基因扩增是通过形成几千个核进行的,每个核里含有几百拷贝的编码28S、18S和5.8S的rRNA基因,最后卵母细胞中的这些rRNA基因的拷贝数几乎达到50万个,而在相同生物的其它类型细胞中,这些rRNA基因的拷贝数只有几百个。卵母细胞中有如此众多的rRNA基因拷贝,为卵细胞在受精后的发育过程中 ...
即氨酰基位点,是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aminoacyl-tRNA )结合的位点 又叫受位(entry site),主要位于大亚基,是接受氨酰tRNA的部位。 ...
即肽酰tRNA位点(peptidyl-tRNA site) 又叫供位(donor site) 或肽酰基位点 主要位于大亚基 是肽基tRNA移交肽链后肽酰tRNA所占据的位置 即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位点。 ...
E位点是脱氨酰tRNA(deaminoacyl-tRNA)离开A位点到完全从核糖体释放出来的一个中间停靠点只是作暂时的停留。当E位点被占据之后A位点同氨酰tRNA的亲和力降低防止了氨酰tRNA的结合直到核糖体准备就绪E位点腾空才会接受下一个氨酰tRNA。 ...
在原核生物中 核糖体中与mRNA结合位点位于16S rRNA 的3'端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它是1974年由J.Shine 和 L.Dalgarno发现的故此而命名。SD序列是mRNA中5'端富含嘌呤的短核苷酸序列一般位于mRNA的起始密码AUG的上游5~10个碱基处并且同16S rRNA 3'端的序列互补。 ...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polysome 或polyribosomes)。在mRNA的起始密码子部位核糖体亚基装配成完整的起始复合物然后向mRNA的3'端移动直到到达终止密码子处。当第一个核糖体离开起始密码子后空出的起始密码子的位置足够与另一个核糖体结合时第二个核糖体的小亚基就会结合上来并 ...
嘌呤霉素是一种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它具有与tRNA分子末端类似的结构 能够同氨基酸结合,代替氨酰化的tRNA同核糖体的A位点结合,并掺入到生长的肽链中。虽然嘌呤霉素能够同A位点结合但是不能参与随后的任何反应 因而导致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并释放出C-末端含有嘌呤霉素的不成熟的多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