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六、趋化因子 由组织细胞和微生物产生的趋化剂(chemoattractants)对白细胞的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炎症发生过程中重要的起始步骤,也是机体防御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等异物先天性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1986年以前,“经典”的(classical)白细胞趋化物质主要有补体片段C5a、白三烯B4(leukotrinin B4L ...
网络 六、趋化因子 由组织细胞和微生物产生的趋化剂(chemoattractants)对白细胞的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炎症发生过程中重要的起始步骤,也是机体防御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等异物先天性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1986年以前,“经典”的(classical)白细胞趋化物质主要有补体片段C5a、白三烯B4(leukotrinin B4L ...
网络 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属于一组新近发现的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TGF-β超家族。这一家族除TGF-β外,还有活化素(activins)、抑制素(inhibins)、缪勒氏管抑制质(Mullerian inhibitor substanceMIS ...
网络 四、干扰素(IFN)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首先发现了病毒干扰现象,即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因而命名为干扰素。目前已知干扰素并不能直接杀伤病毒,而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数种酶,干扰病毒的基因转录或病毒蛋白组分的翻译。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来源不同、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差异,可分为α-干扰素 ...
网络 四、干扰素(IFN)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首先发现了病毒干扰现象,即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因而命名为干扰素。目前已知干扰素并不能直接杀伤病毒,而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数种酶,干扰病毒的基因转录或病毒蛋白组分的翻译。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来源不同、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差异,可分为α-干扰素 ...
网络 三、肿瘤坏死因子 1975年Carswell等发现接种BCG的小鼠注射LPS后,血清中含有一种能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使体内肿瘤组织发生血坏死的因子,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1985年Shalaby把巨噬细胞产生的TNF命名为TNF-α,把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命名为T ...
网络 三、肿瘤坏死因子 1975年Carswell等发现接种BCG的小鼠注射LPS后,血清中含有一种能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使体内肿瘤组织发生血坏死的因子,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1985年Shalaby把巨噬细胞产生的TNF命名为TNF-α,把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命名为T ...
网络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 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的建立和重组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的问世给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提供了前提。根据细胞因子刺激不同造血细胞系或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粒细胞CSF(G-CSF)、巨噬细胞CSF(M-CSF)、粒细胞和巨 ...
网络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细胞因子的cDNA克隆获得成功,并获得了高活性基因表达产物,这给细胞因子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目前已有IL-2、EPO、G-CSF、GM-CSF、IFN-γ和IFN-α等细胞因子投放市场,有更多的细胞因子正在进行不同期的临床验证。细胞因子在正式投入市场成 ...
网络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细胞因子的cDNA克隆获得成功,并获得了高活性基因表达产物,这给细胞因子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目前已有IL-2、EPO、G-CSF、GM-CSF、IFN-γ和IFN-α等细胞因子投放市场,有更多的细胞因子正在进行不同期的临床验证。细胞因子在正式投入市场成 ...
网络 二、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众多的细胞因子有以下共同的作用特点。 (1)绝大多数细胞因子为分子量小于25kDa的糖蛋白,分子量低者如IL-8仅8kDa。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IL-5、IL-12、M-CSF和TGF-β等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大多数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为单拷贝基因(IFN-α除外),并由4~5个外显 ...
网络 第四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细胞因子(cytokine)是指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因子对于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重要调节作用。80年代以来,由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研究的飞速发展,不仅克隆了早先发现的生物活性肽的cDNA,而且发现了许多新的细胞因子,并对各种细胞因子产生来源、分了子结构和基 ...
网络 三、T细胞库的多样性 推测T细胞库(T cell repertoire)中多样性在1010以上,其多样性的原因与Ig相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胚系中有众多的V、D和J基因片段 尽管TCRα和β基因中V基因片段数比Ig基因少,但J基因片段明显比Ig基因为多,如小鼠中约50~100个Jα和至少12个Jβ基因片段,而IgH和κ链基因座 ...
网络 二、TCR基因的重排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过程中,TCR基因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重排。TCR基因的重排顺序和表达与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和表达十分相似。在基因组中的识别序列包括了一个保守的七聚体和九聚体,七聚体与九聚体之间含有一个不保守的12碱基对或23碱基对间隔序列(spacer sequence)。 TCRβ链基因座的重排要先于α ...
网络 第三节 T细胞受体基因 编码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α、β、γ和δ链的基因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表3-6)。人和小鼠δ基因都位于α基因的复合体中,均位于14号染色体;人TCRβ和γ链基因分别位于第7对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小鼠β和γ链基因则分别位于第6和13号染色体。 表3-6 TCR多肽链基因定位 ...
网络 四、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 机体对外界环境中众多抗原刺激可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有人推算抗体的多样性在107以上,这种抗体多样性主要是由遗传控制的。引起免疫球蛋白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胚系中众多的V、D、J基因片段 胚系(germ line)中未重排的(unrearranged) DNA有众多的V基因片段以及一定数量的D ...
网络 四、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 机体对外界环境中众多抗原刺激可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有人推算抗体的多样性在107以上,这种抗体多样性主要是由遗传控制的。引起免疫球蛋白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胚系中众多的V、D、J基因片段 胚系(germ line)中未重排的(unrearranged) DNA有众多的V基因片段以及一定数量的D ...
网络 三、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调节 (一)核因子对Ig基因转录的调节作用 Ig基因转录活性是由两个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s)即启动子(promoterP)和增强子(enhancerE)来调节。而启动子和增强子的功能又由反式作用的核因子(trans-acting nuclear factor)所控制。这些核因子也 ...
网络 三、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调节 (一)核因子对Ig基因转录的调节作用 Ig基因转录活性是由两个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s)即启动子(promoterP)和增强子(enhancerE)来调节。而启动子和增强子的功能又由反式作用的核因子(trans-acting nuclear factor)所控制。这些核因子也 ...
网络 二、Ig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在Ig重链基因重排后,轻链的可变区基因片段随之发生重排,V与J基因片段并列在一起。κ轻链基因先发生重排,如果κ基因重排无效,随即发生λ基因的重排。 (一)κ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在小鼠,Vκ基因片段约有250个,间隔距离平均为10~12kb;Jκ有5个,其中4个有功能:Cκ只有1个。在人类,V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