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第二节 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理过程 Virchow在19世纪中期所奠定的细胞病理学说,通过近代对细胞及其病变的超微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新的更广更深的基础,扩大和加深了对疾病的理解。 细胞是一个由细胞膜封闭的基本生命单元,内含一系列明确无误的互相分隔的反应腔室,这就是由细胞膜为界限的各种细胞器,是细胞代谢和细胞活 ...
网络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一节 概述 生活机体的细胞和组织经常不断地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因子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反应和调节机制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这种反应能力可保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维护细胞、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生存。但细胞和组织并非能适应所有刺激的影响,当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超越了一定的界限时,细胞乃受损甚至死亡。 然 ...
网络 绪论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部分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都会发生种种改变,这是研究和认识疾病的重要依据。病理学(patho1ogy)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原因(病因学,ethiology)、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病学,pathogenesis)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 ...
腹膜内注射巯基乙酸盐可以稳定诱导大量的中性白细胞到腹腔中。对这些细胞的运输被认为是通过CXCL1,CXCL2,和CXCL8等炎症趋化因子介导的(1,2)。因此这一模型可以用于在生物工程小鼠(例如敲除或转基因小鼠)中检测中性白细胞向这些炎症趋化因子移动,或者能够用于检测确定的分子(例如一些小分子或者抑制类抗体)抑制这些因子的化学活性.这一实验方法被作者成功的用于鉴定病毒的多重的趋化因子抑制剂的功能 ...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细胞凋亡的一般过程和形态特征,了解诱导细胞凋亡的因素;学习和了解细胞凋亡检测的常规手段,掌握利用梯状DNA电泳法鉴定细胞凋亡的方法。 2.实验原理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的受基因调控的主动的死亡方式。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发育、自稳平衡及多种病理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最早由Kerr于 ...
以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亚系Hca/16A<3>-F为细胞株,建立小鼠皮下种植瘤模型,用依托泊苷Vp-16治疗,诱导该肿瘤细胞耐药,一周后建立耐药模型,再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K2Rh-TNFα-Dk2治疗,通过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以及促凋亡基因bax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来研究TNF-α能否诱导对Vp-16耐药的肿瘤细胞凋亡,为克 ...
原代心肌细胞的培养及实验方案 取出生后0~24 h C57BL/6cr小鼠心脏,按改良的Lader方法进行细胞的分离。 获取博动的心脏迅速放置于无Ca2+、Mg2+的Hank’s平衡液中。剪碎心脏,放置在4℃条件下100 g/L的Trypsin溶液中消化16~18 h,用Trypsin抑制剂中止消化。然后在37℃下,用胶原酶Ⅱ于CO2培养箱内,在摇床上继续孵化消化45~60 min, ...
异种体外受精是将不同种动物的雌雄配子模拟体内条件混台培养使其融合受精的一项生物高技术。通常采用金黄地鼠卵为雌配子与各种哺乳动物或人的精子进行实验 ,因此又称精子穿透试验(SPA)。人精子与地鼠卵体外受精结果与人同种体外授精呈高度正相关系。可取代人卵用来检测人精子的受精能力。SPA可反映精子获能、顶体反应精卵相互作用诸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可用于以上方面的生理学、药理学和毒理学角度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已广 ...
哺乳动物的生命过程与人类十分相似。随着增龄,动物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退行性变化而表现出老化现象。如免疫系统是体内保卫自身的第一道屏障,随增龄胸腺退化萎缩、T细胞功能低下、自身抗体增加、对外来抗原的刺激应答能力减弱。老年期的免疫变化增加了某些老年病的发生。在神经系统脑内神经递质、受体以及某些代谢酶发生增龄性变化,表现为记忆能力下降、感觉迟钝、注意力降低;在呼吸系统方面,老年动物肺泡简质细胞弹性蛋白/胶 ...
1. 一般肿瘤蛋白疫苗首次免疫剂量 10ug/ 只小鼠,与相应佐剂混匀,在背部皮 下注射 2. 第 2 次免疫间隔 2 周,同样加佐剂在皮下注射 3. 第 3 次免疫间隔 2 周,同样加佐剂在皮下注射 4. 第3 次免疫后 2 周,用 ELISA检测其血清效价,当效价达 到要求时;在接种肿瘤细胞前 3 天,于腹腔或尾静脉加强注射 20ug / 只。 ...
将对数生长的肿瘤细胞收集 , 用无血清基质 10.0ml, 于 1500 转/ 分, 离心3min, 连续洗 3 次, 最后用无血清基质混匀, 用血球计数器计算肿瘤细胞数量( 平均 5 个中方格的细胞计数×104即是肿瘤数/ 毫升) 。 计算完肿瘤细胞总数, 再将 肿瘤细胞密度调至 4×106 个/ml, 每只小鼠腋下接种 50ul(即 2×105个肿瘤细胞) ...
中医“证”的模型是在动物身上复制临床不同的症候,以不同的证型表现出来。 一、阳虚模型 肌注醋酸氢化考的松,口服地巴唑,羟基脲或手术切除双侧肾上腺。 二、阴虚模型 喂饲甲状腺片、皮下注射L-甲状腺素钠盐,人工高位小肠侧瘘手术。 三、脾虚模型 喂饲含大黄、玄明粉、番泻叶的低蛋白饮食,或皮下注射利血平。 四、寒证模型 三联疫苗腹腔注射,口服寒凉泻。 五、热证模型 口服或注射温热 ...
一、脑瘤模型 可用甲基胆蒽等化学致癌埋于皮层,或用肿瘤移植的方法复制脑肿瘤。 二、脑卒中模型 常用显微手术结扎大鼠、猫、狗的大脑中动脉和将自凝血块注入颈内动脉,引起梗塞。 三、癫痫模型 家兔肌肉注射马桑内酯或噪音刺激大鼠等方法常用作复制癫痫模型。 四、脑水肿模型 于颈内动脉内注入伤寒内毒素制作急性模型或外力作用引起外伤性脑水肿。 ...
一、病毒性肝炎模型 常用方法是注射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复制乙型肝炎模型。胆大部分实验动物对甲型肝炎病毒不易感。我国已有报导红面猕猴、恒河猴、人及野生树鼩种毒后出现人甲型肝炎现象。近年来发现某些鸭肝炎病毒的特征与人肝炎病毒十分相似,故用鸭作为人肝炎模型也开始增多。 二、免疫性肝炎模型 慢性或迁延性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着抗肝细胞成分抗体。1959年国外有人用肝组织悬液加弗氏佐剂免疫豚鼠,成功地诱发了肝细胞变 ...
一、慢性支气管肺炎模型 常选用大鼠、豚鼠或猴吸入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氨水、烟雾等)复制人类慢性气管炎。现发现猪粘膜下腺体与人类相似,且经常发生气管炎及肺炎,故认为是复制人类慢性气管炎较合适的动物。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引起与人类相似的气管腺体肥大。 二、肺气肿模型 给兔等动物气管内或静脉内注射一定量木瓜蛋白酶、菠罗蛋白酶(Bromelin)、败血酶(Alcalas)、胰蛋白酶(Trypsin ...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既可在整体动物身上复制心律失常,也可用离体心脏或心脏某部分组织块体外灌流复制心律失常。常用的复制方法,有下列几种: 1.心房扑动和颤动性心律失常 选用狗、猫等动物,麻醉后开胸,暴露心脏,在人工呼吸下进行实验。可用高频率电直接刺激心房壁,使每次刺激落心房肌复极时R或S波间隔;乌头硷溶液涂抹心房外面局部;挤压动物上下腔静脉间的部位,同时给予电刺激;窦房结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硷或甲状腺 ...
复制动物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的方法有结扎冠状动脉法,有的结扎左旋冠脉,但多数是结扎左前降冠脉,鉴于结扎冠状动脉主干死亡率高,故亦有使用多处结扎的方法,即同时结扎几处的冠脉分支,以形成一个梗死区域。经验证明,结扎的冠状动脉,因其分布的心肌范围和该区内是否有其他冠状动脉,而决定着心肌梗塞的面积,结扎方法是建立很早而至今还普通使用的方法。此外,还有用油质、石松子孢或汞等作弥散性冠状动脉微栓塞或选择性 ...
急性实验性高血压模型常选用狗、猫、大白鼠、家兔和猴。复制的方法很多,如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反射、外源性儿茶酚胺类或其它体液加压物质注射等。这类模型造成的高血压时间短,不适于长时间的研究。应复制慢性实验性高血压模型。除遗传性高血压动物模型较能模拟人类高血压病的自然过程外,其它各类慢性实验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如神经原型、肾型、内分泌型和饮食型等),大多要经过一定的手术、药物或其他附加因素处理 ...
各种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的特点:除田鼠和地鼠外,一般温血动物只要用适当的方法,都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 1. 兔 是最早用以制造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的动物,至今仍然多被采用。它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率高,可达75~95%,大白鼠仅为40%,对高血脂的清除能力低,静脉注入胆固醇后脂血症可持续3~4天,大鼠仅为12小时,狗介于两者之间。只要给兔含胆固醇较高的饲料,不必附加其它因素,经 ...
1.高胆固醇、高脂肪饲料喂养法 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特点是死亡率低,可长期观察,但费时久。一般在家兔、鸽、鸡等,经数周喂养就可产生明显的高脂血症,经数月就能形成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大白鼠、小白鼠及犬则较难形成,如果饲料中增加蛋黄、胆酸和猪油等,可用促进作用。为了促进病变的形成,在高脂饲料中还可加入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苯丙胺、维生素D、烟碱或蔗糖等。 具体复制方法:兔诱发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