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的好坏以及饮食习惯良好与否,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不仅需要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还要调配合理,食法得当,才容易消化吸收,达到应有的营养交能。有人将儿童饮食需要注意的问题,归纳为如下"十忌"。 (1)忌零食。孩子常吃多吃零食,会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还会使孩子肥胖或厌食。 (2)忌偏食。孩子偏食,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影响 ...
商务餐远离生猛海鲜 烤涮生猛海鲜成为一种饮食时尚,但是由于这些食物中存在寄生虫和细菌的概率很高,加之过于追求味道的鲜美,烹调不够充分,不知不觉中已经病从口入。 推荐菜品:夏日田园 材料:鲜芦笋240克,鲜冬菇160克。 调味料:素上汤1杯,盐、糖各半茶匙,姜汁、油各1茶匙,胡椒粉、麻油各少许。 做法: 1.鲜冬菇去蒂,洗净,用煮滚的调味料煨熟(约需1分钟)。 2.鲜芦 ...
经典食谱一:姜汁甜牛奶 原料:生姜汁,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功能散寒,止呕。《食疗本草》说它“止逆,散烦闷,开胃气”。《本草拾遗》记载生姜“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 胃”。《本草从新》指出“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 牛奶,性味甘、平,功能补虚损,益脾胃,可治虚弱劳损,反胃噎膈等症。《滇南本草》说它能“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肠”。《本草纲目》指出它能“治反胃热哕, ...
什么是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各种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巨核细胞生成不良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理化因素抑制骨髓,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因 ...
什么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PP)? 为一种常见的微血管病性溶血和血栓性微血管病。病因不明,少数病人可能与感染、妊娠、胶原血管病、肿瘤、药物和遗传等有关。本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少数可较慢而反复发作。临床上以30-40岁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出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损害,称为TPP五联征。神经症状常为间歇性或波动性。除少数慢性型病程可持续数月到数年,80%病人在3个月内死 ...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85%病例的血清和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其特点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 ...
风湿病的运动疗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即关节可动范围训练、增强肌力运动和日常生活运动、步行训练。这些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如在炎症急性期宜选择以维持现状为目的关节可动范围训练,如伸臂、屈肘、松腿、弯腰、握拳,活动腕部及手指等。慢性期则选择能改善各个关节功能和恢复肌力的各种运动方法。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三个原则:(1)逐渐牵拉,不要猛然用力或急促运动;(2)在局部关节保温的前提下进行;(3)运动不能 ...
1986年,美国罗奈尔得‧雷根总统在某些政党交锋的时刻常以「我想不起来」,「我不记得」…这类显得蹩脚的答案来回应对手。然而,他的回应很可能是真心话而非玩弄政治语言。因1994年,卸任的雷根总统宣布他罹患阿兹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在美国约有5-6%的人口罹患阿兹海默症或是有相关的痴呆症状。这表示有将近四百万的美国人罹患阿兹海默症。随著患者们老化退化,照顾者及社会的负担也 ...
1.每天清晨及傍晚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快步走一小时:快步走可以提高摄氧量,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有理想的效能。2.经常做手指动作的头脑体操:如手工艺、雕刻、制图、剪纸、打字,以及用手指弹奏乐器等,能有效地按摩大脑,预防痴呆。3.经常使用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或用双手伸展握拳运动:可增进脑力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可预防痴呆。4.实施头颈左右旋转运动:有预防老年痴呆的功效。其方法是先将头颈缓慢地由左向右 ...
目前,对老年痴呆无特效药物,做好调护工作十分重要。其调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帮助料理病人的日常生活。痴呆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家人要求他们按时起床和就寝、进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规律。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求早晚刷牙、洗脸,勤剪指甲,定期洗头、洗澡,勤换内衣、被褥。白天尽量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病人往往有睡眠障碍,要为病人创造入睡条件。(2)加强病人的功能训练。必须强调,帮 ...
目前,老年痴呆症尚无确切治疗方法,但合理的膳食营养可预防和延缓该病的发生。饮食的关键是营养的摄入要平衡,要多吃植物性蛋白及含钙食品,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卵磷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铝、铜的摄入,少吃肥肉、盐和糖。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老年痴呆的发生与机体叶 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关。欧洲一些医院对数百名已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病人进行血液测定时发现,这些病人血液中高半胱氨酸的含量特别高,由于 ...
1.饮食要低糖、低盐、低脂,且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2.每餐七分饱,既能保证能量供应,又能预防痴呆。3.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类及其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瘦肉等。4.常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豆腐、贝类、海带、肝、肾、白菜和萝卜等。5.严格戒烟,吸烟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脑组织萎缩,导致痴呆。6.少饮或不饮烈性酒,酒精能使反应迟钝导致痴呆。7.防便秘,肠道内细菌能将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解 ...
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有人甚至说当代就是一个“焦虑的年代”。焦虑的表现是:总是担心、恐慌。 担心、恐慌是一种固有的不安,主要的精神反应便是焦虑和忧愁,但尚不是心理疾病,若持续为固着状态——明知没必要如此不安,但已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进人心理障碍阶段了。 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一是对事物的预测性、预见性。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对将来必要的担心和考虑是应该的,但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环 ...
对某些亚健康状态人群,其本人甚至包括医生或周围的人都可能有意无意地采取以下错误的处理方法: 长期休养:人在疲劳过度时,会有暂时的疲劳感、倦怠感、注意力涣散、身体不适等,经过休息很快就会恢复。但有些人却因为缺乏常识,认为是自己有了什么病,并因此感到不安,让这一部分人长期休养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有害处。一个人如果长期不工作,会使他们担心自己的前途和收入,从而愈加不安,症状也就进一步恶化。从另 ...
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2、孤独自卑,忧郁苦闷 3、注意分散,思考肤浅 4、容易激动,无事自烦 5、记忆闭塞,熟人忘名 6、兴趣变淡,欲望骤减 7、懒于交往,情绪低落 8、易感疲劳,眼易疲倦 9、精力下降,动作迟缓 10、头昏脑胀,不易复原 11、久站头晕,眼花目眩 12、肢体松软,力不从愿 13、体重减轻,体虚力单 14、不易入眠,多梦易醒 15、晨不愿起,昼常打 ...
近些年“亚健康”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媒体及医疗保健的宣传品中,成为人们养生保健关注的重点。那么什么是亚健康,它有什么样的表现,又该怎样去预防呢?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经常感到全身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心慌,常有气短、情绪低落等现象,但到医院多次检查却无明显器质性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往往用“亚健康”状态来解释。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乎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表现,其中半数以上可能进而发展为高血压、 ...
一是均衡营养。脂肪类食物不可多食亦不可不食,因为脂类营养是大脑运转所必需的,缺乏脂类将影响思维。维生素要多吃,当人承受巨大的工作、心理压力时,所消耗的维生素C将显著增加。补充灵芝与钙,可安神,研究资料表明,钙和灵芝具有镇静、防止攻击性与破坏性行为发生的作用。 二是保证睡眠。睡眠应占人类生活的1/3时间,它是获得免疫力的最佳途径。 三是让心宽松。人在社会上生存,难免有很多烦恼,必须应付各种挑 ...
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它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衰老与亚健康状态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生理性衰老的人其生理质量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而病理性衰老则不在此列。由于生理性衰老与亚健康状态在生理和代谢过程中都有功能低下的特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生理性衰老的人即为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状态者如不引起重视,并及时调整使 ...
亚健康属于非疾病状态,要摆脱亚健康状态,主要不是靠医生的诊治、药物的疗效,而是要靠自己主动自觉地去预防进行自身生活规律调节。 一曰均衡营养。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因此,既要吃山珍海味、喝牛奶,更要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这样才符合科学合理均衡营养观念。饮食合理,疾病必少发生。 二曰保障睡眠。睡眠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专家研究,睡眠应占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而 ...
一、叩头。每天早晨或晚上睡前轻叩头部--刺激头部穴位。 全身直立,放松。双手用手指轻叩头部,从前额向头顶部两侧叩击,再从头部两侧向头中央。次数自定,一般50次左右。 二、梳头。用木梳(别用塑料、金属制梳,最好是黄杨木梳,若无木梳,也可用手指代替)先直梳,从前额经头顶部到后部,逐渐加快。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划破头皮。再斜梳。先顺头形梳,头发梳顺,再逆向梳,再顺头形梳。每分钟约20-30下,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