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交配方法

网络   五、交配方法   繁殖杂交F1小鼠的目的,是为了能在一定时间内提供较大量的遗传均一的实验动物,因此交配方法最好采用循环交配或定期交配进行生产。这种交配方法,可使90~95%的小鼠在居后第一个发情期怀孕,因此各胎生产周期比较集中,提供数量较多,体重和年龄较为接近,是比较科学的交配方法。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F-1动物系组选择和组合形式与命名

网络   四、F1动物系组选择和组合形式与命名   (一)系组选择   F1动物品质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其亲代特点,因此选择系组作杂交组合时应考虑以下条件:   1.其遗传特性能表现出杂交优势,系组合力强的品系。   2.具有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特性品系。   3.两个品系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少的异质差异。   4.通过对比观察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F1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网络   三、F1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由于F1动物具有与纯系动物基本相同的遗传均质性,又克服了纯系动物因近交繁殖所引起的近交衰退,所以受到科学工作者的欢迎,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下列一些研究课题中用得更多。   (一)干细胞的研究   外周血中的干细胞是组织学中的老问题,大部分人认为大淋巴细胞或原淋巴细胞相当于造血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使用F1动物的优点

网络   二、使用F1动物的优点   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是均质的,故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在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为什么还要繁殖由两个不同近交系进行杂交所得的F1动物呢?这是因为近交系动物与杂种动物相比,生活力、支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对慢性实验的耐受性的等都较差,对环境变异的适应能力也较差,而且也较难繁殖和饲养。在一般设备条件下,如果要进行慢性实验,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杂交群和封闭群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杂交群动物(F1)的特点及应用--定义和概念

网络 第五章 杂交群和封闭群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 杂交群动物(F1)的特点及应用   一、定义和概念   1.定义:两个近交品系动物之间进行有计划交配所获得的第一代动物,称之为杂交群动物(Hybrid strain)或杂交一代动物,简称F1动物。如C57BL/6J和DBA/2小鼠交配后培育的第一代动物即为BDF1或B6D2F1;C57L/J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裸大鼠的特性及应用

网络   六、裸大鼠的特性及应用   裸大鼠是同英国阿伯丁Rowett研究所首先在1953年发现的,基因符号为rnu,。因难于饲养,仅维持至1960年代初。1975年再次发现纯合子裸大鼠(rnu/run)。1977年2月在英国MRC实验动物中心建立了裸大鼠种子群。1978年Festing首次详细描述了裸大鼠,并报导了裸大鼠人癌异种移植。此后rnu裸大鼠分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棉鼠--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网络 第六节 棉鼠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野生棉鼠多数见于北美南美北部。172年瑞士Friendheim医生的赠送,棉鼠开始引入我国上海,用于丝虫病的研究。目前分布于浙江、福建、广西、云南、山东、新疆等地饲养繁殖。   棉鼠(Sigmodom Hispidus)外形似大白鼠,但体形稍小。有深褐色、刚硬和紧密的被毛。但也有白色的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鼠兔--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网络 第五节 鼠兔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鼠兔(Ochtona Daurica Pallas)虽属兔目动物,但与普通兔科不同,属鼠兔科。原产阿富汗在日本北海道的大雪山也有同族存在,在我国同蒙、甘肃等地分布较多。其特点是体形小、耳短、眼黑、体毛呈茶褐色。分布在我国内蒙、甘肃、青海、西藏等地的鼠兔有各种不同品种,如有藏鼠兔(Ochton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树--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网络 第四节 树�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树�(Tupaia BelangerisTreeShrew)在国际上通俗地称之为树仙(Tupaia Glis)。分类上属哺乳钢,有胎盘类,食虫目,多数认为是灵长目(原始灵长类),树�科。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如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以及东南亚――印度恒河北部、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网络   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用于研究的沙鼠均来自同一沙鼠群,它是1935年在我国东北的日本人从我国东北和蒙古东部捕捉后驯养的。1935年由大连卫生所的春日送给日本北里研究所的长野开始驯化,1952年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野村得到了这种动物后,又进一步实验动物化,建立了一个亚群,1954年美国Schwentker博士从这一亚群中将沙群鼠引进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长爪沙鼠--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网络 第三节 长爪沙鼠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长爪沙鼠(Meiiones Unguiculataus Milme-Edwauds)亦称长爪沙土鼠,蒙古沙鼠或黑爪蒙古沙土鼠(内蒙一带),黄耗子(河北坝上地区),砂耗子等。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钢,啮齿目、仓鼠科,沙鼠亚科,沙鼠属。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省区,包括河北省北部、山西、陕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医学研究的选择与应用

网络   二、生物医学研究的选择与应用   我国学者谢恩增1919年首次将黑线仓鼠引入实验室进行医学研究,用于肺炎球菌的检定。40年代被美国引进。目前,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被广泛应用,并已培育了几个近交系。在我国培育出白化突变系种群,正对其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现在国外已报导有4个培育成的近交系:   1.A/Gy系F42。特点为针毛异常(Br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黑线仓鼠--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网络 第二节 黑线仓鼠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俗称中国地鼠(Chinese Hamster)。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啮齿目,仓鼠科,仓鼠亚科,仓鼠属的一种动物。黑线仓鼠是我国黄河以北一些省份的优势鼠种,蒙古、苏联、东欧及中亚细亚也有分布。多见于草原、半荒漠、耕地、山坡及河谷的林缘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开发野生动物的意义

网络   二、开发野生动物的意义   生命科学的发展是随时代的不同,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因此对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的要求也就随之变得更广泛、更细致、更多样化。作为生命科学的实验材料的实验动物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用所谓的一般动物做研究,发展到利用特殊动物;用已驯化的动物发展到野生动物。这就是为什么在利用家养化的实验动物同时,还要驯养野生动物,使之实验动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野生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开发野生动物的意义--野生动物开发研究现状

网络 第七章 野生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开发野生动物的意义   一、野生动物开发研究现状   野生动物是指从自然界捕获的动物。包括高等的脊椎动物(如鱼、蛙、蛇、鸟、兽等)和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如草履虫、水螅、蚯蚓、河蚌、蜱、螨、蚊、蝇等),然而习惯上通常是将个体较大,便于直接开发利用的陆栖脊椎动物特别是鸟、兽类指为野生动物(Wild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培育

网络   四、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培育   1.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内:培育SPF动物的目的的是为实验提供没有传染病的健康动物,因此SPF动物应饲养于屏障系统(密封的饲养室或超净饲养架)内,实行严格的微生物。应定期、按规定的监测内容和方法来检查有无致病菌(即特定的病原体)的污染。污染的动物依不同情况应降低等级或全部淘汰。一旦发生污染应彻底调查污染的原因。在被污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用途

网络   三、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用途   SPF动物由于排除了传染病和寄生虫,因此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在生物医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肯定,SPF动物和普通动物在实验中的使用优点和医学科学各研究领域应用不同类型动物的选择可参见表6-3和表6-4。   通常的动物群中有许多病原体是隐性感染,在一般条件下,微生物与宿主间能保持相对平衡,动物不显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质量标准

网络   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质量标准   由于SPF动物的质量标准看法不一,所以对动物的要求也就不同。如有人认为某种实验动物没有某种病原体,不影响其实验要求,就可称为SPF动物。亦有人认为将常见的病原体全部排除,才算是真正的动物。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不够恰当,前者要求过低、太简单化,后者又要求过高,复杂化。没有统一标准,就无所适从。国外对动物的监测标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概念

网络 第三节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一、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概念   无特定病原体(Specefic pathogen FreeSPF)动物是指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但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容许存在的。故实际上是指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这类动物是目前国外使用最广泛的实验动物,它的来源,既可来自无菌动物繁育的后裔,亦可经剖胎取后,在隔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悉生动物的饲养管理

网络   四、悉生动物的饲养管理   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一样,均饲养在无菌隔离器中,饲养管理方法也与无菌动物相同。无菌动物由于肠道里没有细菌,所以不能在肠内合成机体所需要的某些维生素和氨基酸,而必须由日常的饲料中补给。无菌动物饲养管理困难,且生活能力较差。把对机体有益的若干种肠道细菌喂给无菌动物,使之在肠道内定居,这就成为悉生动物。它远较无菌动物的生活能力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