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第四章 突变系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 突变系动物的基本概念 一、遗传与变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的下一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代谢类型等种种性状上都有非常相似之处。但是,相象有等于完全相同,虽然亲代和子代之间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又有些不同之处。亲子相似,叫遗传。亲子相异,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 ...
网络 二、常近交系大鼠品系特征 (一)ACI系 1.形成: ⑴起源:1926年由哥仑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和Dunning培育。1945年Heston繁殖30代,1950年美国NIH繁殖41代,最后由Dunning(或NIH)育成。 ⑵近交代数:F100。 2.毛色:黑色,但腹部和脚白色(ahi) ...
网络 第六节 常用近交系动物品系特征 一、常用近交系小鼠品系特征 这里着重介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主要品系和我国常用的品系。 (一)A系 1.形成 (1)起源:1921年Strong从Cold Spring Harbor albino和Bagg albino杂交的后代中近交培育而成。 (2)亚系:A,A ...
网络 四、遗传工程与近交系的发展 遗传工程是70年代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它使人类进入了定向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新阶段。 所谓遗传工程也就是根据人们的意愿,采用工程建筑的手法,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借助于实验室手段将一个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去,使后者获得人类希望的性状,成为一个新的“物种”。这们就打破了传统的、必须经 ...
网络 三、异单基因近交系 相同近交品系的动物内,如果发生了单个基因的突变,而培育成的新的近交品系称异单基因近交系(Colsognic Inbred Strain)。譬如近交系小鼠129的种群中,某些个体发生了“肌萎缩症”的隐性遗传突变,由dy基因控制这个性状。这个突变育成了dy的突变品系,称为129-dy。这样129与129-dy便互交成为了同类 ...
网络 二、同源导入近交系 将一个基因导入到一个近交系(通过多次回交)而培育成的新的近交系称为同源导入近交系(Congenic Inbred Strain),也称为“近交同类系”或“同源抵抗系”,简称IR系。这是Snell(1948年)的大发明,通过人工培育成功了IR系。例如,他用易感受与好发某肿瘤的近交系小鼠,导入另一品系对该肿瘤无易感性的基因( ...
网络 七、无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关新闻 第六章 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和无特定 ...
网络 六、无菌动物的检查 为了确认无菌动物的无菌状态,及时发现污染,必须定其进行检查。检查材料以粪便为主,也可检查饲料、饮水和铺垫物等,或用消毒棉花擦拭隔离器内面或对动物饮食器皿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可用牛肉浸液、硫乙醇酸盐培养基、血液琼脂、马铃薯琼脂或沙保弱氏琼脂等,分别在20℃、37℃、55℃作好气和厌气性培养。同时还要进行呼吸道支原体的检查和各 ...
网络 五、无菌动物的饲料和饲育装置 (一)无菌动物的饲料 无菌动物的饲料水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没有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或虫卵,因此,必须经过充分的灭菌,一般多用高压灭菌。有条件可用60钴照射灭菌,效果好,而且营养成份破坏少,保存时间长。根据我们研究证明采用1.5-2.5Mrd60钴γ线照射的饲料灭菌效果显著,能保持无菌状态达4 ...
网络 四、无菌动物技术 无菌动物在自然界并不存,必须用人为的方法养育而成。一般将临产前的健康动物用麻醉药品或拉断颈椎处死后,立即浸泡在37℃灭菌液中,送进无菌室(或无菌隔离器),按无菌手术进行剖腹,切除带胎子宫(子宫内首先应无菌),将其浸入消毒液里并立即输送到另一只隔离器中,切开子宫取胎,经用灭菌纱布揩拭仔体并断脐(电刀切断)后,放入隔离器内人工喂 ...
网络 三、无菌动物的特征 只要饲料配备适当,无菌动物发育正常,外观和普通动物相同,但是其机能、结构和普通动物有很大的不同。无菌动物受两个因素影响,即微生物和因饲养比较聚集而致的肾上腺增大。 无菌动物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下面二个方面 (一)形态学改变 1.消化系统:主要变化在肠道 ⑴无菌动物肠道肌层薄,更为特异的是 ...
网络 二、无菌动物的发展 无菌动物的产生和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许多学者曾对肖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无菌状态进行过反复的研究。无菌动物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后期,1885-1886年间,确立了在动物体内没有微生物也能生存的概念。1885年,Dudeaux曾将豌豆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栽培,证明无菌植物不能利用供给的养分。同年Pasteur认为,动物在没有肠 ...
网络 第六章 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 无菌动物 一、无菌动物的基本概念 所谓无菌动物,就是指不能检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从微生物学的观点看,通常实验动物的体内和体外带有寄生虫,体内还常带有细菌和病毒,而且还都难于排除某些潜在的传染病。此外,普通实验动物的血清中含有抗体。所以用并存普通动物进行医 ...
网络 五、封闭群动物的交配方式 主要介绍来源于非近交系封闭群的交配方式。在保持封闭群时,须注意两点,第一是在群体中防止产生小群体(分化);第二是不应改变封闭群特有的杂合性。为此,决不能进行近亲交配。这里所说的近亲交配,不单是指兄弟姐妹交配。也包括父妇、母子、堂兄弟与堂姐妹间以及表亲间的交配。由于进行近亲交配,即使近交数上升,导致群体基因纯合,另一面 ...
网络 四、培育方法及注意事项 封闭群动物的培育方法较为简单,只要不引进新品种,让其自行繁殖就可以,当然要避免近亲繁殖。但是长期保持一个封闭群就必须要控制各种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封闭群的主要目的的是为了减少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使整个群体的性状、特征能持续稳定不变,而且不产生性质不同(变异)的个体或小群体。培育时应注意下列规则: (一)群 ...
网络 三、封闭群动物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实验动物的使用,以小鼠为例,大部分是近交系和封闭群。而从使用量上来看封闭群远远超过近交系,这是因为近交品系繁多,又不易大量生产,往往仅适用设备条件较好的研究机构或专门科技人员亲自保种使用,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封闭群因为有杂合子并避免了近交,故能保持相当程度的杂合性,从而避免了近交衰退的出现。所以,其生活力、 ...
网络 二、封闭群的分类 封闭群按其来源和遗传背景不同,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来源于近交系的繁殖群及其子代,不用兄弟姐妹交配方式保种进行生产的实验动物。 2.来源于非近交系,不是以培育近交系为目的而生产的实验动物群。 如系来源于近交系的封闭群,虽然对繁殖群的的大小不作特殊规定,但应采取在群体内不产生隔离状态的方法繁殖。 ...
网络 第二节 封闭群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一、定义和和概念 (一)定义 封闭群动物是指一个种群在五年以上不从外部引进新种,仅在固定场所的一定群体中保持繁殖的动物群。 (二)概念 封闭群(Closed colony)的正确概念是指引种于某亲本或同源亲本的动物,让其不以近交形式,也不与群外动物杂交而繁衍的动物群,目的是 ...
网络 七、国际上常用的F1动物 1.AKD2F1AKR×DBA/2 2.BA2C F1C57BL×A2G 3.BC F1C57BL×BALB/C 4.BCBA F1C57BL×CBA 5.BC3 F1C57BL×C3H 6.B6A F1C57BL×6×A 7.B6D1F1C57BL/6×D ...
网络 六、F1动物的标志方法及要求 F1动物的标志方法主要是标明杂交群亲本的性别与其品系名称,习惯上雌本先写,雄本随其后,如C3H/HeJ♀×AKR/J♂可记为C3HAKRF1或简称C3AKF1;反之,如为AKR/J♀×C3H/HeJ♂,则记为AKC3F1。亲本品系名称和缩写方法完全与近交系相同。 对F1动物的要求: 1.二个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