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虽然很常见,但常使小儿因不适、痒、痛而烦躁不安。痱子若进一步发展可成为脓肿,化脓性细菌的毒素进入血液,可造成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有了痱子,可采取以下措施:1.注意室内凉爽通风。2.多给孩子喂水,勤翻身。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要用碱性肥皂。4.穿布料衣服,衣服应宽大。5.扑痱子粉。痱子粉以滑石粉、氧化锌为主或加适当清凉止痒剂。6.轻的痱子可用35%-70%酒精轻轻涂擦,油膏可以障碍汗液蒸发,不 ...
临床表现95%以上的褥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溃疡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褥疮最危险的部位。 褥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一系列的活动。颜色深度变化范围由红转白,无组织损失,深度破坏延伸到肌肉、关节囊及骨骼。 皮肤的早期改变,白红斑的特征是红斑变化强烈,从粉 ...
夏季小孩容易生痱子家长不要着急一方面要保持孩子皮肤清洁浴后涂点痱子粉另一方面可采用饮食疗法预防。 一、 冬瓜60克加水煎汤饮用每天一剂连服7-8天。 二、 绿豆适量鲜荷叶一张加水煎服。 三、 韭菜根60克洗净煎水服。 四、 冬瓜、海带、绿豆适量共煎汤加白糖少许连服7-10天 五、 马齿苋、丝瓜各20克煎水服。 六、 乌梅5-6枚洗净煎煮30分钟后投入金银花6克同煎20分钟取 ...
如果痱子生在头颈部,就应把孩子的头发剪短,或改变一下发型,把头发往后梳,不要留在前额上,如果是婴儿,应将头发剃光。如果痱子长在身上,就应常给孩子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最好用温水,洗澡时不要用肥皂,以减少刺激。如一定要用,可选择碱性小的肥皂。如在洗澡水中加几滴花露水效果会更好。洗澡过程中要避免用力擦有痱子的部位,防止擦破皮肤引起感染。洗完后用毛巾轻轻擦干,再涂些爽身粉或痱子粉,以减轻 ...
体表局部组织因长期卧床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软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发生坏死及溃烂称为褥疮。但只要认真、仔细地做好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褥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护理不当,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情,甚至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老人的生命。 褥疮最易发生在骨骼的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处。 1.预防 (1)避免老人局部长期受压 ...
1、基本损害为粟米大的肤色丘疹或丘疱疹,有时在丘疱疹旁可见疥虫在表皮内堀的细淡灰色“隧道”约2mm长或更长。 2、皮疹好发于皮肤娇嫩及折皱部位,如指缝、腕、肘、腋、腹股沟等部位。 3、剧痒,尤以夜间为甚。 4、往往有传染接触史。 5、刮取丘疹或水疱处标本,放在玻璃片上,加水并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疥虫。 1、外用10%硫磺软膏或10%苯甲酸苄酯疥疮药水或1%γ-666霜,自颈 ...
褥疮本身不是一种原发疾病,它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甚至坏死。褥疮容易发生在患者的枕部、耳廓、肩胛部、肘部、骶尾部、髋关节部位、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原因是这些部位骨骼突出,容易受压发生褥疮。 了解了褥疮发生的原因及好发部位,如果能鼓励和帮助病人经常改变体位,辅以按摩皮肤受压处,使骨骼突出部位轮流来承受身体重量, ...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体力极度虚弱,或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称为褥疮。 褥疮多见于截瘫患者。其他疾患也发生。好发部位为氐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等处,其次为跟骨、枕骨、髂前上棘、内外踝等部位。其形成过程分为红斑期、水泡期和溃疡期三期。褥疮的预防极为重要,主要以精心护理为基础 ...
由于病员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皮肤受潮湿摩擦的刺激,使该部位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患褥疮。全身营养缺乏也会患褥疮。在受压部位的骨骼隆突处,最容易产生,如骶尾骨、髋骨、肩胛骨、肘部、枕部、膝关节、耳廓、内外踝、足跟等处。预防褥疮的方法:总的原则是加强全身营养,勤翻身,多按摩,保持垫褥干燥。①对老年、体弱、长期卧床者,应鼓励患者常翻身,对病情重、瘫痪、昏迷等不能自理者要定时更换卧位,一般2-3小时翻 ...
疥疮一经诊断,应积极治疗。病情不十分严重时,治疗比较容易。通常用1%γ—666霜涂搽全身,1天后洗去。注意不能触及眼部和黏膜;婴幼儿、孕妇禁用该药,可用10%硫磺软膏涂抹全身或洗澡。结节型疥疮可每日晚上涂搽煤焦油凝胶,2~3周后结节可消退;化脓感染比较明显的,可口服抗生素,特别是红霉素;对那些使用灭疥虫药物治疗后仍持续瘙痒,以至于影响正常工作的病人,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片,每日30毫克,分3次服用,7 ...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鳞屑性皮肤病。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其病理生理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局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基底细胞分裂周期由正常的311h缩短为37.5h,表皮通过时间由28~56天缩短至3~4天,由此导致局部表皮代谢过快,出现特征性皮疹,即银白色鳞屑。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目前认为是在多基因遗传的基础上受 ...
疥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发病率非常高。老百姓俗称它为“疳疮”、“闹疮”,传染性很强。 疥疮是由于疥虫(疥螨)感染皮肤(挖掘隧道的机械伤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刺激)引起的皮肤病,它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尤其在青年男女性乱者中,本病传播迅速,故本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 疥疮的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特别是阴部。 疥 ...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疾病。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性激素、神经系统、气候、食物、药物、化妆品、真菌等。患处糠秕马拉色菌(M. furur)数量明显多于正常人,现已证实M. furur是本病的主要致病菌,应用抗真菌药有明显的疗效。 【诊断】 1、侵犯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如头皮、面部、背 ...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俗称“青春痘”、“暗疮”、“粉刺”,是一种以多因素、多形性皮疹为特征的阻塞性毛囊皮脂腺炎。本病为青春期面部常见的皮肤病。 【病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和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内分泌因素:主要是雄激素,雄激素由男性的睾丸和女性卵巢及两性的肾上腺分泌,因此男女两性均能发生痤疮。②生物性因素:毛囊内存在的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相对缺氧环境内产生溶脂酶,溶 ...
疥疮(scabies)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皮肤病,分布广泛,易造成流行,遍布世界各地,近年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多。目前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 【病因】 病原体是疥螨,亦称疥虫。寄生在表皮角质层内,啮食角质组织。引起人体传染的多为人型疥螨,虫体很小,肉眼较难发现。疥螨畏光,白天蛰伏,夜间活动、啮食、交配。雄虫交配后死去,雌虫钻入皮肤挖掘隧道产卵。致病性是机械性损伤和其排泄物、分泌的毒素刺激或引起皮 ...
1.酒与海鲜,由饮酒或食海鲜导致白癜风发生或加重的病例屡见不鲜。常以过量饮酒或过食海鲜一周左右发病。一些门诊病人能明确指出自己初发病与饮酒、食海鲜的因果关系,一些病人诉说自己每次饮酒或食海鲜后白斑扩大,部分病人反映自己饮酒后仅限于白斑部位瘙痒。一些从事饮食服务行业、司机工作或不能戒酒者,白斑扩展往往很难控制。其病理机制,可能与饮酒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损伤肝脏、影响蛋白质与锌的吸收合成有关。至于食海 ...
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约15%~20%的人一生中要患一次以上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瘙痒性、一过性、水肿性风团,俗称“风疹块”。 【病因】 病因复杂,大多数是由变态反应所致,其次是一些非变态反应或遗传性因素。变态反应主要是Ⅰ型,少数是Ⅱ型或Ⅲ型,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出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局部水肿,产生风团。非变态反应性是某些因素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产生风团。① ...
发病前常先感局部疼部,或轻度发热、乏力,亦可无前躯症状,患部先出现红斑,继而成簇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疱,疱壁紧张、疱周红晕,7-8天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附近淋巴结肿大。 皮疹往往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病程2~4周,愈后获终身免疫,一般不易复发,(免疫力低下者例外)。 神 ...
●在夜间面部会有瘙痒感。 ●皮肤逐渐变粗糙,并有脱皮的现象。 ●早晨起来用柔软的纸,轻擦鼻翼两侧或额头有油脂渗出。 ●毛孔逐渐变粗变大,鼻部周围毛孔有黑头并不断增多。 ●痤疮、青春痘反复发作。 ●鼻子上的痤疮反复了作,毛血管扩张,皮肤开始增生性肥厚,呈“橘皮状”红肿。 ●前胸、后背生出红色小疙瘩。 ...
那种油脂混和着汗水的感觉,着实让人难以忍受,更别说上了妆之后,毛孔被油脂撑大的惨状……控油,刻不容缓! 一项调查显示,控油问题已经成为亚洲地区仅次于美白的第二大全球性护肤问题。为了恢复清爽光滑的肌肤,首先要让油脂分泌正常,通过日常保养消灭油光。 误区1:频繁洗脸去油光 控油并非将油脂全部清洗掉就可以。许多人到了夏天就会忍不住经常洗脸,希望可以越洗越不油。事实上,正常肌肤的油脂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