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国旗上的植物看国家 加拿大素称“枫树之邦”,国旗上有一枚枫叶。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枫叶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 海地的国旗上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棕榈树。 格林纳达国旗上有这个国家的特产肉豆蔻。肉豆蔻是一种香料作物。 黎巴嫩的国旗中有一棵雪松。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 赤道几内亚国旗上绘有一棵高大粗壮的红树,是生长在湿地环境中的热带树。 伯里兹国旗上居中位置有50片绿色的树叶 ...
从前古典期开始,玛雅人与墨西哥中部高地的人们就分享着一套文明体系,历法、天文、数学等知识成就以玛雅地区最为卓越不凡,不但超越了美洲大陆上其他印第安民族,甚至远远超越了其自身的生产力。 事实上,时间是玛雅人宇宙观的核心,所有的装饰、浮雕和雕像,无一不同某具体日期直接相关。所有的玛雅建筑都是石头做的一个巨大日历的一部分。 库库尔坎(Kukulkan)金字塔高约30米,四周各由91级 ...
人类还在进化吗? 许多人都沉迷于这样一种未来人类的幻像:更大的大脑,更发达的认知能力,以及退化的四肢,与我们有着本质的不同。然而在现代世界中,只要不发生环境剧变,这种“火星人”形象出现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自从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来,进化论已成为统一生物学各分支的伟大学说。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某种突变如果能为个体带来繁殖或者生存优势,就会在该个体所属的种群中蔓延 ...
情人节:每年2月14日,通常在情人节中,以赠送一支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将一支半开的红玫瑰衬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绿叶,然后装在一个透明的单支花的胶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彩带系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形成一个精美秀丽的小型花束,以此作为情人节的最佳礼物。玫瑰是世界主要的礼品花之一、表明专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一般有深红、粉红、黄色、白色等色彩。著名品种有伊里莎白女王(红色)、初恋(黄色)等。情人节以送红 ...
基因歧视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有可能从基因的角度对人类全体的遗传倾向进行预测,这些遗传信息的揭示和公开,将对携带某些“不利基因”或“缺陷基因”者的升学、就业、婚姻等社会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基因歧视可以是针对一个人、一个家族或一个种族。携带有肿瘤、心血管病等疾病高发基因,或嗜烟酒、犯罪倾向基因以及智商、性格、生理基因,只能说是有某种倾向,即或是机体发育期中的重要随机事件,或也许终生不表现,因而 ...
在人们完全洞悉了生命的奥秘之后,随意组装、修改生命便成了许多人做梦都想跃跃欲试的事情。当然,组装、修改生命既非“天方夜谭”,也绝非人们所想象得那样简单。在大多数情形下,谁也不愿意承担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巨大风险。即便如此,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86年11月,一头举世无双的公猪在美国贝尔茨维尔农业实验站诞生了。这只猪大小和普通猪差不多,但却浑身长着红褐色的毛,一双向内斜视的眼睛挤在 ...
从明中叶至清初,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市民力量的勃兴,冲决了以往礼法的堤防,形成了一股浪漫主义文艺的洪流,大江南北的私家园林蓬勃兴起,名园辈土,是我国江南园林蔚然成风、硕果累累的黄金时代。北方的帝王宫苑除发挥着皇家的物质优势,又嘬吮着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的乳汁,开始兴起一个皇家造园的高潮。 “绘画乃造园之母”。此时期私家园林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贵于含蓄蘊藉,其审美多倾向 ...
一、玫瑰 在花卉市场上,月季、蔷薇、玫瑰三者通称为玫瑰。作切花用的玫瑰实为月季近交品种。因此,称它为玫瑰不如称它月季更为贴切。月季花姿秀美,花色绮丽,国外尊称它为“花中皇后”,象征爱情和真挚的情谊。因此,月季在各种礼仪场合,是最常用的、最受欢迎的大众花卉。不过,不同的花色、形状、支数、其含义不同。红月季——表示纯洁的爱,热恋或热情可嘉、贞节等。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爱的代名词,是情人节首选 ...
生物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人类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创造之门,也给未来世界描绘了一幅锦绣前程。可以预见,未来的生物技术将全面改变人类的生活及生存状态,同时,作为副产品,也可能引发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因为获得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1996年,英国的一些未来学家对21世纪的生物工程技术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作出预测。他们认为,随着ZI世纪的到来,人类将面临着生物遗传学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可以仅从有关人类的两 ...
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不同”,道理很简单,就是说生命不仅是一个遗传、复制的重复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到了20世纪基因的密码完全破译之后,“世界上从未出现过两个性状完全一样的个体”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便上升到科学的高度而合乎逻辑地解释为生命遗传中的变异。 生命遗传中的变异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最先较为系统地阐述突变理论的人是19世纪荷兰学者德·弗里斯。早在1886年,弗里斯 ...
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给达尔文本人带来多少乐趣,因为他一直被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纠缠着。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达尔文在进化机制方面似乎更多地注意到变异,而对于遗传则吞吞吐吐,语焉不详。事实上,达尔文进化论最受非议的就是遗传问题。苦闷之余,达尔文甚至采纳了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来补充他的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认为,生活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而生活习性的变化则导致器官的用进废退,这些变化遗传 ...
基因早先被称为“遗传因子”,要知道它的确切来历,还得要回到孟德尔的那篇论文中。那篇论文指出,生物体表现出来的高矮、胖瘦、大小、颜色等性状只是人们能够感觉到的表面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反复出现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原因。孟德尔把这种决定性状的内在原因称为‘’遗传因子”,这是孟德尔学说的核心概念。孟德尔认为,由于有了遗传作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就不会是连续的变异,而是不连续的变异。这与达尔文的连续变异的进化思想 ...
在层层剥离生命的奥秘显现出生命的全部密码之前,很有必要提一提蛋白质。这个名词对于许多人都不会陌生,“高蛋白”几乎成了高营养的代名词。虽然蛋白质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并非全在于营养方面,但是,在生命体这座雄伟大厦的图纸上,真正构筑起大厦并行使各种功能的主要还是蛋白质,它是生命功能最忠实的执行者。 蛋白质是一类含氮的生物高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内 ...
这是一群围绕着自己产下的印乱转的昆虫,它们似乎在举行某种欢庆仪式,以表达新生命产生的庄严与神圣。 自从生命在地球上出现以来,生物区对生命的产生方式和生命的萌芽物产生了某种特有的崇拜与依恋槽结——鸟类精Its\孵卵,人类十目怀路,生命惟有在母性的抚爱中才能够诞生井茁壮成长,这是生命的本能。直到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解开生命之谜的大门才渐渐开启。当年,胡克用他的那架老掉牙的显微 ...
细胞英文名为“h1,意为小房间。那么,既然细胞是生命的基质,生命的全部奥秘必定都是在这个小房间里了,只是需要一把开启房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染色体,它同时也被称为生命的载体。 发现染色体的过程也颇为复杂。早期的科学家发现,如果人为他将一个单细胞生物分成两半,使其中一半含有完整的细胞核,另一半不含细胞核,那么,有核的一半就能够分裂、生长,另一半则趋于死亡。由此,人们初步认识到细胞的分裂实际上是 ...
具有完全不同观点和背景的两类学者——历史学家和科学家——都声称科学史是他们自己的本行。由于兴趣和能力的差异,他们各自的贡献也有所不同。科学家愿意选择那些与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十分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近来许多进化论学者在研究讨论进化论时很少提到斯宾塞(H.Spencer)。这样怠慢斯宾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仅仅是由于斯宾塞的论述混乱,而且还由于他所信奉的一些思想概念都来自别人,更何况当这些 ...
在生命起源的历史阶段中,多分子体演变为原始生命是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至于多分子体如何演变成为原始生命,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并没有弄清楚,他们只能用“经过长期不断地相互作用”把这段关键而复杂的过程一笔带过。总之,35亿年前,地球生命出现了。 现在能够找到的最早化石是出现在南非的细菌球状和材状结构化石,现已确定这是35亿年前的化石。此后的一段漫长时间(约30亿年),*命史几乎一片空白。那么 ...
DNA和RNA的发现似乎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因为它们的发现者们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说明DNA和RNA与生物遗传基因究竟有什么关系。直到19M年以前,人们还认为,蛋白质才是生命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 1944年,美国科学家埃弗雷设计了一个很巧妙的实验,间接证实了DNA就是那个被遗传学家们找了很久的基因物质,在DNA身上带有生命的遗传秘密指令。埃弗雷用的实验材料是肺炎球菌。肺炎球菌有两种,一种能致病, ...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诞生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信服的说法,这就给生命的源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当然,要弄清楚地球生命的起源,就非常有必要知道地球是如何演化的,其中与生命尤为相关的便是大气,因为是它为生命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地球大气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大气即原始大气在地球演化的初期就消失了;第二代大气是被地球内部物理化学反应挤压出来的,称为还原大气。还原大气 ...
在17世纪到19世纪这三百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然而其因果关系往往不可能弄清楚。使用拉丁语的学者在各个国家之间旅行、讲学的情况在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很普遍,然而从17世纪以后这种情况急剧减少,随之拉丁语的流行程度也明显下降。结果是,科学中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倾向抬头,在学术文献中使用民族语言也助长了这种倾向。用外国文字发表著的作越来越少地被用作参考。这种狭隘的地域观念到了十九世纪达到高峰,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