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和检验 提要秩和检验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用于配对资料、两组资料以及多组资料的比较。 前面讨论的u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都是假定样本的数据来自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总体。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碰到非正态资料或不了解现有的数据来自何种分布。秩和检验(rand sum test)是一种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方法。此法可用于多种总体分布或分布不明确的情况,因此适用范围广。缺点是没有充分利用资料 ...
x2检验 x2检验(chi-square test)或称卡方检验,是一种用途较广的假设检验方法。可以分为成组比较(不配对资料)和个别比较(配对,或同一对象两种处理的比较)两类。 一、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例20.7某医院分别用化学疗法和化疗结合放射治疗卵巢癌肿患者,结果如表20-11,问两种疗法有无差别? 表20-11 两种疗法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比较 组别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化疗组19244344.2化疗加放疗组34104477.3合计53 ...
率的假设检验――正态近似法 一、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 观察样本数较大时,样本率的频数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可应用正态分布的规律性检验率的差异显著性。其公式为: 公式(20.7) 式中p为样本率,π为总体率,σp为根据总体率计算的标准误。由于u服从正态分布,故可用表20-10作判断。 表20-10 |u|值、P值与统计结论 |u|值P值统计结论<1.96>0.05不拒绝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6≤0.05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8≤0 ...
率的抽样误差和总体率的估计 一、率的标准误 用抽样方法进行研究时,必然存在抽样误差。率的抽样误差大小可用率的标准误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20.5) 式中:σp为率的标准误,π为总体阳性率,n为样本含量。因为实际工作中很难知道总体阳性率π,故一般采用样本率p 来代替,而上式就变为 公式(20.6) 例 20.5河北省组织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作者调查了饮用不同碘浓度井水居民甲状腺肿的患病情况,其中有两组资料如下表,试分别求出率的 ...
率的标准化法 率的标准化法,就是在一个指定的标准构成条件下进行率的对比的方法。当我们对两个频率指标进行比较时,应该注意这两组(或两组以上)对象内部构成是否存在差别足以影响分析结果,如果存在的话,可应用标准化法加以校正。这种经标准化校正后的率,称为标准化率,简称标化率(standardized rate)。率的标准化法有直接法的间接法。试以年龄别的标准化法介绍如下。 表20-3 某年甲乙两厂石棉工的石棉肺发病比较 年龄组(岁)甲厂乙 ...
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一、构成比与率是意义不同的两个统计指标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组成的比重,率则是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见错误之一是以构成比代率来说明问题。表20-2是某地肿瘤普查资料,从患病率看,年龄愈大,肿瘤患病率愈高;从构成比看,“60~”组的百分比反而低了,原因在于各年龄组人数不同,表中60岁以上老人仅为上一年龄组人数的四分之一,尽管该组癌肿患病率很高,但实际例数却较少,所以占各年龄组的比重就小 ...
计数资料分析 提要运用计数资料换算各种相对指标;率的标准化法;率的标准误和u检验;下方检验。 案例某厂有职工2049人,共一食堂。某年连续三次爆发急生肠胃炎,最后一次在5月25~26日,24小时内有430人发病,经查明是食物中毒,控制病因后不再发病。 本案例所举资料是全厂职工的发病人数,均以人为单位清点出来,称为计数资料(enumeration data),清点结果的两项数值称为绝对数。绝对数是研究事物现象有基本资料,本身就 ...
第六节 正态性检验 前面所介绍的描述性指标:均数、标数差与方差;确定医学正值范围的正态分布法以及t 检验、u检验、方差分析等的应用条件是要求资料来自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因此,在应用以上指标或分析方法时常要进行正态性检验,以判断资料是否属于正态分布。这里仅介绍正态概率纸目测法。 正态概率纸目测法是一种较粗略而简便的正态性检验方法。本法先要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然的将累计频率点在正态概率纸上,若散点基本在一直线上,便可认为此 ...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一、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假设检验时,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的判断,即拒绝H0或不拒绝H0,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可能发生两种错误。下面以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为例说明。①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即样本原本来自μ=μ0的总体,由于抽样的偶然性得到了较大的t值,因t≥t0.05(v)按α=0.05检验水准拒绝了H0,而接受了H1(μ≠μ0),这类错误为第一类错误(或I型错误,type I error) ...
第四节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写为ANOV或ANOVA)可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应用时要求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且各总体方差相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按实验设计和分析目的把全部观察值之间的总变异分为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然后再作分析。常用的设计有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一、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又称单因素方差分析。把 ...
第三节 u检验和t检验 u检验和t检验可用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以及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理论上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但在实用时,只要样本例数n较大,或n小但总体标准差σ已知时,就可应用u检验;n小且总体标准差σ未知时,可应用t检验,但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还要求两总体方差相等。 一、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 比较的目的是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μ与已知总体均数μ0有无差别。通常把理论值、标准值或经 ...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上述抽样模拟试验表明,从同一总体中以固定n随机抽样,由于抽样误差的影响,样本均数x与总体均数μ往往不相等,且两个样本均数x1和x2也往往不相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或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间不相等时,要考虑两种可能:①由于抽样误差所致;②两者来自不同总体。如何作出判断?统计上是通过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又称显著性检验(significance test),来回 ...
计量数据分析(二) 提要 反映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准误;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估计和假设检验(u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第一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总体均数的估计 一、均数的抽样误差 第十六章讲了总体与样本的关系。抽样研究的目的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假设要了解某地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的总体均数,我们在该地随机抽取了110名健康男大学生,得身高的样本均数为172.73(cm) ...
离散趋势指标 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有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个主要特征,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通过例18.8可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 例18.8 有3组同龄男孩体重(kg)如下,其平均体重x都是30(kg),试分析其离散趋势。 甲组2628303234乙组2427303336丙组2629303134 虽然三组资料的均数相等,即集中趋势相同,但各组内数据参差不齐的程度(变异度)不同,也就是说三组的离散趋势不同。 描述一组同质计 ...
计量数据分析(一) 提要 计量资料常用的描述性指标:集中趋势指标(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离散趋势指标(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正常值范围的估计。 第一节 集中趋势指标 平均数是统计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体系。常用的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三个指标。它们用于描述一组同质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或反映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 一、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 简称对数(mean)。习惯上以表示样本均数,以希腊字母μ表示 ...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统计工作有四个基本步骤,即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这四个步骤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设计(design) 是关键的一步。有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之分。 (一)调查设计 调查设计一般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这里主要讲述统计设计,它包括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过程的统计设想和科学安排。关于搜集资料的调查计划,在整个设计中占主要地位,应解决的问题是: 1.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 任何调查研究都要有明确目的。尽管各项调查的 ...
第二节 量资料、计数资料与等级资料。不同类型的资料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一、计量资料 用定量方法测量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所得的数值资料为计量资料,亦称数值变量资料。如调查7岁男童生长发育状况时,以人为观察单位,每个人的身高(cm)、体重(kg)和血压(kPa)等数值为计量资料。 二、计数资料 先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为计数资料,亦称无序分类资料。例如调查某人群的血型分布 ...
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的科学,是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数量特征的重要工具。合理的统计分析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医疗卫生实践和居民健康状况研究,都需要根据设计去搜集、整理资料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 预防医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亦需要运用统计方法去观察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效应(包括疾病、死亡、寿命、生育、 ...
卫生立法 一、卫生立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卫生立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订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有关卫生工作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是使我国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步骤;是从部门管理上升到国家管理,从道德规范提高到法律规范的飞跃;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国家制度的需要;是各行各业依法应尽的义务,也是职工群众要求安全卫生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和保障健康的愿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 ...
卫生标准与卫生立法 提要 卫生标准的概念、制订依据和要求。卫生立法的必要性和基本特征;卫生立法的程序和实施。 第一节 卫生标准 一、卫生标准的概念 卫生标准(health standard)的概念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接触环境中危害因素的程度被限制在最低限度内,使其对接触者及其子代的健康不产生不良作用。它是遵循“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制订的一系列卫生技术法规。对环境中生物因素所致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