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所使用的选择方法之一。即所选择个体的后代不作为系统,而是作为群体来培育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植物育种中将所选择的多数单株的种子全部混和,组成后代群体。作为一个群体的总体来说,这虽是可接近于所预期的方法,但由于不能进行后代鉴定,若仅看个体,而对遗传素质实际不能鉴定的性状(如产量)的选择效果并不大。但是由于处理方便可靠,在改良地方品种等上,仍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指展开后可成为叶和花的芽。有在伸展的枝条顶端上开花的〔苹果(Malus pumila)、葡萄(Vitisvinifera)、梨(Pyrus)〕,也有花生于叶腋的(栎树Quercus spp.、无花果Ficus carica、桑Morusspp.)。 ...
同时进行无机营养与有机营养的,称为混合营养。在低等藻类中是屡见不鲜的。在显花植物中,有的在营光合作用的同时,又寄生于其它显花植物上,从那里吸取一部或全部的水分、无机盐类和有机营养、这样的植物(槲寄生,小米草属的Euphrasia ii-numai,山萝花属的Melampurum roseun var.ja-ponicum)称为半寄生植物,其营养方式就是混合营养。另外食虫植物也是混合营养。 ...
亦称混合发酵。为大肠杆菌、赤痢杆菌、沙门氏杆菌、Proteus、Aerobacter(Klebsiella)等肠内细菌和Bacillus polymyxa等细菌的发酵。从糖类到丙酮酸,主要经过糖酵介(EM)途径,而丙酮酸要通过几个途径而变化成乳酸、醋酸、琥珀酸和蚁酸等,所以在发酵产物中,这些酸都混合存在。除上述酸以外,通常还生成乙醇,另外大肠菌的发酵中,蚁酸可分解成分子态氢和二氧化碳。而Acero ...
亦称周期性单性生殖。两性生殖与单性生殖交互进行的世代交替。世代交替是幼体行单性生殖,而混性生殖则是两性生殖与单性生殖都是在成体中进行。一般在轮虫类、蚜虫、根瘤蚜(Phylloxera)等昆虫类、蛙肺线虫(Angiostomum)以及粪线虫(Stron-gyloides)等中都可见到这种异常生殖。在轮虫中是由单性生殖的雌虫与营两性生殖的雌虫与雄虫交替行混性生殖的。轮虫的雄虫为单倍体,但蚜虫雄虫的染色 ...
原来是从溶液离子的活动度和酶的活性开始,上至高级生命系统和生理机构的功能活动都适用的一种极其概括的非专门术语。活性最初仅仅源于机能或作用(action)一词,但按各具体事例重新下定义后,才作为特定术语来应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1)与休止(resting)状态或无活(动)性(inactivity)相对应,仅在定性的意义上使用此词;(2)作为测定活动强度的尺度来下定义时使用此词。对赋予活性意义时, ...
广义的说是静止状态(resting state)的反义词,是指肌肉活动着的状态而言。狭义的说,是指肌肉收缩要素(contractile element)在等性条件下,所应该发生的张力过程而言。A.V.Hill氏认为肌肉是由收缩要素和直列弹性要素所组成的二要素模型(two-componeent model),在骨骼肌的等距性单收缩时被记录下来的张力,被认为是由于收缩要素被引伸的直列弹性要素的张力。真 ...
阿仑尼乌斯(S.A.Arrhenius)发现化学反应的速度常数k和绝对温度T之间有d(lnk)/dt=E/RT2的关系。这里的E就是活化能。假若把上式积分得到lnk=lnA-(E/RT),从这个公式可知,在各种温度下求得k值,把lnk对1/T作图(这图称为阿仑尼乌斯图)就得到直线,由于直线的斜率是-E/R,因而可求得E值。活化能的物理意义一般认为是这样:从原反应体系到产物的中间阶段存在一个过渡状态 ...
指从地质年代的祖先直到现在还没有多大变化的生物物种。腕足类的海豆芽(Lingula)在奥陶纪(4亿年前)即有其同属。鲎(中国鲎、三刺鲎)(2亿年)、喙头蜥(Sphenodon)(1亿年以上)、负鼠(Didelphis或Didelphys)(7500万年)也是活化石的典型实例。比较近期发现的现存的活化石有鱼类的空棘鱼、软体动物的Neopilina和植物的水杉等。 ...
将活着的动物进行解剖,以观察其器官的生理机能,或者用以实验操作,即为活体解剖。最初是哈维(W.Harvey)在研究血液循环现象时采用了这种方法,其后,成为器官生理学研究时的重要方法。如果从解剖这一术语的原意来看,研究的目的不在于结构本身而在于机能,特别是进行实验操作时,称活体实验是较为合适的,这时,进行的各种操作应该称为手术(operation)。实际上,活体解剖(vivisection)这一名词 ...
活着的细胞、组织尽量勿使损害而进行的染色。一般是将色素液注入到静脉、皮下或腹腔内,进行活体观察,或者进行固定、切片来作镜检。台盼蓝能对细尿管上皮细胞、网状内皮细胞、结缔组织细胞染色。锂洋红几乎能和台盼蓝着染同样部位,使之染成红色,但因毒力强,所以多用钠洋红。另一方面对从生物体取出的活着状态的细胞和生活在适当溶液中的细胞的染色,称为超活体染色。用詹钠绿可对线粒体染色,用中性红染细胞质颗粒和空泡。用次 ...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群。包括细菌、原生动物、鳃引等环节动物、轮虫类、线形动物和椎实螺属(Lymnaea)软体动物和昆虫〔花虻(Eristalis te-nax)〕。但从活性污泥的机能方面来看,还是以动胶菌属细菌为主体,在有钟虫属(Vorticella)、等枝虫属(Epistilis)等有柄的原生动物存在的污泥,活性更高。 ...
缩写为AS。对有机废水的生物学处理,大致可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二种。所谓好氧处理,是指在空气或氧的存在下,通过好氧生物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的过程。具体有活性污泥法和散布滤床法两种。把对有机物起氧化作用的有机物群体,称为活性污泥。其组成因污水的性质而异。除假单胞杆菌属、气杆菌属等好氧细菌和各种霉菌外,也有像在酚废水中那种由微球菌属、分枝杆菌属成为凝块主体的情况。但一般是由形成荚膜能力强的动胶菌属和 ...
1840—1870年,细胞学家将细胞的形态要素区分为直接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和不具有生命的次级形成物。L.Beale(1861)将前者称为活质。 ...
(1)J.Sachs(1895)对管藻类、粘菌类等多核体植物所提出的纯理论的概念。在生活着的多核体中,一个核及其及所作用细胞质范围,叫做活质体部。即这些植物无细胞结构而代之以多活质体。活质体在形态学和生理学上都是作为最小的单位。 (2)之后M.Hartmann拟借上述Sachs的活质体的概念来说明原生动物核的组成。Hartmann认为原生动物的核与真核动物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简单活质体核(德,Mo ...
绕开皮肤从体外用中空的针刺入体内各器官,以取得检查用材料的方法。亦称活体检查,是解剖检查(antopsy)或尸体检查(necropsy)的对应词。有吸取象骨髓那样液体组织的方法和用特殊的中空针采取象肾脏、肝脏、脾脏那样组织小片的方法。 ...
由火山喷出物所生成的土壤之总称。依喷出物的种类而区分为火山砾土、火山砂土、火山灰土(vo-lcanic ash soil)和火山流泥土等。在日本,以壤质等火山灰土为最重要,广泛分布于北海道至九州一带的火山山麓、台地和丘陵。火山灰土具有如下特征:表层腐殖质含量极高,腐殖化作用明显,土壤容重〔每立方厘米田间土壤的干重(克)〕可小至0.7左右,盐基淋溶,由于粘粒矿物的主要成分为含铝量高的非晶质水铝英石, ...
原生动物有孔虫目的一科。1826年由A.D.奥比尼(d’Orbigny)命名。它是繁盛于第三纪的海生生物。其壳由许多石灰质的孔穴构成,呈圆盘状或镜片状,最大者直径可达10厘米,呈现小球形和大球形的同种而两种形状。货币石是一种第三纪特别是始新世的重要的标准化石。具有很广的分布范围。在日本,以产于小笠原诸岛母岛上的最著名,其代表种是货币虫属(Camerina)和Operculina。 ...
哺乳动物交配时所射出的精子,当时并不具有受精能力。例如,达至鼠输卵管的精子,在那里钻入卵子必须有4小时的准备时间。另外,如果把放入子宫、输卵管内达6小时以上的精子取出,再把它移到排卵刚刚结束的另一个体的输卵管内,精子仍能立刻钻入卵内。这表明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前进过程中,为了获得受精的能力需要经历某种生理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获得受精能力。精子的这种获得受精能力,通过对精子在体外用卵泡液、输卵管液和加热 ...
又称后天免疫。为先天性免疫的对应词。它是对各种抗原产生特异性反应的一种免疫机制,它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后天获得的。一般多将这种机制称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