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免疫学诊断:(一)检测肿瘤抗原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免疫学诊断法,如AFP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有诊断价值,CFA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直肠癌、胰腺癌等。但对于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检测进展不大。(二)检测肿瘤抗体例如在黑色素瘤患者血清中可查到抗自身黑色素瘤抗体,在鼻咽癌和Burkitt淋巴瘤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EB病毒的抗体,且抗体水平的变化与病情的发展和恢复有关。(三)肿瘤的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将放射性核素如131 ...
孕妇血中封闭抗体表现的作用:封闭抗体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滋养层及淋巴细胞交叉反应抗原(TLX)等刺激母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一类IgG抗体。研究认为,孕妇血中BA可以表现以下作用:(1)BA中和同种异体抗原,而不使胎儿受到排斥:(2)抗体直接作用于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如:CTL细胞,NK细胞等:(3)直接结合到靶细胞的抗原上,从而降低他们对对受体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的敏感性。以往研究认为,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与母体缺乏B ...
颗粒性抗原如何制备:颗粒性抗原主要是指细胞抗原或细菌抗原。最常用的细胞抗原为制备溶血素用的绵羊红细胞。这种抗原制备比较简单,采集新鲜绵羊红细胞,以无菌盐水洗涤3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最后配成106/ml浓度的细胞悬液,即可应用。细菌抗原多用液体或固体培养物经集菌后处理。H抗原用有动力的菌株,菌液用0.3%~0.5%甲醛处理,而O抗原则需要100℃加温2~2.5h后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Vi抗原则 ...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器官根据它们的作用,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禽类的法氏囊(腔上囊)、哺乳类动物和人的胸腺和骨髓属于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是干细胞和B细胞发育分化的场所,法氏囊是禽类B细胞发育分化的器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胸腺是T细胞发育分化的器官。脾和全身淋巴结是周围免疫器官,它们是成熟T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也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此外,粘膜免疫系统和 ...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1.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刺激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抗体分子与其相应的抗原发生结合称为特异性结合。例如,白喉抗毒素只能中和白喉杆菌外毒素,而不能中各破伤风外毒素,反之亦然。2.抗体与补体的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免疫检验抗体分子可以与存在于血清中的补体分子相结合,并使之活化,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称之为抗体的补体结合现象,揭示了抗体分子与补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 ...
粘合素分子的分布:粘合素分子在体内分布很广泛,多数粘合素分子可以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如VLA组的粘合素分子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细胞,而多数细胞可同时表达数种不同的粘合素分子。对体外培养哺乳动物来源的细胞系粘合素分子表达进行检测,发现每一种细胞系同时表达2~10种不同的粘合素分子,但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粘合素分子的种类是不同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某些粘合素分子的表达则具有显著的细胞类型特异性,如gpⅡ/bⅢ ...
免疫性疾病的防治:1、免疫缺陷可应用替代疗法,如丙种球蛋白缺乏所致的免疫缺陷可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还可应用免疫加强剂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性。2、脱离或避免导致异常免疫反应的物质,如控制环境、停用某些药物等。3、Ⅰ型变态反应可进行特异性脱敏疗法来提高机体对致敏物质的耐受性。4、Ⅰ型变态反应还可应用药物来抑制介质的产生,以阻断免疫反应。5、应用药物来拮抗介质的作用和它们导致的组织反应。6、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过度活跃的免 ...
血小板选择素参考范围和影响因素:【参考范围】CD62P+≤0.048(4.8%)(血液)。【影响因素】1.标本最好用EDTA抗凝,其次用肝素。2.标本要新鲜采集,不能发生凝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制备细胞悬液时,使用标准溶血剂以使红细胞充分溶解。4.血液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固定,最迟不能超过6h.5.标记后的细胞应尽快上机检测,最迟不能超过72h.
血小板选择素临床意义: 血小板黏附分子CD62P不但可以诊断处于血栓前状态或已有血栓形成的患者,为手术中血小板活化提供特异性指标,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肿瘤患者血小板黏附分子的表达和释放增加,处于激活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及作用时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是血小板激活和释放的主要原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小板可增强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内皮下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对肿瘤细胞血行转移的所有中间步骤多有促进作用,并直接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
P-糖蛋白参考范围和影响因素: 参考范围:P-gP+≤0.05(5%)(血液)。影响因素:1.标本最好用EDTA抗凝,其次用肝素。2.标本要新鲜采集,不能发生凝血。3.制备细胞悬液时,使用标准溶血剂以使红细胞充分溶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血液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固定,最迟不能超过6h.5.标记后的细胞应尽快上机检测,最迟不能超过72h.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在各种腔道粘膜下有大量的淋巴组织聚集,称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其中最重要的是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和呼吸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ALT)。GALT包括阑尾、肠集合淋巴结和大量的弥散淋巴组织;BALT包括咽部的扁桃体和弥散的淋巴组织,构成呼吸道和消化道入口处的防御机构,称为Waldeyer环。除了消化道和呼吸道外,乳腺、泪腺、唾液腺以及泌尿生殖道等粘膜也存在弥散的MALT医`学教 ...
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是身体中为抵御疾病感染、肿瘤而形成的英勇斗士。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T细胞,是由胸腺内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 ...
二级抗体的作用:二级试剂的作用是信号扩增,选择是根据一抗的标记形式而决定的,对于无标记的一抗,可以选择对应一抗来源种属的标记二抗,或者更便宜的标记蛋白A(来自金黄葡萄球菌ProteinA可以高度亲和来自人、兔、豚鼠的IgG,但对大鼠、山羊和鸡的IgG亲和力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过,二抗是更可靠的选择——除了要选择对应一抗的来源种属,也要根据你准备采用的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标记。
弗氏佐剂配制方法:配制方法:按比例将羊毛脂与石蜡油置容器内,用超声波使之混匀,高压灭菌,置4℃下保存备用。在免疫动物前,先将弗氏佐剂与抗原按一定比例混合,佐剂和抗原体积比一般为1:1,制备成“油包水”乳状液。因为含SDS很易促使其乳化成油包水抗原乳化复合物,注射入动物体内时一定要保持乳化状态。抗原用量视抗原分子量不同及免疫原性及免疫动物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无统一标准和固定模式。一般是每兔(约2kg重)或每羊(约20kg重 ...
免疫辅佐细胞的共性及作用:1.表达MHCⅡ类分子所有辅佐细胞表面都表达MHCⅡ类分子,这是辅佐细胞递呈抗原所必需的物质,是辅佐细胞的标志分子,抗原递呈的能力与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数量相关。2.具有吞噬作用这是辅佐细胞处理抗原的基本前提,首先它将抗原通过特定的方式吞入细胞内,进行初步消化处理,然后与MHCⅡ类分子结合,递呈给T细胞。辅佐细胞的免疫活性1.抗原递呈作用辅佐细胞能够以容易识别的方式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从而 ...
抗血清的制备所需材料:1、金属编号牌(对动物作标记录)或染料;2、1毫升,5毫升、20毫升注射器;3、采血针头(9#,12#),卡价苗针头(41/2#—51/2#);4、灭菌平皿,疫苗瓶,青霉素瓶,皮塞以及吸管,脱脂棉;5、卡介苗(75mg/ml);6、抗原(小鼠血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7、青霉素溶液,链霉素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8、液体石腊(医用),羊毛腊(配制佐剂用);9、灭菌生理盐水,消毒用酒精,2.5%碘酒;10、1.5%琼脂,玻板,饭盒(保湿、保 ...
杂交瘤技术:即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又称单克隆抗体技术。它是在体细胞融合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勒(Kohler)和米尔斯坦(Milstein)(1975)证明,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动物脾细胞融合,形成能分泌针对该抗原的均质的高特异性的抗体——单克隆抗体,这种技术通称为杂交瘤技术。这一技术的基础是细胞融合技术。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可以连续传代,而脾细胞是终末细胞,不能在体外繁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分泌 ...
免疫记忆细胞简述:在载体-半抗原效应的研究中,已证明T细胞及B细胞都与免疫记忆有关。即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既能产生B记忆细胞(Bm),也能产生TH记忆(THm)。免疫记忆现象可以解释为对特异抗原应答的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的现象。用有限稀释法计数在载体-半抗原效应中免疫记忆细胞的数量变化,发现在T细胞群中对载体特异的T细胞辅助活性比初次应答可增强10倍。这不仅是由于TH细胞数量的增加,也反映了TH功能的增强所致医`学教育 ...
淋巴细胞预成抗体测定:【参考范围】死细胞数≥0.20(20%)为阳性。【影响因素】无【临床意义】采用受者血清与供者淋巴细胞共同孵育,在补体的作用下观察死亡细胞数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检查受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或者抗供者组织抗原的抗体。受者血清中存在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时一般不适宜进行组织、器官移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用特异性抗体吸附柱通过血液透析方法可以去除大部分相应抗体,以适应组织、器官移植。
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补体在活化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例如C3b和C4b等,对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共价结合到免疫复合物上,然后通过补体的其他效应对免疫复合物产生抑制或清除作用。1.吞噬调理作用 人及哺乳类动物的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都在C3b和C4b受体,能与带有补体成分的免疫复合物相结合,将两者连接起来,促进吞噬细胞对免疫复合物的吞噬作用。在这种意义上,补体也可称为非特异性调理素(opson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