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体缺陷病 是B细胞发育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约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50%~70%,其中以各类免疫球蛋白(immunglobulins,lgs)均缺少的低丙球蛋白血症和某一类lg选择性缺陷最为常见。(二)T细胞缺陷病 因胚胎期胸腺发育不全致使T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所致,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5%~10%.DiGeorge综合症或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是该类免疫缺陷病的代表。(三)T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 因T和B细胞发育异常引起 ...
1.营养不良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影响免疫细胞的成熟、降低机体对微生物的免疫应答。2.肿瘤 肿瘤病人因细胞和体液免疫损而易患感染,如Hodgkin病患者常对皮内注入破伤风类毒素等抗原无DTH反应,其他淋巴细胞在体外对多克隆隆刺激剂无增殖应答等。3.感染 各种类型的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可导致免疫抑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麻疹病毒和人类亲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1,HTLV-1)感 ...
1.选择性IgA缺陷 是最常见的一种选择性Ig缺陷。发病率约1/700,常染色体显性或陷性遗传。但有些病人则是胚胎期风疹病毒感染或接触药物造成,血清IgA水平<50μg/M1,IgM和IgG水平正常或略高。表达IgA的B细胞不能分化成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但α链基因和膜IgA表达均正常。2.选择IgM缺陷 大多由B细胞分化异常引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IgM抗体多属自身抗体,能与自身细胞对TH细胞的刺激无反应。3.选择性Ig ...
1.表面受体 MPS细胞表面有多达80种以上受体分子,它们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分别表现感应与效应功能。包括捕获病原异物,加强调理、趋化、免疫粘连、吞噬、介导细胞毒作用等。例如,免疫球蛋白Fc受体(FcγRⅠ即CD64、FcγRⅡ即CD32、FcγRⅢ即CD16)补体受体(CD1即CD35、CD3即CD11b/18或Mac-1)可以分别与IgG的Fc段及补体C3b片段结合,从而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调理吞噬功能。医学教育|网搜 ...
单核吞噬细胞在环境因素刺激下,可发生形态、膜分子表达以及细胞代谢与功能的短暂、可逆性变化,这一过程称为MPS细胞的激活,也是它有别于其他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分化过程不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活化是在病理条件下表现出的可逆性功能状态。单核吞噬细胞的激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在不同的活化阶段,涉及不同刺激因子的作用,细胞形态及功能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巨噬细胞(Mф)为例,体内的Mф一般处于静止状 ...
(一)免疫防御功能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激发免疫应答以前即可被MPS细胞吞噬并清除,这是机体非特异免疫防御机制的重要环节。由于其吞噬能力较强,故有人将MPS细胞称为机体的清道夫。在致病微生物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后,覆盖于病原体表面的IgG及补体激活片段C3b可与MPS细胞表面的FcR及CR1结合,发挥调理作用,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被吞入的细菌可被细胞内的某些酶类或活性氧所杀灭;另一方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1.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dendritic cell,。FDC) FDC定居于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FDC与抗原抗体复合物高度亲合力,能够捕获和滞留抗原,并在记忆B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是参与再次免疫应答的APC.2.淋巴样树突状细胞(Lymphoiddendritic cell,LDC) LDC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脾内,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3.并指状细胞(interdigitatingcell, ...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有二种类型: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②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尤其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原因引起。 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因其性质不同而异,体液免疫缺陷 ...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 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组成的。L链与H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 ...
【参考范围】ELISA法:108.85±41.48ng/L.【影响因素】1.细胞因子的检验和测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它们的生物学活性和免疫学检验,生物学检验是确定生物活性,免疫学检验是测定蛋白的重量或体积克分子浓度。这两种信息对于了解细胞因子在疾病中的作用都有重要意义。由于按生物活性所测定的细胞因子量与免疫检验所测定的蛋白总量可能不同,因此在临床观察时应注意到不同检测方法间的不可比性。2.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检验方法主要用 ...
【参考范围】51Cr释放法:0.28~0.52.【影响因素】1.用无菌肝素抗凝管,采血时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2.采血后应立即分离淋巴细胞进行测定。只宜暂时室温放置,而不可4℃存放。【临床意义】NK细胞不需MHC参与,亦不需抗原致敏或抗体辅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溶解被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感染的细胞,在机体免疫监视、抗肿瘤和早期抗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K细胞测定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1.NK活性降低恶性 ...
【参考范围】死细胞数≥0.20(20%)为阳性。【影响因素】无【临床意义】采用受者血清与供者淋巴细胞共同孵育,在补体的作用下观察死亡细胞数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检查受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或者抗供者组织抗原的抗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受者血清中存在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时一般不适宜进行组织、器官移植。使用特异性抗体吸附柱通过血液透析方法可以去除大部分相应抗体,以适应组织、器官移植。
【参考范围】抑制率>0.20为阳性。【影响因素】无【临床意义】本试验是检测机体的免疫反应程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特别是细胞免疫反应状况,细胞因子的释放和活性。1.MII常用于检测机体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与迟发性变态反应程度呈正相关,如结核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MII常呈阳性,良性肿瘤者多为阴性。
【参考范围】
【参考范围】ELISA法:5.0±1.5μg/L.【影响因素】1.细胞因子的检验和测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它们的生物学活性和免疫学检验,生物学检验是确定生物活性,免疫学检验是测定蛋白的重量或体积克分子浓度。这两种信息对于了解细胞因子在疾病中的作用都有重要意义。由于按生物活性所测定的细胞因子量与免疫检验所测定的蛋白总量可能不同,因此在临床观察时应注意到不同检测方法间的不可比性。2.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检验方法主要用ELISA ...
【参考范围】比对照高出0.03(30%),对照组死细胞百分率必须低于0.03(30%)。【影响因素】无【临床意义】致敏的T细胞与致敏抗原再次接触后转变为效应细胞,不但分裂增生释放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还可识别和攻击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根据靶细胞的破坏程度可以了解受体淋巴细胞在体内致敏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预测是否会发生排斥反应。基本方法是分离供者的淋巴细胞,加入受者的淋巴细胞,观察淋巴细胞死亡的百分率。在移植前检查受 ...
成熟T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的分子结构,称为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医学教育|网。TCR是一种双肽链分子,按肽链编码基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1、在外周淋巴器官中大多数成熟T细胞(95%)的TCR分子,由α链和β链经二硫键连接的异二聚体分子,也称TCR-2.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是这一类T细胞完成。 2、少数成熟T细胞的TCR分子是由γ链和δ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分子,结构与TCRαβ相似,也称 ...
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医学教育|网,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是身体中为抵御疾病感染、肿瘤而形成的英勇斗士。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T细胞,是由胸腺内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是淋巴细胞 ...
成熟的、有功能的T细胞必须经过在胸腺中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MHC)抗原在这两种选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⒈假如一个双阳性细胞表面能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MHCI类或Ⅱ类分子发生有效结合,就可能被选择而继续发育医学教育|网,否则会发生程序性的细胞死亡(apoptosis)。MHCI类分子选择CD8复合受体(coreceptor),而使同一个双阳性细胞表面CD4复合受体减少;MHCⅡ类分子选择CD4复 ...
在补体固有成分和调节蛋白中,共有6个丝氨酸蛋白酶(原)。即:C1r、Cls、C2、B因子(Bf)、D因子和I因子医学教育|网。它们除彼此在氨基酸序列上有同源性外,还与非补体性丝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高度同源。但C2和Bf的催化部位比常见的丝氨酸蛋白酶约多210个氨基酸残基。在6个补体性丝氨酸蛋白酶中,C1r和C1s,C2和Bf又具有更大的相似性。 C1r和C1s均为单链长形结构,两端呈球形似哑铃状,分子量均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