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PCR (Immuno PCR, Im-PCR)

一、定义; 免疫PCR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扩增反应的极高灵敏性而建立的一种微量抗原检测技术。 用抗体检测抗原是免疫学的最基本方法,用酶或同位素标记抗体可使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常用的定量检测方法ELISA和RIA均基于标记分子可以使检测的信号增强。免疫PCR是在ELISA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方法,用PCR扩增代替ELISA的酶催化底物显色。PCR具有很强的放大能力,其可以定量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小板计数法(直接试管法)

1 原理  用一种能破坏血液中的红细胞,但能保护血小板形态完整的稀释液稀释血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池,在高倍镜下直接计数血小板数。2 器材和试剂  器材同白细胞计数法。稀释液用许汝和氏尿素稀释液。许汝和氏尿素稀释液配制法:尿素10g, 福尔马林0.1ml, 枸橼酸钠0.5g,加水至100ml,溶解后过虑,在冰箱内保存。3 操作步骤  a.用2ml吸管准确吸取血小板稀释液0.38ml置小试管中。  b.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性粒细胞中毒性颗粒检查法

 1 试剂  a.固定液:甲醇。  b.磷酸盐缓冲液:1%磷酸二氢钾30ml,1%无水磷酸氢二钠20ml,用蒸馏水加至100m1。  c.姬姆萨染色液: 由姬姆萨氏染粉 0.50g、 甘油 33.00ml及甲醇33.00ml配成。先溶解姬姆萨氏染粉于甘油内,置于60℃水温箱内2小时,再加入甲醇,混合即可。  2 方法  从耳垂取血涂片,要求血片均匀,不能过厚。片上涂一薄层甲醇,使血片固定,但不要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测定法

1 原理  中性粒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简称碱酶)在一定条件下能使β-甘油磷酸钠水解释出无机磷, 后者与钼酸试剂结合成磷钼酸复合物, 再以氨基萘酚磺酸还原为钼蓝而呈现蓝色,用光电比色法求得所释放的无机磷含量,表示酶的活性。  2 试剂  a.葡聚糖:分子量20万,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溶液,在冰箱中可保存一个月。  b.β-甘油磷酸钠溶液(0.026M):称取β-甘油磷酸钠溶于碳酸—重碳酸盐缓冲溶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组织化学检查法

1 试剂  a.固定液:加甲醛10ml于无水甲醇90ml中。  b.缓冲底质液(须临用时配制):由10%巴比妥钠30ml、3.2%β-甘油磷酸钠30ml、M/10硫酸镁30ml、2%硝酸钙45ml及蒸馏水165ml配成。  c.清洗液:在蒸馏水中加几滴2%硝酸钙液。  d.2%硝酸钴。  e.稀硫化铵液:硫化铵1ml加水至80ml。  f.2%碱性藏红水溶液。2 方法  a.指端取血推片,不宜太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荧光分析法

一、基本原理 某些物质的分子能吸收能量而发射出荧光,根据荧光的光谱和荧光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称为荧光分析法(fluorescence analysis)。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需样量少和方法简便等优点,它的测定下限通常比分光光度法低2~4个数量级,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较广泛。在室温下分子大都处在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当受到光的照射时,便吸收与它的特征频率相一致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酶连接的免疫吸收剂化验(ELISA,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普遍用作非放射性同位素的成键化验. 在这种方法中 通常标准配体是固定的 通过加入溶液相受体或蛋白质来使之成键. 通过加入与受体特异性反应的抗体来定量成键的受体 而且最初抗体的量以加入第二种能显色的抗体测量. 第二种抗体能识别抗体的末端 在其末端的碱性磷酸酯或过氧化物酶等与酶发生反应 从而使溶液显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m,Ig)

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这类球蛋白称为抗体(antibodyAb)。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m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中。人体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有五类:IgM、IgA、IgG、IgD、IgE。 (一) 抗体结构 抗体是具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体(antibody)

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因为最初有人用电泳证明血清中抗体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体统称为两种(γ)球蛋白。后来证明,抗体并不都在γ区;而且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原(antigen, Ag)

抗原(antigen Ag)是一类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性质。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能形成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反应原性是指产生的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能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反应。 既具免疫原性又具反应原性的抗原称免疫原。某种物质之所以能成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机体的抗菌性免疫

  病原侵入机体后,由于其生物学特征的不同,可分为胞外菌感染和胞内菌感染两类,机体对这两类感染的免疫反应是有差别的。  (一)胞外寄生菌的抗感染免疫  1.抗体对细菌繁殖的抑制作用:抗体与细菌结合,可以出现凝集和鞭毛制动现象,但一般而言,对细菌的活力只有微弱的影响,甚至没有影响。如果抗体的结合能抑制细菌的重要酶系统或代谢途径,则可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例如,某些细菌(例如败血巴氏杆菌)从血清转铁蛋白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红细胞血型抗原

红细胞膜中夹杂着3种蛋白质:糖蛋白、简单蛋白及膜收缩蛋白。红细胞抗原有些突出在细胞表面,好像伸出在地面上的树枝,如ABH抗原;有些镶嵌在细胞膜内,如Rh抗原。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部分,叫做抗原决定簇。血型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有的已经清楚,但大部分不清楚。有些血型在体液中存在可溶性抗原,叫做血型物质。从人体分离出来的ABH及Lewis血型物质是糖蛋白,即在肽链的骨架上连接着一些糖的侧链,这些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天然自身抗体

天然自身抗体(natural autoantibodyNAA)是指在没有任何抗原主动免疫的情况下,正常机体内天然产生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历史上人们对NAA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过程,从一开始把所有的自身抗体一概看作是"可怕的自身毒素(horror autotoxicus)",到发现并证实了NAA在正常人体内的存在,目前已逐步认识到NAA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仅限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的某一器官。主要有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重症肌无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伴慢性萎缩性胃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寻常天皰疮、类天皰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原多态性

在人类遗传学应用较多的抗原有红细胞抗原系统和白细胞抗原系统。个体间抗原性差异是由基因突变产生。至今已发现2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包括100多种红细胞抗原,比较重要的有:ABO、MNSs、Rh和Xg等血型系统。白细胞抗原系统中以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o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性

免疫性(immunity)通常是指机体对感染疾病有高度的抗性。实际上机体免疫性不仅只是对疾病因子表现抗性,而且对所有能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物质,包括外来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以及机体自身的一些组分都表现出抗性。所以,免疫功能是生物保护自身免受其他物质损害的特性,通过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识别了的物质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机体保护自身的机制分两大类:天然免疫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生物体对异种移植物或同种异体移植物常发生排斥作用,这是因为供体的基因编码受体所没有的抗原,被受体的免疫细胞识别后引起排斥反应;或者是移植物中的淋巴细胞识别了受体细胞的抗原,发生免疫应答,攻击受体细胞,产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上述两类都是因为组织抗原不同而引起了免疫应答,即组织不相容性(incompatibility)。如果移植物与受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机体抗毒性免疫

抗毒性免疫是一种以体液抗体为主的免疫应答。许多以外毒素致病的病原菌造成的感染,如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及内毒中毒等,机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抗毒素(lgg)中和毒素的作用。由抗毒素与外毒素特异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将其降解消除。抗毒素与毒素结合,可以通过空间阻碍使毒素不能吸附到敏感的宿主细胞(受体)上,或者使毒素生物学活性部位(酶)被封闭,从而使毒素不能发生毒性作用。应当指出,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属于耶尔森氏菌属(yersina)。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也是帝国主义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阳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呈卵园形。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短链排列。鼠疫杆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27~28℃,初次分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变应原(allergen)

  又称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种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也可以说,变态反应是异常的、有害的、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allergen)。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如微生物、寄生虫、花粉、异种动物血清等),也可以是半抗原(如药物和一些化学制剂)。有时变性的自身成分作为自身抗原,也可引起变态反应发生。变态反应的发生可分为两个阶段:致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