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在生命科学领域,没有一本书比它更红,几乎每个实验室都有,几乎每个人都翻过。它就是《分子克隆实验指南》。30年前,这本书诞生于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它的前身是1980年冷泉港真核基因分子克隆讲习班实验方案的汇编。7年后,该书又出了第二版。当时的人们也许未曾料到,这部著作在20年的时间里竟成为指导生命科学前沿科研工作的一部“圣经”。 1 ...
相关专题 &NBSp; 1取5ml噬菌体溶液放入无菌干净的小烧杯中,缓缓加入固体NaCl,使其终浓度为1M(0.292g)充分溶解后冰浴1小时。 24℃下11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另一个干净烧杯中,将PEG6000加入烧杯中使其终浓度为10%W/V约0.5克),磁力棒缓慢搅拌,冰水浴1.5小时,于4℃,15000rpm离心1 ...
相关专题 1.Vectorpedia: 输入质粒骨架,直接查询,非常方便; http://www.addgene.org/pgvec1?f=v&cmd=listvecinfo 2. google 检索式子:质粒名 + map 质粒名 +sequence +filetype:txt or filetype:pdf 或者:进入google,点击 ...
相关专题 载体及目的DNA 片断经酶切后,如果无多余的片断(如载体单切)可以直接酚/氯仿抽提后乙醇沉淀回收直接连接用。但多数还有多余片断(如载体双酶切后有插入片断但要回收空载体,多个目的DNA片断选择其一克隆),必须电泳分离后回收目的片断。回收的方法既有传统的方法,这些方法基于降低凝胶的熔点以释放DNA,然后通过酚/氯仿抽提后乙醇沉淀回收, ...
相关专题 1.溶液I―溶菌液: 溶菌酶:它是糖苷水解酶能水解菌体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因而具有溶菌的作用。当溶液中pH小于8时溶菌酶作用受到抑制。 葡萄糖:增加溶液的粘度维持渗透压防止DNA 受机械剪切力作用而降解。 EDTA:(1)螯合Mg2+、Ca2+等金属离子抑制脱氧核糖核酸酶对DNA 的降解作用(DN ...
相关专题 微卫星(microsatellite):一般指基因组中由短的重复单元(一般为1~6个碱基)组成的DNA串联重复序列。 微卫星Microsatellite DNA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Marshfield医学研究基金会(Marshfield 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的James和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O ...
相关专题 根据载体的遗传特征筛选重组子,如α-互补、抗生素基因等。现在使用的许多载体都带有一个大肠杆菌的DNA的短区段,其中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前146个氨基酸的编码信息。在这个编码区中插入了一个多克隆位点(MCS),它并不破坏读框,但可使少数几个氨基酸插入到β-半乳糖苷酶的氨基端而不 ...
相关专题 【目的和要求】 1.学会CTAB法提取细菌总DNA。 2.掌握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实验原理】 DNA在生物体内是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因此提取出脱氧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后,必须将其中蛋白质去除。CTAB(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是一种去污剂,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可溶并且稳定存在,若降低盐浓度,CTAB与核 ...
相关专题 在玩具赛车轨道游戏里,出老千的玩家会扳动开关,让他们对手的车辆进入一个循环轨道,从而赢取比赛。细胞也会这一招——改变“轨道”布局,影响细胞功能,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和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通过形成或撤销基因环结构(gene loops),细胞能调控转录机器,控制它是沿着遗传物质的一个方向还是两个方向前进。 “我们发 ...
相关专题 本法的产量要低得多,但却比本章所述的其他方法更温和,是提取大质粒(大于15kb)的首选方法。 试验步骤: 1、将500ml细菌沉淀物洗过后重悬于10ml用冰预冷的10%蔗糖、50mmol/L Tris.Cl(pH8.0)溶液中,将悬液移至30ml的带盖螺口塑料试管中。 2、加入2ml新配制的溶菌酶溶液。当溶液的pH值小于8.0时, ...
相关专题 万能缓冲液PBS 我实验时经常用到PBS缓冲液,但是很多文献里面也用到了Hanks缓冲液,不知道这两种缓冲液在细胞培养方面有什么区别吗?也就是说它分别适合于哪些情况? PBS:磷酸缓冲盐溶液——具有pH缓冲作用的等渗盐溶液。PBS溶液又称磷酸盐缓冲溶液,一般选择K2HPO4和KH2PO4配制,因为钠盐溶解的较慢。根据不同pH的溶液, ...
相关专题 引物设计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引物质量有可以影响实验质量,利用优化的引物会使实验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否则会加大后续的工作量,实验可能一无所获。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才能设计出完美的上下游引物呢? 一、引物设计step by step 1、在NCBI上搜索到目的基因,找到该基因的mRNA,在CDS选项中,找到编码区所在位置,在下面的o ...
相关专题 引物设计 RT-PCR引物设计的主要的过程包括如下:首先查找目的基因的序列并编辑,其次是利用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并选择合适的上下游引物序列。详情如下: 在NCBI上搜索到该基因,找到该基因的mRNA,在CDS选项中,找到编码区所在位置,在下面的origin中,Copy该编码序列作为软件查询序列的候选对象。 打开Primer Premie ...
相关专题 刚做实验的同学,很多时候希望别人帮自己设计好引物,其实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首先是高估了引物设计的难度,其次也自己的实验别人了解的并不多,还有就是引物设计其实是实验者必备的技能。这里讲述下RT-PCR设计的基本原则。 1.上下游引物要保守: 为了能够扩增出所需要的保守片段,必须对保守的100-200片段进行PCR扩增。所以引物的选取 ...
相关专题 近几年来端粒酶由于与长寿、癌症等的研究相关联而备受关注,而端粒酶活性检测具体方法又有那些呢?小编整理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原理、基本操作技巧、结果判断、扩增片段检测等方面内容,以飨读者。 端粒酶(Telomerase)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酶。人端粒酶RNA组分(hTR)于1995年被克隆,其中含有端粒重复序列的模板( ...
相关专题 引物设计完成之后,需要用软件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引物对,采用Blast分析验证引物,可以知道序列的正确性,也能知道引物的特异性状况、引物的具体位置以及PCR产物的大小。 先找到需要设计引物的目标基因的在有引物序列的mRNA序列,可以通过全文(如最先发现该基因的文章),全文中有时可以找到大鼠c-jun mRNA序列的ACCESSIO ...
相关专题 Kim应当不会预测到,他在1994年发明的TRAP会那么受欢迎,被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奉为端粒酶活性检测首选方法。不过,TRAP法虽然灵敏度高,却同样存在瑕疵。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根据TRAP法适当改良的研究专用试剂盒具体情况和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解答。 本品与通常的端粒酶活性测定法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内标与端粒酶提取液在同一管 ...
相关专题 PCR内参:选还是不选? Q1:要做real-time pcr,而该种的β-actin未确定,我知道一般用持家基因作内参,但似乎其他基因各有缺点,有的作者用他们做内参时被SCI杂志要求用两个内参以证实,我想知道的是除了β-actin,哪个基因是SCI公认的内参基因(不用作两个内参了)? A1:28S和18S rR ...
相关专题 &NBSp; 一、真菌DNA的提取(方法一) 1.实验试剂 (1)DNA提取液:0.2M Tris-HCl(pH 7.5),0.5M NaCl,0.01M EDTA,1%SDS (2)3M NaAc (3)TE:10 mmol/L Tris-HCl pH8.0,1 mmol/L EDTA (4)酚(pH8.0):氯仿:异戊醇(25 ...
相关专题 载体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两大类其中质粒DNA是一种新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这里主要介绍下一个合格质粒的组成要素、载体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阅读质粒图谱。 一、一个合格质粒的组成要素 复制起始位点Ori 即控制复制起始的位点。原核生物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而真核生物DNA分子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以便于加以检 ...